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丝路回响驼铃声
刘昱奕
文章字数:824
  驼铃悠悠,回响在万邦来朝的大唐;商队络绎,交织在文化贸易的长廊;丝路纵横,贯通着东西文明的桥梁。在这条风沙弥漫的古道上,承载着唐汉的繁华,见证了长安的兴盛,亦萦绕着铅华尽洗的丝绸遐想。
  我循着历史的步调,穿梭于时间的长廊,站在“汉”的时间轴线上,远望丝路起点。
  丝绸之路肇始于西汉,在这一历史时期,杰出人物“张骞”的名字,赫然闪耀。世人曾言:“凿空西域,贯通东西。”这是对他出使西域的精准评价——正是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连接起中原与西域的文明,才促成了各方文化的对话交融。丝路起点定于长安,此处商贾云集,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汇聚于此:琳琅满目的珍珠玛瑙、风靡一时的天然香料……皆因丝绸之路,得以在文明的碰撞中交相辉映。
  循着时间轴线继续前行,我驻足“唐”的节点,眼底尽是丝路鼎盛的繁华图景。
  盛唐之时,丝绸之路步入黄金时代。我既见天文历法从中亚传入中原,亦见中国造纸术传播至西域——这般文明的交互,恰似挚友交换真挚的礼物,温暖而深远。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便是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向西方世界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度,极大地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走出历史的长廊,浮云散去,铅华尽洗。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并非只为丝绸之路的过往辉煌而自豪。站在未来的起点展望,这条古道的意义愈发凸显:当今国际格局风云变幻,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然而文明碰撞引发的冲突与隔阂、地缘政治带来的挑战、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仍存,此时延续丝路精神、传承丝路使命,更具非凡价值。
  从张骞“凿空”西域到郑和远航西洋,从敦煌壁画中的丝路图景到威尼斯商队的东方足迹,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到西方玻璃工艺的东渐——丝绸之路见证了人类文明交流的辉煌历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更搭建起维系万邦、连接世界的文明之桥。
  赓续古老文明,续写璀璨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当以丝路精神为引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文明篇章。(作者为商丹高级中学高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