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食堂”凝聚起“大民生”
本报通讯员 辛宁侠 温钰环
文章字数:944
  干净温馨的环境、营养丰富的饭菜……柞水县乾佑街道仁和老年助餐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了“热乎饭”,尝出了幸福的好滋味。“一餐饭”看似小事情,对于不少空巢、孤寡、高龄、失能的老年人来说却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是压在心头的急难愁盼事。
  “开这家助老餐厅,最主要的是做好前期走访调研,我们按照60岁、65岁、70岁3个年龄段先后走访调研了1个多月,通过细致的数据分析,结合社区实际,最终确定为辖区65岁以上困难老人提供服务,与82名老人的监护人签订了免责协议。”仁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杜仲鑫介绍。
  仁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光富说:“今年8月,我们社区在人口聚集小区开了老年助餐点,为了让辖区困难老人享受更多的实惠,采取‘政府补一点、社区贴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模式,解决了80多位孤寡、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题。”
  在县民政局和乾佑街道的指导下,仁和社区助餐点特别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营养需求,精心设计了每日食谱,每一餐都力求营养均衡,既满足口味需求,又兼顾身体健康。同时,助餐点提供堂食和送餐上门两种服务方式,无论老年人是在家休息,还是在社区活动,都能轻松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饭菜。食堂内部装修简洁大方,色调温馨舒适。宽敞明亮的用餐区域,配备有舒适的座椅和餐具,让老年人在用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切。
  “年纪大了,做饭是个问题,有时候,简单对付一口,营养和味道都无从谈起,自从开了这个助餐点,我每天都能吃上热乎、营养、美味的饭菜。”在仁和社区助餐点,居民汪显兰和老邻居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从家常琐事到社区的新鲜事,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每天有菜有汤,每顿饭2元,在家里做不了这么多种类,在外面饭店没有这么实惠的价格。”70多岁的赵志新大爷算了一笔经济账,怎么算都不亏。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看似生活小事实则民生大事。一餐热饭传递着舌尖上的幸福,养老助餐服务暖了老年人的胃,更暖了他们的心。乾佑街道仁和社区始终秉持为民办实事理念,不断创新服务,精准发力,依托现有资源,扎实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助餐点自运营1个多月以来,已累计为辖区165名困难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吃饭难”问题,让“小食堂”凝聚起“大民生”,为老年人悦享晚年幸福生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