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铸魂 敬业笃行
文章字数:794

冬去春来,岁月流转。25年来,从扛着摄像机的见习生,到深耕文字的新闻工作者,纸张墨香与文字重量早已融入生命肌理。支撑我步履不停的,始终是对新闻职业的敬畏之心,与对这份事业的赤诚之念。
2001年盛夏,我怀着忐忑与憧憬踏入洛南电视台见习。半年间,我深入秦岭深山记录山民赶集烟火,踏着泥泞走进困难群众家中聆听生活困顿……这些鲜活经历让我顿悟:新闻是脚沾泥土的真实记录,是心贴群众的情感共鸣。“真实为要”的种子,就此在心底深深扎根。
2002年1月,通过公开招聘,我如愿踏入商洛日报社。从助理记者到独立采编,从版面角落的短讯到占据头条的深度报道,岗位在升级,职责在加重,但“笔杆千斤重”的敬畏与担当从未改变。为采写抗灾救灾一线故事,我在镇安县木王镇蹲点3天,深夜与村民围坐火炉旁,听他们讲述救灾过程中的惊险瞬间与暖心点滴;丹凤县铁峪铺镇遭遇洪涝灾害后,我顶着近40摄氏度高温,连续3天奔走在受灾一线,用文字定格灾民的无奈与期盼,也记录下基层干部转移群众时的无私奉献与冲锋在前……
转做编辑后,节假日的寂静、深夜里的灯光,成了编辑部不变的常态。寒夜里的凌晨时刻,当指尖划过冰冷的键盘修改稿件,寒意不时阵阵袭来,但字里行间流淌的民情温度、传递的民生期盼,总能带来滚烫暖流与前行力量。每当看到带着油墨的报纸在阅报栏被群众驻足细细品读,我便愈发懂得新闻的价值与力量,更坚定了深耕这份事业的初心。抽屉里的荣誉证书,从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警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尺——每一次采访都连着群众的信任,每一个文字都关乎肩头的责任。
鬓角白发藏不住岁月痕迹,但握紧笔杆的手依旧有力。我始终坚信:“敬畏新闻的真实,敬重手中的笔,自然有不竭的动力。”新闻之路从无捷径,唯有脚踏实地、认真记录、真实表达。未来,我仍会带着对职业的敬畏,敬业笃行,在字里行间坚守初心使命,在时代浪潮中传递真情温度,让每一篇报道都成为连接民心、映照时代的坚实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