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强化举措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文章字数:1074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十四五”期间,商南县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壮大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亮眼成效,绘就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实景。
  商南县以特色产业为增收支柱,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做优做强“茶菌果药畜渔菜”主导产业,推进中药材、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产业基地258个。围绕打造“生态茶城”“产业新城”目标,建成富水、试马、城关3个万亩茶旅融合示范园,实施茶叶、猕猴桃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项目,发展茶叶联营公司、祥瑞源琪等链主企业27家,深度开发茶多酚、香菇脆等休闲食品,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效益。同时,下力气推进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整治、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等工程,夯实“良田”基础,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稳步提升,被省政府评为“耕地保护先进县”。
  商南县立足秦岭山水资源禀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生态布局优化和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在试马等6个镇实施“六大流域”秦岭山水乡村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等,推进集体经济强村增点扩面,太子坪等5个村入选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名单,后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2个。探索实施以政治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新路径,在全县128个村(社区)创新推行“道德银行”积分制度,激励群众“做好事、存美德、得实惠”,建成“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5.1万名群众完成激活认证,形成了党建引领、智慧赋能、共治共享的“商南经验”。持续深化“两改两转三促进”,改建扩建卫生厕所4.6万多座,配备垃圾桶1.2万个,新建污水处理厂8个、污水管道112.57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全县乡村实现华丽蝶变。
  商南县坚持内外发力、赋能提质,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让农民增收有路径、发展有奔头。持续推进乡村CEO培训扩面增效,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大订单、定向、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擦亮“商南技工”“商南茶农”等劳务品牌,助力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充分发挥粮油种植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以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四送”活动为载体,开展结对帮扶服务5000多人次,举办职业农民培训、合作社政策解读等知识讲座40多次,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能和经营水平,增强农村新发展动能,为“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