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廉政故事
文章字数:857
父亲出生在梅子沟一个世代务农的普通家庭,兄弟姊妹6个,父亲为长子。1950年初中毕业后,分配到蔡玉窑区公所工作,算是梅子沟李家出了第一个吃“皇粮”的人。
母亲在世时说,父亲是一个“不顾家”的人。父亲参加工作后每次发了工资,都要把工资交到他妈也就是我祖母的手上,由我祖母统筹安排和支配。弟妹要上学、一大家子要花销,把家里都安顿好了,才轮到母亲和我们吃穿。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外工作,几个月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呆上一两天就走了,母亲有时候埋怨父亲把家当成旅店,父亲说家里没大不了的事,单位事要紧些。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家里最难熬的时期,那时我们兄弟姊妹5个相继出生,一家7口人的口粮全靠母亲拼命挣工分和父亲微薄的工资支付口粮钱,父亲省吃俭用,为使我们少挨饿。1958年柞水县成立下梁示范农场,父亲被任命为场长。父亲公私分明,每天都坚持和工人一块儿下地劳动,每当瓜果庄稼成熟,分享劳动果实时,父亲总是先让着大家,从不搞特殊化。直到现在,有时和二姑谈起父亲,她感慨地说:“你爸当场长,掌管着国家一定的粮食和物资,当时你们家里姊妹兄弟多,家里特别困难,你爸从没有拿一点国家的东西接济家里,他就是一个百分百的‘布尔什维克’”。
1958年反“右”斗争开始,县上一批干部被划为右派,发配到下梁农场劳动改造,父亲很同情他们。对待这些右派生活上尽量的照顾他们,保护了一批干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作为“当权派”的他也成了被别人批斗的对象,白天劳动改造,晚上接受批斗。造反派用大字报封了父亲的门,父亲从窗户爬出爬进,动不动还要拉出来批判斗争,甚至拳脚相加。农场生产处于停产状态,父亲仍坚守工作岗位,保护着农场的一草一木。
1969年组织任命他到城关公社当书记。期间,当时县革委会主任托人想通过转关系把自己孩子提前入党,他硬是不给面子。母亲在世时说,你爸当书记那阵子,要把家从农村搬到县城那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我多次提过,他都不同意,每次都说:“当书记,不能带头违反原则。”我们兄弟姊妹五个,父亲一个也没有安排工作。
每次回忆起父亲,都被他这种精神鼓舞着,激励着……
母亲在世时说,父亲是一个“不顾家”的人。父亲参加工作后每次发了工资,都要把工资交到他妈也就是我祖母的手上,由我祖母统筹安排和支配。弟妹要上学、一大家子要花销,把家里都安顿好了,才轮到母亲和我们吃穿。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外工作,几个月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呆上一两天就走了,母亲有时候埋怨父亲把家当成旅店,父亲说家里没大不了的事,单位事要紧些。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家里最难熬的时期,那时我们兄弟姊妹5个相继出生,一家7口人的口粮全靠母亲拼命挣工分和父亲微薄的工资支付口粮钱,父亲省吃俭用,为使我们少挨饿。1958年柞水县成立下梁示范农场,父亲被任命为场长。父亲公私分明,每天都坚持和工人一块儿下地劳动,每当瓜果庄稼成熟,分享劳动果实时,父亲总是先让着大家,从不搞特殊化。直到现在,有时和二姑谈起父亲,她感慨地说:“你爸当场长,掌管着国家一定的粮食和物资,当时你们家里姊妹兄弟多,家里特别困难,你爸从没有拿一点国家的东西接济家里,他就是一个百分百的‘布尔什维克’”。
1958年反“右”斗争开始,县上一批干部被划为右派,发配到下梁农场劳动改造,父亲很同情他们。对待这些右派生活上尽量的照顾他们,保护了一批干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作为“当权派”的他也成了被别人批斗的对象,白天劳动改造,晚上接受批斗。造反派用大字报封了父亲的门,父亲从窗户爬出爬进,动不动还要拉出来批判斗争,甚至拳脚相加。农场生产处于停产状态,父亲仍坚守工作岗位,保护着农场的一草一木。
1969年组织任命他到城关公社当书记。期间,当时县革委会主任托人想通过转关系把自己孩子提前入党,他硬是不给面子。母亲在世时说,你爸当书记那阵子,要把家从农村搬到县城那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我多次提过,他都不同意,每次都说:“当书记,不能带头违反原则。”我们兄弟姊妹五个,父亲一个也没有安排工作。
每次回忆起父亲,都被他这种精神鼓舞着,激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