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光荣使命
文/图 记者 左京
文章字数:1622
  王先锋向当事人调查案情

  清晨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响起时,他该起床了。7点半,守时的他准时打开自己的办公室门。换上警服,仔细整理好衣领棱角,取出对讲机、执法取证仪、单警装备。8点钟,他迈入值班室。接下来的24小时,接警、备勤、处理案件和各类纠纷,这个20多平方米的空间就是他的神圣天地。“值班的时候,每天少的时候有20多个警,多的话40多个警。”这就是商州公安分局城关所副所长王先锋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常态。时钟已过午夜12点,他却没有该睡之说,醉酒的、打架的,报警的电话铃声从无间断。次日8点钟一过,一个值班日结束,没有休息,又得投入紧张的出警当中。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一线民警,今年44岁的王先锋对待工作乐观而又热情,他说:“我没有多少荣誉证书,但是每看到一个纠纷处理好了,一个被骗入传销组织的年轻人平安回家了,我就觉得我这个警察当得光荣。”
  警察叔叔暖人心
  王先锋的老家在商州区大荆镇,工作后把老母亲接到城里赡养。用他的话说,他家中一个老母,一个老婆,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大学。孝顺、和善、脾气好是同事眼中王先锋的代名词。而这位善良的民警在工作中,处处闪现着他做人真善美的一面。
  2014年冬天的一个夜晚,10点多钟,正在值班的王先锋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话人的声音不高,很急,说他要举报商州区民政局附近的民房里有传销人员。”王先锋告诉记者,报完案那个电话就关机了,他推测这应该是传销人员报案,立即组织十几名警力赶赴现场。夜半时分,加之民居众多,搜索难度较大。经验丰富的王先锋首先让警员走访群众。“很快,我们便打听到一个民居里聚集了好些人,有传销的嫌疑。我找到房东请他把门打开。”王先锋描述道,“门一开,只见里面乌泱泱二十多个人,有男有女,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操着外地口音。”确定了这就是他们要解救的传销人员,王先锋和警员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并把传销人员送往了救助站。
  本来解救工作进展的很顺利,但在清点人数时,王先锋细心地发现有一个男孩看起来格外小。询问清楚后得知,这个孩子是河南三门峡人,只有14岁。他把小男孩带回了警局,一边让孩子在他的办公室里过夜,一边跟小男孩的家长取得联系。“半夜呀,他上街给娃买方便面、火腿肠。娃冷了,叫娃把他的衣服披上。晚上叫睡到他床上,他自己在凳子上硬坐了一夜。”作为同事的雷朝霞对王先锋的做法极为赞赏。“第二天中午,家长赶到了,核对身份后把娃交到他父母手里的那一刻,咱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了。”王先锋说。
  调纠纷坚持不懈
  王先锋说,基层派出所可能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案,更多的是一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但能不能把这些小纠纷处理好,解决群众的急难之事,是在考量一个民警的责任心。
  2013年夏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手持农药闯入城关派出所,扬言要是她家的房子盖不成,就要在派出所喝农药自杀。好不容易将老人的情绪安抚下来,王先锋赶紧着手了解来人此行为的缘由。“事情的起因是,这个老太太家里盖房,邻居嫌挡住了他家的采光,拦下不让盖。两家人因此起了纠纷,动手打架。老太太家的人把对方打得比较严重,看病花了3万多。对方更加坚持不让动工盖房了。老太太一急,就想到了这个极端的办法来派出所闹。”王先锋了解清楚了案情,就开始入户调解。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调解,竟然持续了一年之久。
  “案件调解的难度比较大,因为案发时并没有目击证人在场,双方各说各理相持不下。”王先锋讲道,“这个案子上门调解多次双方都互不相让,后来我们又叫上社区配合一起做工作。再后来我连自己的熟人朋友都发动上一起帮忙调解。”最终一年间几十次调解,纠纷终究得以化解。
  在城关派出所所长杨鹏的眼里,他的这个老同事王先锋是一个几乎不请假、受伤也不住医院的人。“连续这几年大年三十都轮到他值班,他从不讲困难,在外面定好年夜饭。不管是节假日还是什么,他永远都是随叫随到。”对于王先锋,杨鹏是竖起大拇指的。正是因为王先锋的兢兢业业,他自己以及他带的组(共8人)所办的案件,从没接到当事人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