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千万工程”助力 乡村蝶变升级
本报通讯员 刘嘉宵
文章字数:1381
  西川社区位于山阳县西照川镇中心区域,是镇政府所在地,辖10个居民小组,1553户3983人。今年以来,西川社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与乡村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党建铸魂,筑牢治理“桥头堡”。建强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千万工程”的关键一环。西川社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等,推动组织运行标准化、规范化。依托党群“连心卡”制度,将43名党员和网格员嵌入基层治理网络,定点联系群众776户并发放连心卡,实现联户全覆盖。今年以来,通过日常走访排查,共收集民情民意122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起,推动解决养老、就医、就业、人居环境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5个。积极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网格员”评选,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鼓励党员干部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引导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环境美颜,勾勒乡村“风景线”。西川社区将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千万工程”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不断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管理等长效机制;对“五乱”问题进行彻底整治,累计出动铲车、挖机等大型机械6台次,清理整治私搭乱建21处,清运垃圾150吨,拆除残垣断壁9处,在街道密集区新投放140个公共垃圾桶,为社区140户群众免费发放小型垃圾桶,配备垃圾转运车2辆,同步完善污水排放配套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设施提质,搭建民生“连心桥”。西川社区投资260万元完成1.9公里路面“白改黑”工程,实现通村道路全部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68盏,主干道路、公共场所亮化率90%;自来水入户率、通信信号覆盖率100%。结合“两改”行动,新建和改造旅游公厕各1座。仁和绿园小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投用,有效补齐了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小区便民服务大厅常态化为群众开展社保就业咨询、政策讲解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产业掘金,激活致富“一池水”。西川社区坚持美丽村庄与富裕村庄同步建设,依托当地生态和土地优势,大力发展瓜蒌、白及等中药材产业,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运营、农户入股分红,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收益。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2年9.6万元增长至目前的12万元,增幅25%。社区党总支还探索创出“主体经营+土地入股+农户托管+企村分红”的联农带农新机制,带动周边41名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为村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文明化雨,滋养乡风“新气象”。社区以春节、端午节等节日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技能培训等,营造文明和谐氛围;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设立“道德超市”、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方式,持续浸润乡风文明。今年以来,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五好家庭”等先进典型共42人(户),有效激活“红色细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道德宣讲、红色电影放映、义诊义剪等活动,不断改善群众精神风貌,使乡风文明“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乡村产业有“产值”、村容村貌有“颜值”、乡风文明有“气质”、生活提升有“品质”,西川社区的美丽嬗变,既是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落地生根取得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