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激活蔡川林下经济
文章字数:674
本报讯 (通讯员 郭 宏)今年以来,丹凤县蔡川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林长制工作作为抓好林业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镇域发展的有力抓手,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让秦岭深处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每月至少巡林1次,今年已解决涉林问题4个。”这是蔡川镇党委书记陶刚作为镇级总林长的履职清单。蔡川镇构建了镇、村、护林员三级联动体系,划定管护网格,明确镇级林长、村级林长及护林员的责任区域,对不符合履职条件的护林员予以更换,并组织开展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题培训2次。同时,组建了3支扑火队伍,培养2名无人机飞手并配备相应设备,实现人防、技防、物防“三管齐下”。
蔡川镇还建立了“巡林—整改—问责”的林长制工作闭环机制,通过召开院落会、悬挂横幅、发送短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凝聚全民护林共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乱猎等行为,对履职不力的干部进行问责,推动林长制责任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
此外,蔡川镇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药、林菌、林畜等立体发展模式,累计种植天麻、苍术等中药材2万亩,培育香菇、木耳等食用菌120万袋,林下散养鸡年出栏20万只,养殖鼯鼠3万余只,林特经济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依托优质森林生态资源,该镇积极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等业态,打造的留仙坪旅居康养基地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同步推进绿化提升行动,实施核桃科管3000亩,新栽植连翘、山茱萸、五味子、侧柏等共计25万株,建设碧根果示范基地1处,全面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每月至少巡林1次,今年已解决涉林问题4个。”这是蔡川镇党委书记陶刚作为镇级总林长的履职清单。蔡川镇构建了镇、村、护林员三级联动体系,划定管护网格,明确镇级林长、村级林长及护林员的责任区域,对不符合履职条件的护林员予以更换,并组织开展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题培训2次。同时,组建了3支扑火队伍,培养2名无人机飞手并配备相应设备,实现人防、技防、物防“三管齐下”。
蔡川镇还建立了“巡林—整改—问责”的林长制工作闭环机制,通过召开院落会、悬挂横幅、发送短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凝聚全民护林共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乱猎等行为,对履职不力的干部进行问责,推动林长制责任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
此外,蔡川镇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药、林菌、林畜等立体发展模式,累计种植天麻、苍术等中药材2万亩,培育香菇、木耳等食用菌120万袋,林下散养鸡年出栏20万只,养殖鼯鼠3万余只,林特经济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依托优质森林生态资源,该镇积极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等业态,打造的留仙坪旅居康养基地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同步推进绿化提升行动,实施核桃科管3000亩,新栽植连翘、山茱萸、五味子、侧柏等共计25万株,建设碧根果示范基地1处,全面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