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榫一卯一世界
文/图 陈波 余婷
文章字数:2206

杨师傅在介绍自己的“工作室”
杨玉兴师傅在介绍多宝格文物架

  精致的多宝格文物架,典雅的红酸枝圈椅,质地细腻的太师椅、梅花方桌以及小方桌,这些看似古代宫廷中才有的家具器物也会走入寻常百姓家,为农家小院增添了不少“贵气”。
  这是近日记者在洛南县永丰镇街西社区杨岭组木工师傅杨玉兴院子里所见的,这些仿明代宫廷式家具全部都是由核桃木制作。一间小屋整齐地码放着各式家具,散发着浓浓的木香,“这些都是前两年客户预订的,现在忙不过来都不敢接活儿了。”杨师傅说。
  当轻便实用的现代家居走进千家万户之时,杨师傅却默默地深耕着这种精致的传统木工艺术,为的是将这种手艺延续下去,为后辈人留点念想。
  少年拜师求真艺
  杨玉兴完小即将毕业时,一天夜里,还未熟睡的他听到父亲对母亲说,“让娃将来去跟银叶岭的木工师傅学木工吧。”父亲的一句话从此便影响了杨玉兴的一生。
  翌日到学校之后,杨玉兴思虑再三,反复揣摩父亲昨夜的话。一想到家贫人多,全家人整天都在为温饱发愁,品学兼优的他明白了父亲的一番用意。还未等完小毕业,他就揣着书本回家了,在父亲的引领下,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木工师傅吴天运。“吴师傅是当时村子里的木匠世家出身,做出的活儿细腻结实。”杨玉兴说,起初免费当三年学徒,主要帮助师傅干一些杂活儿,渐渐地对木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至今日,逢年过节,青出于蓝的杨玉兴每年都会亲自登门看望这位启蒙恩师,5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玉兴先后在洛南县木器厂、县拖拉机修配厂当木模工。无论在哪,他都会虚心请教,特别是跟随当时南京航空模型学校毕业的高材生王林生学习的几年,受益匪浅。几十年的木工生涯磨砺了他坚韧精细的心性。“木工是一门细活儿,也是一个责任活儿,需要沉下心来认真钻研和摸索,才能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
  做活儿如做人,靠“良心”支撑
  从业木工30多年来,杨师傅做成的家具能大批量的卖到省城,常常供不应求。以优良的品质和诚信的经营,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看一个活儿做得好不好,不在表面功夫,而在于看家具是否缝严卯实。”谈起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的经历,杨师傅颇有感触地说,现在卖的传统宫廷式家具假货太多,表面处理的很漂亮,但不具有收藏价值。
  在杨师傅给西安一家文物店做的多宝格文物架前,记者在杨师傅的介绍下,用手抚摸核桃木制成的文物架光滑细腻,一榫一卯之间经过人工打磨,完全看不出连接的痕迹。虽然文物架子相较其他木料更加厚重些,但这恰恰是它的优点。“之所以选择核桃木做家具,主要是因为它结实、光滑细腻,并且不生虫。”杨师傅说,选料精良是做好家具的前提,一般的核桃树利用率最高只有百分之二十。为此,他便在方圆周边购买那些树龄高且不结果的核桃树。
  “这个文物架市场价近4000元,那两个红酸枝圈椅配上一个茶几卖到3400元。”在外行人看来,杨师傅的木工家具很贵。然而,省内外慕名前来订购家具的人却络绎不绝,有的人甚至愿意多出几百元也排不上号。杨师傅告诉记者,一位洛南本地的朋友多次前来购买家具,甚至在原价的基础上多出500元钱。由于自己接的活儿太多,一时做不出来,老杨只能歉意的拒绝。“我的确想给本地人多做几件家具留个纪念,但就是忙不过来,现在接的订单都是一年前的。”谈起这些,杨师傅显得很无奈,他还害怕因此伤了朋友感情。
  杨师傅的活儿以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吸引了很多外地老板的注意。为此,有些老板愿意投资几百万元专门给杨师傅在西安开办工厂,聘请其担任负责人,但他都以年龄大婉拒了客商的好意。“老伴常年有病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很多地方都不好使。”
  很多前来购买家具的人悻悻而归,为此有人建议老杨提高家具价钱,岂不是赚的更多?但杨师傅一直不为所动,只是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一丝不苟的工艺上。“做活儿与做人一样,要做的地道,不要太贪图钱财,只求货真价实,为后人留个念想。”
  手艺传承后继乏人
  杨师傅每年农历二月开工,一直忙到九月底收工。有时一个人忙不过来,还需雇上几个有基本功的木工前来帮忙。“现在做木工的手艺人不少,但要做到精益求精的境界寥寥无几。”杨师傅说,一年忙个大半年,毛收入20多万元,但现在工价高,除去各项成本费用净收入也只有个六七万元。
  杨师傅对招收徒弟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很高的悟性和坚韧的耐性。加之现在年轻人年年出门打工,不愿意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学习这门传统手艺,因此直到现在,杨师傅还没有正式收过一个徒弟。
  在杨师傅的眼中,用核桃木制成的家具不仅仅是供人使用,更重要的是具有收藏价值,因此对于各个环节的把关至关重要。
  在杨师傅的小院里,各种半成品木料整齐地码在院子里晾晒,东边的厢房是他的一间“工作室”,立铣机、盘料机、电刨机等各种机器一应俱全。在院子西边有一个木料烤炉,“里面的木料需烤一个多月,保持温度在四五十度之间,并且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添一次柴火。”
  杨师傅告诉记者,一件成品家具,要经过选料、刨料、画线、打眼、开榫、砂磨、倒角等十几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这样做出的东西才能让人满意。“这门手艺对眼睛伤害比较大,一刻一画全凭眼睛,每次都要精确到毫米。”所以,让现在的年轻人去从事这门苦差事,达到这种境界是很不容易的。
  目前,杨师傅已经物色到了一个经常向他请教学习的中年手艺人,心里很是满意。“找到一个满意的徒弟不容易,这个娃做工精细,悟性高且很有耐性,我打算将我毕生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不能让这个精巧的手艺儿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