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科技企业·融通创新㉑ 数字赋能核桃链三产融合新生态
文章字数:1764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依托特色资源禀赋,商洛市以校企合作与科技创新为双核驱动,着力构建数字赋能的核桃产业链三产融合新生态,助力打造秦岭特色农业强市。
  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为了破解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堵点卡点,陕西天宇润泽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引擎,驱动核桃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种植、智能加工、数字文旅融合现代农业园区,构建数字赋能“产学研+农文康旅体”三产融合新生态,加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二、具体做法
  (一)数字育种与智慧种植夯实产业根基。抢抓苏陕协作机遇,与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成立薄壳山核桃专家工作站,建设物联网标准化薄壳山核桃种植示范基地260亩,通过环境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及光照数据,联动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全周期精准管控。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秦岭核桃产业研究院,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核桃种质资源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等,建立本地核桃基因数据库,制定数字化《薄壳山核桃建园技术规程》,奠定智慧种植基础。
  (二)科技深加工激活核桃全资源高值化。联合江苏省农科院、商洛学院构建全域核桃资源转化“科技矩阵”,开展生物酶解、活化改性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仁→油、分心木→茶、壳→炭、木→艺”全组分定向高值转化。开发富硒茶酵母、果蔬脆片等绿色食品及活性炭、工艺品等工业衍生品,形成以高附加值农产品“核桃+”为主的精深加工体系,构建科技增值闭环。
  (三)沉浸式数字文旅重构三产体验生态。以沉浸式数字文旅将农业种植、产品加工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部署VR全景导览系统,开发林中寻宝等数字化体验项目;与商洛学院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核桃种植、产品加工、电商运营等实践活动;配套建设生态餐厅、农事体验区、科普教育基地、儿童拓展区、水上娱乐区、原生态民宿等设施,推进“医养游体药食”全产业链发展。
  (四)全域智能营销打通价值链“最后一公里”。与商洛学院合作,通过短视频、电商直播等形式,打造“核桃先生”品牌IP,建设52核桃街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微商城、APP店铺和小程序,入驻832商城、公益中国、开明商城等15个线上商城,统一以“商於”“一升”品牌,将原味核桃、黄花菜、土鸡蛋、土蜂蜜等园区及周边镇村农产品进行包装、推广和销售。
  三、主要成效
  (一)企业实力显著增强。物联网标准化薄壳山核桃种植示范基地成功引进推广2个薄壳山核桃优良适宜品种,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著作权3项,注册商标5类10项,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上市后备企业与国家核桃示范基地、国家农耕文化实践营地、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200多项权威认证资质。
  (二)生态价值加速转化。智慧种植驱动薄壳山核桃鲜果价格增长10倍,数字文旅引流游客18.8万人次,“科技+核桃”产品年销破百万,全链数字化助推实现总产值1.23亿元,总利润3122.1万元,促进秦岭生态经济协同增长。
  (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通过“1+7”联农带农收益帮扶模式,开展核桃种植、林下经济、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3088人次,带动6000多户农户收益3530.5万元,核桃主题公园吸纳其所在村组60多名村民长期在园区务工,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多元。
  (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商洛核桃”被中国绿色农业联盟评选为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获欧盟商标认证,外销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意大利、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於”品牌系列产品多次在国家级农业展会上获奖,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专家点评
  任福君,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深圳)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陕西天宇润泽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借力校企协同与科技创新,构筑数字赋能核桃三产融合新格局,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践中,以数字育种、智慧种植筑牢产业基础;依托科技精深加工,实现核桃全资源高效增值;打造沉浸式数字文旅,重塑三产消费体验;运用全域智能营销,畅通价值转化路径。此举不仅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加速生态价值变现,还带动群众增收,树立品牌形象,该案例充分展现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践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可推广、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