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文章字数:772
本报讯 (记者 张 英)入秋以来,山阳县林业局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持续健全“林长制+重点工作”机制,通过压实责任链条、开展精准宣传、强化火源管控等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森林防火专项行动,全力织密全县森林防火安全网,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在责任落实方面,山阳县林业局细化任务分工,实行局属单位包抓镇(街道)工作机制,以常态化督查推动各项防火措施落地见效。通过运用“三单两函”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林长“巡、盯、管、督”职责,督促护林员严格执行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全县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干部职工全员签订防火承诺书,将镇村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细化到岗、明确到人,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
在宣传引导方面,山阳县聚焦精准化、全覆盖,围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整合融媒体平台、宣传车、乡村大喇叭等载体,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五进”活动。针对偏远村组农户及“五种人”等特殊群体,持续深化“叮咛”机制,通过“敲门行动”“一对一”讲解等方式送知识上门,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森林防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为严控火源隐患,山阳县林业局组织开展全县森林防灭火业务培训及护林员集中轮训,全面提升防扑火队伍实战能力。同步推进“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借助火情复盘深入剖析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护林员佩戴“红袖章”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林区、关键部位加密巡护频次。在森林公园及各村入山路口设立防火检查站,安排专人值守,切实把火种阻隔在山下林外。
同时,山阳县高度重视应急备战,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和森林防火“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指导各镇村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建不少于20人的应急扑火队伍,配齐配足灭火装备,定期开展实战演练。组织相关单位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最大限度降低火险等级,明确“三先四不打”扑火原则,强化早期火情处置,力争实现“早发现、快处置、保安全”。
在责任落实方面,山阳县林业局细化任务分工,实行局属单位包抓镇(街道)工作机制,以常态化督查推动各项防火措施落地见效。通过运用“三单两函”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林长“巡、盯、管、督”职责,督促护林员严格执行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全县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干部职工全员签订防火承诺书,将镇村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细化到岗、明确到人,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
在宣传引导方面,山阳县聚焦精准化、全覆盖,围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整合融媒体平台、宣传车、乡村大喇叭等载体,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五进”活动。针对偏远村组农户及“五种人”等特殊群体,持续深化“叮咛”机制,通过“敲门行动”“一对一”讲解等方式送知识上门,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森林防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为严控火源隐患,山阳县林业局组织开展全县森林防灭火业务培训及护林员集中轮训,全面提升防扑火队伍实战能力。同步推进“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借助火情复盘深入剖析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护林员佩戴“红袖章”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林区、关键部位加密巡护频次。在森林公园及各村入山路口设立防火检查站,安排专人值守,切实把火种阻隔在山下林外。
同时,山阳县高度重视应急备战,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和森林防火“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指导各镇村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建不少于20人的应急扑火队伍,配齐配足灭火装备,定期开展实战演练。组织相关单位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最大限度降低火险等级,明确“三先四不打”扑火原则,强化早期火情处置,力争实现“早发现、快处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