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西京旮旯里的温暖
——读《西京故事》
文章字数:1843

  在县城和西京之间穿梭了好多年,以为生活就是疲惫和世故;在生计奔忙间隙,企图从铺天盖地的“心灵鸡汤”及快餐文学中寻找导航灯塔,对旅途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彷徨、迷茫……
  都说“多读书,读好书”。我每天强迫自己看会儿书,可天天为生计奔波,被俗事缠身,只能每天晚上临睡前翻几页。遇到一段时间出差或是特别繁忙,作息不得规律时,一连许多天顾不上翻,再翻开接着读时,又忘了前面的情节。于是乎读一本大部头至少要用半年时间,中间又穿插翻些其他书,都是放在沙发上、床头上、或书桌上,够着哪本翻哪本。几年下来,在读书上没有找到过成就感,更谈不上感触或感动。
  直到把《西京故事》和《装台》拿回家。也许是我所敬仰的作家兼领导签赠的缘由,也许是书中人物来自我熟悉的地方,生活也在我熟悉的地方,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啃了起来,看了两页,再也不能脱手。放下所有生活琐事,定下目标:三天把两本书看完。
  当《西京故事》主人公罗天福为了养活俩大学生,带着一家人踏上西京城时,那心境不仅在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曾有过。而我自个儿至今都没有融入到这个都市之中,只是像候鸟般经常来这个都市的夹缝中穿行而已,于是就有一股亲切的力量牵着我跟着罗天福的日子走了下去。
  晚上,曾经在沙井村住过一个月的表妹一进家门,我就让她看书中关于城中村的描写,她说:写得咋跟沙井村恁像哩!我才知道,这个都市中的城中村都是一样的。那村子里的生活才是这个古老都市的底色,而我只是路过,对它如此陌生,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是“漂”着的。
  读到家产千万的城中村房东西门金锁去到前妻、离异的幼儿园教师赵玉茹的家中,看到的摆设:小小的两居室,白白的墙,客厅只能放一对老沙发,一只大肚子的旧电视,一张吃饭时撑开,吃完饭收起来靠墙放着的圆桌,白布做的暖壶套、茶杯垫……此时,我泪水模糊了双眼,不是因为赵玉茹的命运,是因为整洁、寒酸的家境中透露出的一颗冷傲不屈的灵魂。
  罗甲成,这个自负、自卑、叛逆的家伙那永远都在痛苦挣扎的心灵,让我瞬间理解了身边的一些孩子们。当罗甲成的同学害怕他成为马加爵第二时,当我焦虑高校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该如何破茧,正常融入社会时,作者适时推出了白天亮这样一个贫穷,但坦诚、乐观的形象,让我的焦虑轻轻消逝。懂事、坚韧、憨厚的甲秀,把所有痛苦都装在心中自己化解,尽力照顾身边每一个人,憨厚得让人由怜生“恨”。书中对高校生活形象鲜活的描写,让人惊叹作者是如何深入生活,了解九零后、零零后青年群体思维模式、现代语言和行为方式的。
  看似桀骜不驯、玩世不恭的西门金锁除了钱,好像什么都缺,他在沉闷、枯燥的生活中极力寻找一点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为了在前妻赵玉茹和女儿跟前尽点责任,纵使受尽冷落仍坚持不懈,当走向考场的女儿终于回头看了他一眼,只是一眼,他流出了泪水……那一刻,我亦是热泪盈眶。他对待厚道的租户罗天福一家,虽无过多话语,为了帮助罗天福渡过难关,即使自个受尽作难也不言说。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
  装台人几乎是一个没人关注的群体,但陈彦部长因为曾经的工作关系,特别关注了这个幕后群体,充满感情地把他们写下来,推到众人面前。恰巧11月11日拿到书的这天中午,打开微信腾讯新闻,就看到李敬泽发于《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的《在人间——关于陈彦长篇小说<装台>》,李敬泽用两段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该书的价值:
  就是这个人,我有时觉得我就是他,他所经历的我感同身受,我的问题根本不是同情他、怜悯他,我的问题是,和他一起熬过去、挺过去,经受着这一天的劳累和为难和卑贱和喘息和快乐和爱和无奈,然后和他一样,栽倒便睡。
  它的精髓就在于,人在一个机变百出的世界上的笨拙,他疯狂地手忙脚乱地应付八方风雨,永远是五个杯子四个盖子,但他执拗地认为杯子就应该有个盖子。
  一个是为了供养两个大学生从乡下来到城中村卖烧饼的退休教师,一个是为了生存总直不起腰的装台人。这样两个被都市人忽视的群体,却被作者深沉地关注了,且能拨动每一个读者藏在内心深处的生命之弦,因为从书中每个人物身上都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当我再行走街头时,那些在街边摆摊设点的人们不再只是一个个摊贩,我也会认真地看那一辆辆三轮车主的脸庞和眼神。《西京故事》和《装台》让我认识了一个真实的社会,感受到温暖恰巧来自一些被忽视的角落,真正的力量来自脚踏实地。
  贯穿《西京故事》的灵魂:罗天福这样正直厚道、靠勤劳的双手坚韧不拔讨生活的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脊梁。
  不是吗?是!只有罗天福身上的闪光点才让社会更温暖、更和谐,才是社会前进的永恒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