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染霜华 丹心照征程
文章字数:801

在第26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作为一名从业近30年的新闻工作者感受颇多,其中“记者的使命不仅是记录历史,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尤甚。
从当初的满头乌发到如今的两鬓染霜,从最初的新闻爱好者到现在的主任记者,20多年来,不论是当记者奔波采访一线,还是做编辑潜心屏前幕后,我始终牢记记者的光荣使命,尽心尽力,守护着新闻人的初心与担当。
还记得刚入行时,一位老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机关报的稿件既要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更要倾听百姓的心声。”这句话,我铭刻于心,在工作中更是认真践行。无数个深夜的灯光下,我逐字逐句推敲稿件,红笔在纸上划过的痕迹,既是对文字的打磨,更是对事实的严谨、对责任的敬畏。有次收到一篇商南县开展广场问政的稿件,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该县创新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稿件尚需完善提高,随即联系作者,经过细致沟通,补充采访,再加上自己的精心打磨,这篇稿件次年被评为陕西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几十年来,我的工位仿佛一座“时光驿站”,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报纸还是铅字排版,油墨的清香混着汗水的味道,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新闻记忆。后来换成电脑,指尖在键盘上从生疏到熟练,不变的是对每一篇稿件的较真和对优稿的追求。有人问,经年累月和文字打交道,不枯燥吗?我总笑着摇头。因为我知道,每一篇经过编辑加工的稿件,都可能成为凝聚人心的力量;每一个精心策划的版面,都可能见证时代的进步。
近年来,媒体格局在变,传播方式在变,但我的新闻初心从未改变。看着身边的年轻记者们抱着相机跑一线,对着镜头做直播,我也会凑过去请教新媒体运营技巧。我的电脑旁依然放着那本翻旧的《新闻编辑手册》,红笔换了一支又一支,不变的是对新闻事业的热爱。
记者节于我,不仅是纪念,更是鞭策。笔墨染霜华,丹心未曾改。虽然目前已告别新闻岗位奔赴乡村,但我依然会坚守新闻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