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悟录
若白
文章字数:1940
  汉字存废引出的断想
  近几年有关汉字研究的专著日益多起来。文化界学术界对中国汉字的赞美不断,认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是天下最美好最动人的文字。日前我网购了一部《细说汉字》的大书,有60多万字。翻阅这部大书,不禁产生了许多断想。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近100多年真正是天翻地覆的巨变。中国从一个庞大的“天朝封建帝国”,一下子跌落到任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接着便是清王朝的覆灭,虽然号称共和的民国诞生,却是长时期的军阀割据和混战;忽然又是一场面临亡国灭种的抗日战争,数千万军民生灵涂炭,真是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在血与火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挽狂澜于既倒,扶国家于颠危,建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国。然而,积贫积弱的基础,认识的偏颇和经验的不足,又经历了一翻艰苦曲折与摸索,才真正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大道。想来真不容易!
  就说这百年中汉字的命运吧。20世纪初,中华文明载体的汉字,曾遭遇了一次几乎灭亡的厄运。许多当时的精英人物,认为汉字是中国落后的渊薮,大呼要废除汉字,走西方拼音文字之道。如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傅斯年,1919年就公开发表文章说:“中国文字的起源是极野蛮、形状是极奇异、认识是极不便、应用是极不经济,真是又笨又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这已不是分析批判而是诅咒痛骂了。1935年又有近700名当时最有声望的文化人签名发表《我们对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认为“方块汉字难认、难识、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文字”。就连蔡元培和鲁迅先生也在其中。汉字的命运可谓岌岌可危矣!然而,几曾何时汉字的命运却发生了喜剧性的变化。汉字计算机输入取得创新发展,似乎比拼音文字更便捷迅速;汉字组词作文更简洁经济;汉语成为联合国使用的仅有的几种主要语言文字之一;全世界也有几千万人热衷于学习汉语汉字。今年3月在海南“博鳌论坛”上,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全程用中文发表演讲,获得热烈欢迎。感动得荷兰首相吕特回国后在报上公开宣称:“明年我要去中国用中文演讲!”此时此刻,当年大声疾呼废弃汉字的先贤们,倘若地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
  进而我又想到中华文明近百年的遭遇。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而且文化传承是唯一始终没有中断的大国。无论是国家的统一、制度的完备、社会的管理有序和稳定,还是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诸多方面,直至十八世纪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迭至公元七、八世纪,中国的大唐王朝已是完全高度发达成熟的封建帝国时代,欧洲大陆还是邦国林立四分五裂的局面,被称为“最黑暗的中世纪”;美洲、非洲大陆大都还在原始部落状态。但是到十七世纪以后,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多国先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迅速发展强大起来,开始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掠夺。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的坚船利炮和科学技术震撼了中华帝国。于是中国的文化精英们惊慌失措,许多人一下子丧失了民族文化自信,就觉得中国什么也不如人,传统文明一无是处。请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进来,“打倒孔家店”成为五四运动最响亮的口号,就连鲁迅先生也说青年人最好“不读中国书”!一时中华文明存续成了大问题。
  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民族文明的优劣都要经受历史的考验。当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社会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现代危机,经济衰退,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冲突越来越尖锐。昔日极力鼓吹的民主与自由,却引发出个体权利的过度膨胀,甚至绝对化、极端化,使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所谓的民主票选制,也日益暴露出并不真正体现民意的诸多弊端。就连西方的一些政治家也不得不承认西方的民主制度确实存在着诸多缺陷。而与此同时,中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却获得巨大的成功,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社会稳定和谐,仅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人一二百年的发展历程。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难以化解的矛盾,中国却得到了较好的处理。如此以来中外有识之士发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可资借鉴的积极内容,诸如以义制利,义利相生;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合协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天下为公;修齐治平;治国以德,辅之以刑等等。西方一些思想家也发出化解现代社会危机,还应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智慧。国学热成为国内的学术热门;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也成为世界时髦话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也。
  于是看来,为人治国都不必妄自菲薄,要有民族文化自信,更要相信后代人比我们会更聪明。同时,任何时候都要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包容情怀,既不必妄自尊大,亦不可矫枉过正、奴颜卑膝丧失自信自尊,才能立于不败。4月18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