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文旅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城里的文化味儿
本报记者 张 英
文章字数:1202
  9月14日傍晚,山阳县城区翠屏山广场人头攒动,一首欢快的秧歌舞拉开演出序幕。
  “以前晚上吃完饭,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在广场散步,总觉得少点滋味。自从有了‘周周有戏看’,我每周都盼着这一天!”家住广场附近的李桂兰手持小马扎,笑盈盈地说,“今天的民歌和小品特别接地气,唱的是山阳事,演的是百姓生活,看着心里格外敞亮。我常叫上邻居一起来,大家聚着热闹开心,不仅解闷,邻里关系都更亲近了。”
  这热闹的场景,正是山阳县“周周有戏看”文化惠民活动的常态,如今已成为当地群众每周最期待的文化盛宴,让夜晚的休闲时光多了份精神乐趣。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们每周至少安排两场演出,城区两个固定舞台轮流呈现不同类型的节目。”节目主持人赵阳在演出间隙介绍,团队根据群众喜好动态调整内容,既有传统戏曲、民歌,也有现代舞蹈、小品、朗诵,“一年下来两场舞台累计完成近百场演出,就是要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让大家的文化生活热起来、精神日子富起来。”
  “周周有戏看”活动的持续开展,不仅为群众搭建了文化风采展示平台,更让文化惠民的种子在基层落地生根。它填补了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空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在山阳这座小城里,文化味不只飘在舞台上,还藏在露天电影的光影里。
  9月7日晚,山阳县人民广场同样热闹非凡,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构建起露天电影的“小天地”。不少群众早早搬来板凳占好位置,孩子们围坐在前排,眼神里满是期待。当《地道战》的经典画面呈现在幕布上,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大家跟着剧情时而紧张屏息,时而低声讨论,在光影里沉浸式感受红色故事的魅力,也让夜晚多了份别样的精神滋养。
  “我们精选《地道战》《太行山上》等29部优秀抗战题材影片,组建11支流动放映队,既覆盖城区广场,又深入镇村,确保全县群众都能看上红色电影。”县电影放映中心主任武斌介绍,特意选择这些经典影片作为重点推介剧目,就是希望通过直观易懂的方式,让群众在观影中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丰富文化生活,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精神世界再添一份厚重。
  山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周周有戏看”文艺演出,还是红色电影展映,都是当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阳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不断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就是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城区居民有戏看、让乡村百姓有电影瞧,让大家在文化滋养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据悉,9月7日当天,山阳县11支流动放映队同步开展工作,在城区人民广场及8个镇村完成15场次红色电影放映,近3000名群众现场观看。今年,公益电影放映已覆盖全县244个村(社区),累计放映2000多场次。
  从舞台上的欢歌笑语到银幕前的沉浸感悟,山阳一场场文化活动,就像一缕缕暖香,飘在小城的街头巷尾,也飘进了百姓的心里,让日子越过越有文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