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脚步丈量民情 初心温暖民心
本报记者 贾书章 通讯员 史妙荣
文章字数:982
  近期,丹凤县土门镇组织动员153名党员干部化身“暖心联络员”,带着使命、责任与真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了一场实实在在的“下基层、访民情、帮民困、解民忧”集中实践活动。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行初心,将党的关怀与温暖精准送达千家万户,奏响了服务群众、振兴乡村的动人乐章。
  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每组由1名科级领导带队,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与乡亲们促膝长谈,话家常、问冷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他们细致核查家庭收入、务工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情况,群众的每一份期盼、每一个难题、每一项诉求,都被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确保民情“一本账”清晰明了。
  排查不是目的,解难才是根本。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党员干部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能当场协调处理的,立刻行动,让群众看到实效;需长期跟进的,建立详细台账,明确责任人、解决路径和办结时限,始终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郑重承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架起党群“连心桥”。
  “干部们上门来,不光问得细,还帮我解决了医保报销的‘堵心事’,又讲了防汛和土地延包的新政策,这服务真是送到了家门口、暖到了心窝里!”土门村脱贫户王祥明老人的笑容里,满是认可与感激。
  活动紧密结合当前重点任务,针对汛期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防汛防滑、地质灾害避险知识,提醒群众密切关注天气,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围绕二轮土地延包这一群众关切问题,深入解读政策范围、期限、程序等关键点,耐心解答疑虑,消除群众后顾之忧,为延包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给群众吃上“定心丸”。
  “每一次叩开群众家门,都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看到他们紧锁的眉头舒展,露出爽心的笑容,再多的辛苦都值得!”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李贵树深情地说,“作为基层党员,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政策的‘传声筒’,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让乡亲们的日子更有奔头、心里更踏实,就是我们最朴素的初心和最大的幸福。”
  此次集中实践活动,不仅摸清了民情民意,有效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更在零距离接触中进一步密切了血肉相连的党群干群关系。
  “下一步,土门镇将持续深化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机制,推动走访联系常态化、制度化。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暖心工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更温暖的民心支撑。”土门镇镇长杨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