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干部应当接地气
周银祥
文章字数:986
  市委提出在全市镇办推行民情日记、民事代办、挂牌上岗、去向公示、信访当日接待“五项制度”,是加强镇办服务管理、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新举措,要求基层干部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交心交朋友,争做群众贴心人。
  当前,一些干部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意识,认为“泥腿子”不足以道政,自己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就行了,根本不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放在眼中。还有不少群众反映,一些干部习惯于坐在机关看材料、听汇报、开大会、打电话,很少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街道社区;即便到了一线,也多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身入心不入。眼里不识稼穑苦,心里不装老百姓,面对群众没底气,失“灵气”。这种行为完全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员干部只有确立了群众利益至上的思想,才能沉到基层,拜群众为师,才能接到真地气。因此,“五项制度”要求我们,要摆正位置,要有诚心,克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优越心理,降低身段、俯下身子,真心实意当群众的学生;要虚心,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多向群众请教,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有恒心,把向群众学习求教当作一项长期的必修课,做到持之以恒。
  落实“五项制度”我们该怎么做?笔者认为一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基层群众是支撑我国各项事业的基础和力量,很多改革创新的经验都来自基层、源于基层。所以,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这样,所做的事情才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群众。二是要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风是实打实的,行动体现力度,实干才能务求实效。基层干部要以“五项制度”为镜子,从现在做起、兑现承诺,说到做到、言出必果。只有这样真抓真干、取信于民,才能使作风改进见实效。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记几本“民情日记”、草草见见几个群众了事,而是要扑下身子,真正沉下去为群众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要提倡一线工作法,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一桩桩、一件件为群众、为基层的事情办好了、办实了,就会产生正能量,就会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合力,密切联系群众就真正落到了实处。党员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功夫下在察民情上,从实处着眼、以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中感受到党的温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落实“五项制度”要避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好口碑就是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