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的老人
文章字数:2848
趁着阳光正好,摆地摊的老人不忘做做手工活。
叶立志热情地把称好的菜递到顾客手中
上下班匆匆的步履中,悠闲逛街的微笑中,公交车的鸣笛声中,不经意那一瞥,您是否注意到在街角,有这样的一位老人:守着一个小小的地摊,在他的面前,一块由废旧编织袋缝合拼起的布上面,五彩缤纷的小商品聚集在一起,琳琅满目;或者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守着一个小小的地摊,在他的面前,一个小背篓、一个小瓦罐,装着几根萝卜、几个地瓜、几把青菜……您看过他们被风吹迷了的眼睛吗?您看过他们被太阳烤得干裂的嘴唇吗?您看过他们冻得通红的脸颊吗?您看过他们数着零钱布满老茧的手吗?摆地摊的老人们,用他们微弱的烛火之光,照亮了路人,照亮了自己的小家庭,点缀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地摊生涯二十年
“我摆地摊都摆了20年了,这城关小学的娃娃看着长了一茬又一茬,我自己也从黑头发变成花白头了。”寒冷的早晨,商贸楼下,68岁的刘书会老人一边将双手藏在棉衣袖子里御寒,一边笑着对记者讲述自己的摆摊经历。
刘书会家住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一个偏远的村子,育有3个女儿。老伴去世得早,看着3个女儿先后成家后,老人在城里租了一间小房子,开始了摆地摊的生活。“每天早上,我就拉着这个木箱子出来摆摊。”刘书会将她的“百宝箱”指给记者看,一个看上去有些年份的旧木箱子就摆放在她的地摊旁边,常年的磨损让四角的线条都已经圆滑了很多。老人告诉记者,二十年来,她带的小百货从最开始单调的几样,发展到现在,既有指甲刀、钥匙链、发卡、皮筋、袜子等成品,也有鞋垫、棉鞋等手工制品。记者发现,老人的地摊上,还有自制的小沙包。“平时攒的碎布片片没有用,我就装些豆子,缝成沙包。一个卖1块钱,不是为了赚钱,就当是送给娃耍哩。”刘书会说,以前摆地摊是为了生计,没办法,现在更多是为了消遣时光。每年二三月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还能赚上几十元钱,她都给上大学的孙子攒着。
“我租的房子一个月要200元钱哩,但是我不想退。我孙子去西安上学,回来的时候、走的时候住在我这儿,方便嘛。”刘书会老人满意地告诉记者,现在的政策特别好,城管专门给老人们指定了摆摊的地方,她很感激。晌午时分,隔壁地摊的郭秀莲走过来拍了拍刘书会的肩膀说:“你该回去做饭了吧,我吃过了,帮你看着摊子。”刘书会点了点头,两个老人默契地相视着笑了笑。
彩色丝线绣年华
栩栩如生的虎头鞋,绣花精美的鞋垫,暖和厚实的棉鞋,色彩鲜艳的丝线……虽然还没有什么客人,但郭秀莲老人仍在忙碌地整理着自己的地摊。不一会儿功夫,所有的物品被摆放地井井有条。
郭秀莲老人告诉记者,她今年71岁,商州城区人。“年轻的时候,在西安的饭店里面打工,给人家洗洗碗刷刷盘子。”郭秀莲说,年岁大了,便从西安回到老家。“我一个人在家里也没事干,还有些做针线活的手艺,干脆就置了个小摊摊。女儿们嫁得都不远,我回去吃饭啥的也很方便。”说着,老人详细地给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小百货:手工鞋垫绣一双大概要耗费一天的功夫,因此价格稍微贵些,女式的五六元钱一双,男式的7元钱一双;机器加工的鞋垫质量不同,价格从2元到8元钱不等;一双手工棉鞋做好要花费4到5天的时间,价格大概在38元左右。“咱们也没有摊位费,价钱就要算合适哩。好多年轻人看我们是老年人,连价钱都不跟我们砍,我们做生意更要实诚,才能对得起人家的信任。”老人的话里满是乐观和感恩,但其实大冬天她的生意并不好,一个早上她只卖出去1元钱的东西,而有的时候一整天她什么也卖不出去。
郭秀莲告诉记者,她和刘书会一起摆摊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老姐妹在一起,说说笑笑也不孤单,而且还能互相照顾。谁要上厕所了,要回去吃饭了,都帮忙照看着,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摆地摊,一起同甘共苦,让老人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哥俩搭伙把菜卖
嘈杂是市区东关菜市场永远的音律,运载着新鲜蔬菜的小贩与讨价还价的市民将这里拥挤出一派热闹。61岁的叶立志与73岁的王绪有湮没在人声鼎沸的市场里。发现他们的时候,这两位因卖菜而结识的老人正坐在一家服装店外面的马路牙子上,面前是他们要售卖的农产品:萝卜、红薯、土豆,还有一袋核桃。
叶立志家住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叶庙村,断断续续加起来,他在街上卖菜已经有二三十年了。“咱是农民,也没有啥手艺,到工地上打工没人要了。家里务下的菜我和老伴吃不完,就趁着农闲拿到城里卖,换几个零花钱。”叶立志告诉记者,由于离城较远,不会骑自行车,他凌晨4点半就要出门赶路,要不然就没有摊位了。“前几年娃给我买了个二手车子,我就用车子把菜推上,能轻松些,也能多拿些菜来卖。”
叶立志的儿子今年23岁,高中毕业以后在酒店打过工,现在从事建筑业。“我娃是建筑队的小头头,努力的很。”一提起儿子,叶立志掩饰不住的骄傲浮现在脸上,笑开了的嘴露出已经不太齐整的牙齿。
说话间,有人来买萝卜,叶立志赶紧起身给来人称菜。“再搭一个萝卜,给1块钱算啦。”叶立志正要给顾客找钱的时候,一旁的王绪有给他帮忙,同顾客商量道。顾客想了想,同意了,一笔生意愉快地做成了。“3天能卖100块钱,能挣多少就挣多少,反正是自己家里产的菜。”叶立志扶了扶自己的耳套笑着说。
担起山货哼小曲
王绪有老人是商州区三岔河镇火神庙村人,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西安经营货车,两个女儿出嫁后都将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很好。说起他的孩子们,王绪有讲的最多的还是小儿子。
“我娃念书念得好,毕业以后回来工作,在单位上表现好,领导老表扬哩。”王绪有老人头戴一顶棉线帽子,眉眼弯弯,被冻得通红的鼻子,一笑开,慈眉善目,十分可亲。“就这我还是老给娃讲,在单位上要好好干,手脚勤快些,多干活。”老人告诉记者,看着儿女们都过得越来越好,他的心情也非常好,过得很乐呵。“娃们都不让我出来受冻,但是今年家里产的核桃和洋芋都吃不完,洋芋还有一千多斤。我没事拿到城里来卖,一斤能多卖2角钱哩。”
王绪有说,通村公交车在他家门口就能坐得到,6元钱的车费他就能坐到城里。卖卖山货,再看看在城里工作的孩子,两全其美。“我今早上卖了一斤核桃,10元钱,洋芋卖了七八斤。”老人对此很满足。吃饭时间,小女儿来给父亲送油饼,王绪有赶紧拿了一个给叶立志。“他家离得远,一天舍不得给自己买饭吃,就在对面的馍铺子里买两个馍馍对付。”
看一道风景在眼
在商州城里,摆着地摊卖小百货,或者摆小摊售卖自己的土特产的老人很常见。无论老人摆地摊是迫于生活为了谋生养老,还是不愿闲赋在家打发老年时光,他们的存在,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一根绣花针、一把指甲剪、一个钥匙链,或者是一根葱、几个土豆,总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节省购物时间。市区某中学学生王欢对记者表达了她自己对摆摊老人的看法:“他们都是步入晚年的老人,但在人群中,却是那么的让人注目。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仍然会自食其力在街角摆个地摊,卖点小商品。他们操劳一生,到了晚年仍闲不下来,为家庭为社会默默付出,怎能不叫人肃然起敬呢!当大家遇到摆地摊的老人,如果有需要买的东西,就支持一下这些老人吧。”
叶立志热情地把称好的菜递到顾客手中
上下班匆匆的步履中,悠闲逛街的微笑中,公交车的鸣笛声中,不经意那一瞥,您是否注意到在街角,有这样的一位老人:守着一个小小的地摊,在他的面前,一块由废旧编织袋缝合拼起的布上面,五彩缤纷的小商品聚集在一起,琳琅满目;或者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守着一个小小的地摊,在他的面前,一个小背篓、一个小瓦罐,装着几根萝卜、几个地瓜、几把青菜……您看过他们被风吹迷了的眼睛吗?您看过他们被太阳烤得干裂的嘴唇吗?您看过他们冻得通红的脸颊吗?您看过他们数着零钱布满老茧的手吗?摆地摊的老人们,用他们微弱的烛火之光,照亮了路人,照亮了自己的小家庭,点缀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地摊生涯二十年
“我摆地摊都摆了20年了,这城关小学的娃娃看着长了一茬又一茬,我自己也从黑头发变成花白头了。”寒冷的早晨,商贸楼下,68岁的刘书会老人一边将双手藏在棉衣袖子里御寒,一边笑着对记者讲述自己的摆摊经历。
刘书会家住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一个偏远的村子,育有3个女儿。老伴去世得早,看着3个女儿先后成家后,老人在城里租了一间小房子,开始了摆地摊的生活。“每天早上,我就拉着这个木箱子出来摆摊。”刘书会将她的“百宝箱”指给记者看,一个看上去有些年份的旧木箱子就摆放在她的地摊旁边,常年的磨损让四角的线条都已经圆滑了很多。老人告诉记者,二十年来,她带的小百货从最开始单调的几样,发展到现在,既有指甲刀、钥匙链、发卡、皮筋、袜子等成品,也有鞋垫、棉鞋等手工制品。记者发现,老人的地摊上,还有自制的小沙包。“平时攒的碎布片片没有用,我就装些豆子,缝成沙包。一个卖1块钱,不是为了赚钱,就当是送给娃耍哩。”刘书会说,以前摆地摊是为了生计,没办法,现在更多是为了消遣时光。每年二三月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还能赚上几十元钱,她都给上大学的孙子攒着。
“我租的房子一个月要200元钱哩,但是我不想退。我孙子去西安上学,回来的时候、走的时候住在我这儿,方便嘛。”刘书会老人满意地告诉记者,现在的政策特别好,城管专门给老人们指定了摆摊的地方,她很感激。晌午时分,隔壁地摊的郭秀莲走过来拍了拍刘书会的肩膀说:“你该回去做饭了吧,我吃过了,帮你看着摊子。”刘书会点了点头,两个老人默契地相视着笑了笑。
彩色丝线绣年华
栩栩如生的虎头鞋,绣花精美的鞋垫,暖和厚实的棉鞋,色彩鲜艳的丝线……虽然还没有什么客人,但郭秀莲老人仍在忙碌地整理着自己的地摊。不一会儿功夫,所有的物品被摆放地井井有条。
郭秀莲老人告诉记者,她今年71岁,商州城区人。“年轻的时候,在西安的饭店里面打工,给人家洗洗碗刷刷盘子。”郭秀莲说,年岁大了,便从西安回到老家。“我一个人在家里也没事干,还有些做针线活的手艺,干脆就置了个小摊摊。女儿们嫁得都不远,我回去吃饭啥的也很方便。”说着,老人详细地给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小百货:手工鞋垫绣一双大概要耗费一天的功夫,因此价格稍微贵些,女式的五六元钱一双,男式的7元钱一双;机器加工的鞋垫质量不同,价格从2元到8元钱不等;一双手工棉鞋做好要花费4到5天的时间,价格大概在38元左右。“咱们也没有摊位费,价钱就要算合适哩。好多年轻人看我们是老年人,连价钱都不跟我们砍,我们做生意更要实诚,才能对得起人家的信任。”老人的话里满是乐观和感恩,但其实大冬天她的生意并不好,一个早上她只卖出去1元钱的东西,而有的时候一整天她什么也卖不出去。
郭秀莲告诉记者,她和刘书会一起摆摊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老姐妹在一起,说说笑笑也不孤单,而且还能互相照顾。谁要上厕所了,要回去吃饭了,都帮忙照看着,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摆地摊,一起同甘共苦,让老人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哥俩搭伙把菜卖
嘈杂是市区东关菜市场永远的音律,运载着新鲜蔬菜的小贩与讨价还价的市民将这里拥挤出一派热闹。61岁的叶立志与73岁的王绪有湮没在人声鼎沸的市场里。发现他们的时候,这两位因卖菜而结识的老人正坐在一家服装店外面的马路牙子上,面前是他们要售卖的农产品:萝卜、红薯、土豆,还有一袋核桃。
叶立志家住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叶庙村,断断续续加起来,他在街上卖菜已经有二三十年了。“咱是农民,也没有啥手艺,到工地上打工没人要了。家里务下的菜我和老伴吃不完,就趁着农闲拿到城里卖,换几个零花钱。”叶立志告诉记者,由于离城较远,不会骑自行车,他凌晨4点半就要出门赶路,要不然就没有摊位了。“前几年娃给我买了个二手车子,我就用车子把菜推上,能轻松些,也能多拿些菜来卖。”
叶立志的儿子今年23岁,高中毕业以后在酒店打过工,现在从事建筑业。“我娃是建筑队的小头头,努力的很。”一提起儿子,叶立志掩饰不住的骄傲浮现在脸上,笑开了的嘴露出已经不太齐整的牙齿。
说话间,有人来买萝卜,叶立志赶紧起身给来人称菜。“再搭一个萝卜,给1块钱算啦。”叶立志正要给顾客找钱的时候,一旁的王绪有给他帮忙,同顾客商量道。顾客想了想,同意了,一笔生意愉快地做成了。“3天能卖100块钱,能挣多少就挣多少,反正是自己家里产的菜。”叶立志扶了扶自己的耳套笑着说。
担起山货哼小曲
王绪有老人是商州区三岔河镇火神庙村人,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西安经营货车,两个女儿出嫁后都将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很好。说起他的孩子们,王绪有讲的最多的还是小儿子。
“我娃念书念得好,毕业以后回来工作,在单位上表现好,领导老表扬哩。”王绪有老人头戴一顶棉线帽子,眉眼弯弯,被冻得通红的鼻子,一笑开,慈眉善目,十分可亲。“就这我还是老给娃讲,在单位上要好好干,手脚勤快些,多干活。”老人告诉记者,看着儿女们都过得越来越好,他的心情也非常好,过得很乐呵。“娃们都不让我出来受冻,但是今年家里产的核桃和洋芋都吃不完,洋芋还有一千多斤。我没事拿到城里来卖,一斤能多卖2角钱哩。”
王绪有说,通村公交车在他家门口就能坐得到,6元钱的车费他就能坐到城里。卖卖山货,再看看在城里工作的孩子,两全其美。“我今早上卖了一斤核桃,10元钱,洋芋卖了七八斤。”老人对此很满足。吃饭时间,小女儿来给父亲送油饼,王绪有赶紧拿了一个给叶立志。“他家离得远,一天舍不得给自己买饭吃,就在对面的馍铺子里买两个馍馍对付。”
看一道风景在眼
在商州城里,摆着地摊卖小百货,或者摆小摊售卖自己的土特产的老人很常见。无论老人摆地摊是迫于生活为了谋生养老,还是不愿闲赋在家打发老年时光,他们的存在,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一根绣花针、一把指甲剪、一个钥匙链,或者是一根葱、几个土豆,总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节省购物时间。市区某中学学生王欢对记者表达了她自己对摆摊老人的看法:“他们都是步入晚年的老人,但在人群中,却是那么的让人注目。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仍然会自食其力在街角摆个地摊,卖点小商品。他们操劳一生,到了晚年仍闲不下来,为家庭为社会默默付出,怎能不叫人肃然起敬呢!当大家遇到摆地摊的老人,如果有需要买的东西,就支持一下这些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