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清音幽韵写精神
——李源其人其画
文章字数:1290
  醉秋(花鸟画) 李源 作

  写实靠技巧,写意凭学养。写实的人,盛年之时,朝气勃发、目力腕力佳,易出精品。待年齿稍长、精力衰减,便风采渐失。写意的人,须先筑基学问,后磨练技巧。学问加技巧,待日月繁富,清音幽韵,便溢于画外。
  目前花鸟画,正处于一个尴尬的时期。获奖难,写意花鸟更难。从十二届美展,就可看出端倪。
  英格兰田园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说:“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洛南县文化馆的李源,便选择了这样一条荆棘丛生的小路——写意花鸟。这是他的素养使然,也是他的眼界使然。二十多年沉浸其中,上下求索,艰难困苦,不改初心。他认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写意花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艺术魅力,终有一天会冲破阴霾,大放异彩。
  从明末徐渭强烈抒写个人情感,至清初朱耷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这样的写意花鸟大师。李源溯源探本,心慕手追,练就了精湛的笔墨功力。以笔墨性情之生气,与天地自然之生气,激荡合并而出。所写花木虫鸟,恣肆酣畅而不失法意,天趣盎然而神采奕奕。形成了清新秀逸、大气开张的风格。
  画上要有一股“气”,才叫好画。画画的人有了技法,重在练“气”。刘熙载云:“灵和殿前之柳,令人生爱;孔明庙前之柏,令人起敬。以此论书,取姿致何如尚气格耶?”正因为李源的画中有一股清气、大气,所以他的画绝类远俗。在《秋来艳阳高》中,暖暖的秋阳,秀拙的岩石,淡淡的菊花,一只慵懒的猫,观看两只蜜蜂,神闲气定,笔墨松润,色彩淡雅,清气逼人。《长空万里气凛然》中,一块欲坠的山崖上,两只老鹰,并排而立,崖右倾,鹰左顾,险绝中取得平衡。墨色一浓一淡,对比强烈。英雄之气,流于楮纸。
  北宋《宣和画谱》中的《花鸟叙论》中,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它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李源的花鸟画立意往往关乎人事,不是为了描花绘草而描花绘草,而是仅仅抓住动植物,联系自身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强调“夺造化而移情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通过欣赏,影响观者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
  文人画讲究诗书画结合,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如石涛的题诗识见新警,齐白石的天真烂漫,钱松喦的诗味浓郁。李源的题画诗语清意雅,如《双鹰图》上题:“茫茫云海空无凭,展翅单飞一何累。且倚松石话前路,结伴同行君可肯。”题《雨中牡丹》:“昨日花开已倾城,一夜风雨落残红。自知蜂蝶难与共,独撑铁骨任飘零。”题《老梅图》:“不羡千般艳,独守一枝清。”题《风雨残荷》:“几片残荷遮急雨,数声清韵似有弦。”诗情画意的荡漾,给观者以美的启发,情的感染,神的洗涤。
  李源对花鸟画有深刻的理解,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除过外在环境不利外,花鸟画普遍格调不高,新意不足,也影响了人们的取舍。可喜的是他不浮不躁,不蹈不袭,放踵直行。有诗人的潜质,又自觉加强在书法、哲学方面的学习。加之他对花鸟有一种天然的喜爱,家中草木葱倩,鸟声格磔。有兰花、佛肚竹,八哥、画眉之属,熟悉物态性情。诸诸种种,出入之间,如种出土,如峡泻水,以花鸟化之,灵裁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