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凭谁识得真消息
——读贾平凹小说《消息》
文章字数:1028
  李 季
  春风十里,长安花开,百草奋兴,群生消息。“天气为天意,消息则地息”,此为小说题名“消息”之本意,讲述的是大地上的人和事。
  《消息》传承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志人”“志怪”的传统,由93个短章缀连而成,既非传统章回体的线性叙事,亦非魔幻现实主义的狂想拼贴,而是以新闻的“快”解构文学的“慢”,用笔记体的“简”对抗史诗的“繁”。《消息》没有主角,如果非要找出主角,那就是大地、山川、花草、鸟兽,是八百里秦川的山水人文。贾平凹让地理本身成为叙事主体:黄河在晋陕大峡谷的暴烈冲撞,文笔峰在暮色中的孤寂剪影,乃至搅团在铁锅里翻腾时的腾腾热气,都获得与人平等的言说权。全书分四部分,93个短篇相互独立又互有关联。贾平凹笔下的峡谷、集市、村落、渡口、商道、古塔、树木、河流、山川、古建以及人物,都具有灵性和寓意,展现了一幅幅当代人的生活态度、生命姿态和尊重传统、保护历史、敬畏自然的活地图。
  世上的路,首先是水走出来的。小说以“水脉”为经纬编织叙事网络,从大禹劈开的龙门激流,到仓颉故里白水河的沉吟,再至渭河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式沟渠,水系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明基因的载体。文明是人创造的,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对一个人有微妙神秘的影响,住在哪里、去过哪里,见过哪座山、哪条河,看到什么树、什么花,因之唤起情怀,有所爱、有所欢喜,进而改了性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93个地理坐标对应的是93处的各色人物,黄河如一条线,串珠一般串起沿河两岸一个个村镇,以及村镇里的各色人物,从农民、艄公、画家、道士到诗人、官员、隐士,三教九流,无不熠熠生辉。而每一处村镇都沉积着神话传说、历史创伤与当代困局。小说包罗万象,天地之间张弛呼吸,富有表现,水波浩渺,烟景万状。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可以想见黄河寻找出路多么艰辛。而这里生活的人们,求生存、谋发展,也非常艰辛。黄河水养大的人,身上的每一条血管也是黄河的支流,流淌着黄河的秉性,大气、豪迈,向往远方、永不屈服。渡口上的人,此岸的要去彼岸、彼岸的要来此岸,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贾平凹用这部厚重的作品告诉我们:真正的“消息”不是瞬时热搜,而是大地深处绵延千年的不息脉动。小说用新闻笔法打破传统小说结构,摒弃冗长抒情,以短促精准的片段勾勒关中地理文化版图。从黄河禹门到仓颉故里,从渭河平原到商洛群山,作品以“水经流图”般的笔触,将历史、民俗与当代生存状态密密交织,如黄河之水奔涌而至,澎湃千里,一路激荡,最终汇聚成一曲高亢激昂的人间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