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
文章字数:1176
郭贞华是我的亲戚。他和我岳父是亲弟兄,排行老三,妻子叫他三大,我叫他三叔。
一九七九年初春,中华大地云开雾散……我作为商洛地区首批冤假错案的被平反者,走出了牢狱大门,重返戏剧舞台。那时,我已过而立之年,单身未婚,或许是缘份吧,时任基层公社书记的三叔力排文革非议,撮成了我妻与我的婚姻。光阴冉冉,三十六年过去。如今,儿已长大成人,孙儿聪明活泼,可谓天伦之乐。此刻此时,经常感念曾经帮我扶我的亲朋,其中,三叔便是我永生不能忘怀的亲人。
三叔在世时,在商洛基层干部中是少有的老牌大学学历,闻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常给地委行署的老领导们讲课,我非常敬仰他,未料81年初冬,他却突发疾病,殉职于杨峪河公社,时年46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我与三叔交往不到三年时光,逢节假见面交谈中,他给我说农村,讲做人,谈时势,道未来,使我受益匪浅。
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我创作《六斤县长》剧本阶段,他给予的热情支持和指导。
1981年,地区文化局安排我和陈正庆下乡体验生活,创编现代剧剧本,那时能看到的现代剧剧目,大多都属赶潮流,反映农村由穷变富的老套路,既不新鲜又易过时。带着此种困惑心情,我找熟悉农村生活的三叔请教了一次。他对我说,写戏他是门外汉,但戏剧和其它文学门类一样,反映人情世事,善恶美丑是首要的。期间又谈到四大名著及曹禺、老舍等老前辈的传世剧作,叮嘱我到农村后要广交农民朋友,听取他们真实的心声,才能写出有深意、有生命力的好戏来。
在丹凤河南公社,我们经过九个月的深入生活,随乡上干部下乡采访,和群众同吃同住,了解到实行土地责任承包后,部分缺乏劳力,家有病人的困难户该怎么办的问题,决定以此为主题写一部县、乡、村干部帮贫扶困的戏。剧本初稿完成后定名为牛县长《三访牛笼嘴》,我把剧稿送到时任杨峪河书记的三叔手里,征求他的意见,他看了以后连夜赶到我的家里,连连夸赞好戏好戏!并说这个戏对他的工作也有很好的启迪。让他提修改意见,他只说剧名有点美中不足,我当时和搭档正庆也觉剧名不满意,打算改为《县长、社长和队长》,他当即赞成说这个剧名比那个好。我和三叔约定,这个剧地区剧团已决定排练了,到首演时,我一定送票请他观看指导。万没料到,他却在那年古历十月二十四日离世而去,未能看到该剧,令人遗憾不已。
三叔去世后,一九八二年,陕西省举办首届戏剧节,剧名正式改为《六斤县长》赴省参演,轰动西安。随之登上全国现代戏年会舞台并晋京献演于中南海礼堂,受到党和国家习仲勋、汪锋等众多老领导的亲切接见,又巡演于天津、上海、武汉,载誉大江南北,获得了首届曹禺戏剧奖榜首殊荣,可惜三叔未能分享,若在天有灵,当含笑九泉。
三叔身前仅为九品公仆,在其管辖过的乡镇群众中留下了勤政、清廉、爱民的美名。身后留了他亲手栽种的白杨、修筑的河堤,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想,三叔若健康在世,何常不是又一个活生生的《六斤县长》啊!
一九七九年初春,中华大地云开雾散……我作为商洛地区首批冤假错案的被平反者,走出了牢狱大门,重返戏剧舞台。那时,我已过而立之年,单身未婚,或许是缘份吧,时任基层公社书记的三叔力排文革非议,撮成了我妻与我的婚姻。光阴冉冉,三十六年过去。如今,儿已长大成人,孙儿聪明活泼,可谓天伦之乐。此刻此时,经常感念曾经帮我扶我的亲朋,其中,三叔便是我永生不能忘怀的亲人。
三叔在世时,在商洛基层干部中是少有的老牌大学学历,闻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常给地委行署的老领导们讲课,我非常敬仰他,未料81年初冬,他却突发疾病,殉职于杨峪河公社,时年46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我与三叔交往不到三年时光,逢节假见面交谈中,他给我说农村,讲做人,谈时势,道未来,使我受益匪浅。
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我创作《六斤县长》剧本阶段,他给予的热情支持和指导。
1981年,地区文化局安排我和陈正庆下乡体验生活,创编现代剧剧本,那时能看到的现代剧剧目,大多都属赶潮流,反映农村由穷变富的老套路,既不新鲜又易过时。带着此种困惑心情,我找熟悉农村生活的三叔请教了一次。他对我说,写戏他是门外汉,但戏剧和其它文学门类一样,反映人情世事,善恶美丑是首要的。期间又谈到四大名著及曹禺、老舍等老前辈的传世剧作,叮嘱我到农村后要广交农民朋友,听取他们真实的心声,才能写出有深意、有生命力的好戏来。
在丹凤河南公社,我们经过九个月的深入生活,随乡上干部下乡采访,和群众同吃同住,了解到实行土地责任承包后,部分缺乏劳力,家有病人的困难户该怎么办的问题,决定以此为主题写一部县、乡、村干部帮贫扶困的戏。剧本初稿完成后定名为牛县长《三访牛笼嘴》,我把剧稿送到时任杨峪河书记的三叔手里,征求他的意见,他看了以后连夜赶到我的家里,连连夸赞好戏好戏!并说这个戏对他的工作也有很好的启迪。让他提修改意见,他只说剧名有点美中不足,我当时和搭档正庆也觉剧名不满意,打算改为《县长、社长和队长》,他当即赞成说这个剧名比那个好。我和三叔约定,这个剧地区剧团已决定排练了,到首演时,我一定送票请他观看指导。万没料到,他却在那年古历十月二十四日离世而去,未能看到该剧,令人遗憾不已。
三叔去世后,一九八二年,陕西省举办首届戏剧节,剧名正式改为《六斤县长》赴省参演,轰动西安。随之登上全国现代戏年会舞台并晋京献演于中南海礼堂,受到党和国家习仲勋、汪锋等众多老领导的亲切接见,又巡演于天津、上海、武汉,载誉大江南北,获得了首届曹禺戏剧奖榜首殊荣,可惜三叔未能分享,若在天有灵,当含笑九泉。
三叔身前仅为九品公仆,在其管辖过的乡镇群众中留下了勤政、清廉、爱民的美名。身后留了他亲手栽种的白杨、修筑的河堤,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想,三叔若健康在世,何常不是又一个活生生的《六斤县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