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杂文随笔——
常用公私这杆秤
顾新闻
文章字数:1619
  南宋周紫芝的《竹坡诗话》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李氏家族有一人做官极其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之时,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吹灭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展读信件。这则“官烛之下不展家书”的故事,无不令人心生感叹,浮想联翩。
  历史上著名的《官箴》开篇就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这“清、慎、勤”三字的为官之道,被后人称为“千古不可易”。清乾隆皇帝曾手书这三个字刻石宣示,训告百官。而在“清、慎、勤”这三字中,“清”又是摆在第一位的,足见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不谋私利,对于为官者是何等的重要!有道是,公私一杆秤,称出清与浊;公私一把尺,量出廉与贪。泾渭分明,楚河汉界,人们往往以此来评判官员的好坏和优劣。
  封建社会,许多官员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不仅对公财巧取豪夺、以公肥私,而且对私财也肆意侵占,窃为己有,诸如和珅之流。然而,也有一些官员守身如玉,以不贪为宝,留下清白好名声。“一钱太守”刘宠,从百姓临别赠送的钱财中仅取一小铜币留作纪念;“二不尚书”范景文,在衙门堂鼓旁书“不受嘱、不受馈”,宣示清廉自守;“三汤道台”汤斌,三年为政,每日三餐以豆腐青菜汤做肴,从不奢华;“四知先生”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礼,令送礼者望而却步;“五代清郎”袁聿修,为官五个朝代,连一升酒的馈赠都没有接受过,着实令人赞叹!这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历史人物及他们的事迹,并没有因时代的久远而蒙上尘埃,相反,它一直鲜活在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读《邓拓传》,看到一个与“官烛之下不展家书”如出一辙的故事:作为书法家的邓拓,外出常遇到有人向他求索墨宝。一天,四川日报一位领导请邓拓为他题写一件条幅。他答应了,但手头没有纸笔。随行人员告诉报社的同志,请他们明天顺便带些纸笔来。邓拓听了立即制止道:”我个人送给同志们的字,怎能用公家的纸笔?”第二天,邓拓外出路过一家文具店时,自己掏钱买了纸笔和墨等。
  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自我要求之严也是出了名的。一次,警卫员给彭总泡了一杯茶。他端起来一看,发现茶叶不对,就问警卫员:“这茶叶哪里来的?”警卫员回答:“是管理科送来的。”彭德怀一听就火了:“你就是不动脑子嘛!管理科送来的茶叶,是招待客人的。我个人喝茶,怎么能用公家的茶叶呢?”警卫员笑着解释:“就这么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彭总一听,更加生气:“事情不大,可是个原则问题,这不是白占公家的便宜嘛!”最后,彭德怀拿了一斤茶叶的钱,让警卫员给管理科送去。并明确要求工作人员把公家的茶和自己的茶分开来放,个人喝茶绝不能从公家的茶罐里拿。
  一根蜡烛、一块铜币、一管纸笔、一罐茶叶,在今天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这些为官者的眼中,却并非“小事”,而是关乎是否廉洁、能否树立好形象的大事。“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在我们共产党人的字典里,所有的作风问题,都与公私有联系,都与公款、公物、公权有联系。公私这杆秤,既能称出一个人的人品官德,又能称出人心向背。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公私分明,清正廉洁,本身就是无形的感召力。共产党因此而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因此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敬仰。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一些党员干部或受封建遗毒的影响,或受金钱物质的诱惑,或有碍家人和朋友的情面,常常忘记了党员姓“公”的属性,混淆了公私的楚河汉界,一朝公权在手,拼命为自己、为家人、为铁哥们谋私利。花公家的钱,买自己的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人民的财富当成了自己的钱仓,肆意挥霍,长此以往,滑向腐败的深渊是不足为奇的。这两年那些屡屡被揭露出来的腐败分子,不都是私欲作祟、贪得无厌而由量变到质变的吗?由此可见,常用公私这杆秤称一称,常用公私这把尺量一量,让公心主宰自己的言行,让私心杂念无处藏身,方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