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九旬老兵忆抗战岁月
文/图 记者 吉文艳
文章字数:2945

  程朝坤老人一生勤俭,虽已90高龄,仍坚持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看到有客到访,程朝坤忙迎了上来,紧紧握住军人的手不放。

  从山阳县城出发经过历史悠久的边陲古镇漫川关,再沿着蜿蜒于大山中的石漫公路一路往东南开,大约两个半小时后,我们就抵达抗战老兵程朝坤的家——山阳县石佛寺镇板庙村大沟组。听说老人的家就在公路边,故而找起来并不费事。迫不及待地下车,一个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跃然眼前,我们要拜访的人此刻正认真地摆放着劈好的柴禾。看到有客人来,老人忙从院里迎出来招呼,脚步虽慢却很稳当,眼睛里露出温和的目光。老人生于1926年1月8日,按农村的说法已经90岁,头剃得光光的,耳朵虽然有点背,牙齿也掉光了,但双眼却是炯炯有神,脸上也泛出健康的红色,条条皱纹在脸上刻出岁月的沟壑。谁能想到,这张如此慈祥和善的面容下,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70多年前,年仅17岁的他上了战场,为阻击日本侵略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25岁时,为保家卫国,他毅然踏上了朝鲜战场,在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中为夺取高地被炮弹击中,三根肋骨被打断,一腔热血染红了战袍……回望当年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关头,无数个程朝坤般的年轻人宁洒报国血,不流亡国泪,在战场上奋力御敌,为保家卫国贡献出了青春年华。
  17岁上抗日战场
  “那年我17岁,被国民党拉壮丁上了战场,转遍了大半个中国,跟小日本打了数不清的仗。”在记者的询问下,程朝坤老人开始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被强行拉上战场的程朝坤跟着所属部队先后在云南、贵州等地阻击日军。“打头一仗心里害怕呀,枪一响腿就发软,后来打了两三仗也就不害怕了,习惯了。”说起战场上的事,或许是年代久远,或许是不愿过多回忆,老人现在只记得在贵州长顺县和日本人的战斗。“那仗打得艰苦啊,我们的武器不如人家的好,发的汉阳造步枪才打了3发子弹枪栓就掰不开了,那个手榴弹扔过去不是哑的就是引信太长,鬼子又给扔回来,弄得本来能打胜仗的事硬是打了败仗。”程朝坤说,不过中国人多,打了一天一夜日本人终于招不住投降了。“投降都不能饶了他们,把中国人害苦了!”程朝坤道。在贵州与日军激战后程朝坤的部队伤亡很大,便回到西安进行合编以补充人数。“休整了一阵后我们又接到指示去广西南宁,在南宁呆了3天听说小日本要投降了,要我们去广州接管日军的仓库。”程朝坤说,听到小日本要投降的消息,想着很快就能回家了,大家又笑又哭,一个个高兴坏了。
  参加解放大西南
  “虽然小日本都投降了,但还凶得很,我们留了一个排看守仓库,剩下的人就在广州修胜利纪念塔、看守纪念堂。”程朝坤回忆,纪念塔修到一半时,命令下来了,要他们乘军舰紧急赶往山东青岛。“开始还不知道,后来才知道是美国人帮国民党用军舰把驻守南方的兵调往北方。”程朝坤感慨,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大的船,就连骡马都在上头。“军舰在海上整整漂了7天7夜,只能看到太阳从海上升起落下,我和战友们都想着说不定船一靠岸就能各自回家啦,心里都很高兴。”
  可令程朝坤没想到的是,到青岛下船才3天,部队就让他们去打八路军了。自己人打自己人,虽然程朝坤不愿意却必须服从命令。“八路军打仗就巧妙得很,根本就看不见人,打一仗是胜一仗,国民党怯火得很。”程朝坤说,打了大半年的时间,国民党就没赢过,到了农村根本不敢进村,只敢在村外转,开始乌泱泱的国军渐渐也就没有了。“八路军对俘虏的政策好,不打不骂不掏腰包,当客一样对待,被策反的国军到了八路军的队伍打得比那些八路军老战士都卖力。”程朝坤说,一看到这形势,很多国军心一下就转变了,成团成师地不听国民党指挥了。“有一天我们连长不见人了,一看报纸才知道国民党连长以上的都坐火车往台湾逃了,我们排长一听消息也不跟八路军打了,过了两三天我们就跟八路军见了面。”程朝坤说,也就是在那时,自己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原15军45师135团2营4连参加解放大西南战斗。
  我经历的上甘岭战役
  65年前的朝鲜战争,是每位中国人难以忘却的记忆,“上甘岭”这三个字也伴随着血与火,生与死,罪恶与崇高,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65年前,千千万万个程朝坤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地跨过鸭绿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打出了国威、军威,捍卫了和平。1951年1月1日,程朝坤所在的第15军45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斗打得很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火炮、飞机轰炸得很厉害,经常是白天晚上连番轰炸,我们只能藏在事前挖好藏身的窟窿里,饿了就吃一口牛肉炒面,渴了就吃雪。”程朝坤说,等敌军松懈了,他们再倾巢出动,炸掉敌人的碉堡,打掉敌人的火力点。
  上甘岭战役是程朝坤老人一生最难忘的一次战斗,不只是因为自己在战争中受伤或是荣立一等战功,还因为自己与英雄黄继光在一个团里。“我和黄继光都在135团,我是2营4连的副排长,黄继光是3营9连的2号通讯兵,我们只见过一面,没有说过话,看上去也就是个瘦小的四川小兵娃娃,没想到那么厉害。”程朝坤回忆,黄继光是1952年10月19日晚牺牲的,当时黄继光所在的3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于是黄继光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黄继光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程朝坤道,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战士们士气大增,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我也是受这个四川小兵的影响,自告奋勇带了17个战士去前线守阵地,炸掉了敌人一个防空洞、三个地堡,端了一个‘猫耳洞’,还打死了敌军一个军长,后来荣立了一等战功。”程朝坤说,他带着17个人踩着满战壕里堆放的敌军尸体上了高地,机枪一响就卧倒往上爬,顶着敌人的火力往防空洞扔手榴弹,甚至竖起机枪往上打。程朝坤说,等战斗结束时他才发现自己被炮弹皮打中,断了三根肋骨。由于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表现,程朝坤就地被提升为排长,记一等战功。
  老兵回家劳动忙
  1954年春天,程朝坤随部队胜利回国,先是在河南、湖北学了一年文化,后来便复原回家,过上了归园田居的生活。“我是1955年5月回到山阳的,再就没有出去过。”程朝坤说,回到老家感觉很亲切,农事劳动虽然繁重,但心情是畅快的。据板庙村村支书方宏斌介绍,老人一生勤简,务得一手好庄稼,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我爸这人就是闲不住,无论冬夏都早早起床,收拾院子、拾柴、侍弄庄稼,不叫他弄都不行。”老人的儿媳妇说,老人牙口不好,自己常常给老人蒸鸡蛋吃,顺便也给老人补一补,可老人总不愿搞特殊,大家吃啥他就跟着吃啥。“我爸心态好,心里不藏事,也没有啥心思,待人和善,这可能是他老人家长寿的原因。”老人的儿子说。“现在这世事好呀,我活了90岁了还没活够呢,还想活到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候哩!”老人的一句话逗笑了所有在场的人,我们祝愿程老身体健康,安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