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香铺村发展香菇致富
文章字数:839
本报讯 (叶学斌 记者 刘占良)二三个蓝球场大的大棚里,热气腾腾,露珠正沿着塑料薄膜在一滴滴向下流淌着;数千架香菇菌棒,如秦俑般排兵布阵;新修的水泥路上,挂着陕A的小货车满载着刚出大棚的香菇,向远方驶去……时序已进入隆冬,山顶上已是白雪皑皑,但这里却充满了无限生机。这是我们近日在商州区牧护关镇香铺村看到的景象。
香铺村位于丹江源头,商州区牧护关镇南沟流域上游,东临三岔河镇、西临张店村、南临迷魂阵、北临西沟村,距镇政府7.5公里。由于地处秦岭腹地,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无特色产业,集体无收入,农民主要依靠外出劳务,日常住在村上的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及留守儿童。2014年初,该村抓住省委办公厅包扶的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完善包扶工作思路,把促进本村包扶对象长远发展和解决当务之急结合,把包扶村整村推进和精准扶持到户结合,把大力实施外部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结合,综合施策,精准扶持。根据村情、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三年包扶规划和年度包扶计划,建立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党的建设“四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包扶工作模式。2014年4月份,经实地踏勘,科学选址,在村域内相对宽阔的地方,先期投入35万元,建食用菌大棚3个,引进本村在外从事这一产业生产经营的大户回村,解决食用菌生产技术及销售上的瓶颈,并选聘贫困户加盟,既增加了包扶对象的收入,也解决了菌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随后,他们打算分四期流转土地100亩,搭建大棚300个,修建水井7个,预计总投资将达到311万元,介时将解决本村30余户贫困户的脱贫。同时,围绕种植、养殖等主导产业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组织贫困家庭子女外出学习实用技术,确保每户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发展地膜洋芋种植,突出连片开发,连片种植,狠抓面积、产量落实,争创地膜洋芋产业规模发展。积极鼓励农民合股投资,栽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搞好荒山造林和低产林改造等林业生产项目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壮大养猪、养牛、养羊产业,引进外商来村发展散养鸡、黑皮猪、肉山羊等特色养殖业。
香铺村位于丹江源头,商州区牧护关镇南沟流域上游,东临三岔河镇、西临张店村、南临迷魂阵、北临西沟村,距镇政府7.5公里。由于地处秦岭腹地,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无特色产业,集体无收入,农民主要依靠外出劳务,日常住在村上的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及留守儿童。2014年初,该村抓住省委办公厅包扶的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完善包扶工作思路,把促进本村包扶对象长远发展和解决当务之急结合,把包扶村整村推进和精准扶持到户结合,把大力实施外部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结合,综合施策,精准扶持。根据村情、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三年包扶规划和年度包扶计划,建立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党的建设“四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包扶工作模式。2014年4月份,经实地踏勘,科学选址,在村域内相对宽阔的地方,先期投入35万元,建食用菌大棚3个,引进本村在外从事这一产业生产经营的大户回村,解决食用菌生产技术及销售上的瓶颈,并选聘贫困户加盟,既增加了包扶对象的收入,也解决了菌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随后,他们打算分四期流转土地100亩,搭建大棚300个,修建水井7个,预计总投资将达到311万元,介时将解决本村30余户贫困户的脱贫。同时,围绕种植、养殖等主导产业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组织贫困家庭子女外出学习实用技术,确保每户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发展地膜洋芋种植,突出连片开发,连片种植,狠抓面积、产量落实,争创地膜洋芋产业规模发展。积极鼓励农民合股投资,栽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搞好荒山造林和低产林改造等林业生产项目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壮大养猪、养牛、养羊产业,引进外商来村发展散养鸡、黑皮猪、肉山羊等特色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