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洛南建成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实现十六个镇(街道)全覆盖
文章字数:1199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 何龙军)“以前想找工作得往县城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问政策、找岗位,工作人员还帮我推荐了家政培训,太省心了!”9月16日,刚刚在景村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完成求职登记的群众李建玲高兴地说。这一变化正是洛南县聚焦稳定就业、提升公共服务的生动缩影。
  近日,洛南县16个镇(街道)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投入运营。据了解,这也是洛南县在全市实现基层镇(街道)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覆盖的第一个县,标志着县域范围内全面构建起覆盖基层镇(街道)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第一时间将就业政策、岗位资源、帮扶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为持续推动就业优先战略,让更多群众实现好就业、就好业目标,洛南县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共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原则,按照《商洛市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指引(试行)》要求,由县人社部门牵头统筹,摸清基层实情,调研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建议,结合县域劳动力资源特点与企业用工需求,负责指导各镇(街道)就近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确保服务站“建得实、用得上、管得好”。
  在建设标准上,立足便民实效,将服务站建设优先选址于镇(街道)中心区域、居民集中社区等人口密集、就业需求集中地带,部分站点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社保工作站嵌入式设立,实现资源集约共享。服务站统一标识使用,规划服务大厅、咨询台、休息区等功能区域,其中部分站点增设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兼顾就业服务与地方产业推广,让群众既能就业也可以发展产业。每个服务站配备2—3名专职工作人员,购置电脑、打印机、信息发布栏和群众休息饮水等设施,安装监控、灭火器等安防设备,并建立涵盖管理制度、服务流程、绩效评估的规章体系,通过政策知晓率、就业帮扶率、群众满意度三项核心指标,推动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同时,县人社局定期对服务站运行情况开展监督指导,及时掌握服务群众和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并通过业务培训、交流学习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确保服务站“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可以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企业员工招录、外出务工对接、自身权益维护和饮水、休息、充电等多项服务,我们将充分发挥站点职能,完善制度机制,让更多群众通过就业服务站平台找到更好的工作。”麻坪镇社保站负责人孔杰信心满满。
  截至目前,全县16个镇(街道)就业服务站开展各项就业、法律政策宣传20余场次,接受群众咨询2620余人次,提供推荐就业岗位7000余个,组织技能培训8期400余人,有效帮助214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
  下一步,洛南县将在镇(街道)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有条件的村(社区)、园区延伸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让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真正成为就业创业的“暖心站”、企业用工的“补给站”、服务群众的“满意站”,不断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