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一回
文章字数:1475
已未年暮秋一日,天灰蒙蒙的,豆角儿藏在叶子下,红薯则躲在绿蔓中。虽然飘着丝丝秋雨,但收获的季节,无处不是果实,无处不是喜悦和高兴。这种伴随着农耕文明和乡土生活的喜悦是一个读书人、接地气而无法断的“孽”根,因而所写的东西永远难以摆脱泥土气、家乡味。平凹先生《高兴》一书的生活原型、他的发小刘高兴《我和平凹》一书出版要搞首发式,我接到通知之后又多了一份儿高兴。从商州到棣花,秋雨凭添了几分情趣,“一体两翼”的商丹公路改建,机器轰鸣。这种场面在过去文章中一般多用“人欢马叫”“战天斗地”来形容,如今时代不同了,曾经的语言词汇拿不准。总之,破瓦旧房看不到了,掘地拔起的高楼大厦紧致中,难觅“两只黄鹂鸣翠柳”,却有丹江河湿地,杨柳岸成群结队的白鹭、老鹳嬉戏、倘佯,远远超越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描绘与抒发。古朴儒雅的清风街上游人撑着的雨伞,五颜六色,漫步轻歌或相拥而行。荷塘连天碧叶,偶有最后几朵莲花可见残红,雨点儿落在荷叶上的声音清脆而微弱,有微风吹过,整个荷塘舞动起来,曼妙、轻盈,似动非动。文学巨匠的家乡在这样的秋风冷雨时节竟然也是这么美。可见文学不但养人,更养风水,养风景、养风情、养风物,乃至风流。
与荷塘咫尺相望,刘高兴的农家小院早已聚满文朋诗友。谈笑风生,刘高兴更是喜上眉梢,忙着又是签名,又是给来客倒茶。原来他叫刘书征的,如今叫高兴,因而自我认识他以来,没有见他有不高兴的时候,他能成为贾平凹《高兴》一书的人物原型,确实因为在他身上有许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得不到高兴而仍高兴着。所以在那天的场合下,他的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就尤为不奇怪。
自贾平凹先生长篇小说《高兴》出版,后被拍成电影,他的名字被人们和作者时常放在一起评说、议论,接受媒体采访。尤其是2008年作客贵州电视台《中国农民工》栏目,面对聚光灯和观众时,仍像平时一样坦然、自如。无怨、无悔,坦荡的人格,使他的人气与名气与日俱增。贾平凹是他的发小,使他有了名气。早在三四年前他来商州说他要写一部与平凹小时候有关的书,要把成名前平凹的一些故事写出来。有人引荐了他和我合写,终因我才疏学浅,加之对贾大师小时候的事知道的确实太少,合伙写的事没敢答应,不料他竟然自己一下子写成了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一部书。贾平凹大师作序,肖云儒作了短评,难能可贵,敬佩之至。
因事先没有准备,主持人邀我作来宾讲话,我觉得十分唐突,拿上话筒嗫嚅着不知从何说起,抬头望天作思索状,突然,刘高兴院墙边上的树梢被风摇得窸窣作响,并在我眼前摇得有些张扬,就这,一下子来了说话的灵感。便把曾经在民间流传的一段故事演绎着引到正题,我说,有一次在外地出差,西安人夸他们有个钟鼓楼,半截戳在云里头,山西人夸他们有个大槐树,把天磨的咯吱吱,轮到我这商洛人,不知说啥好,一挠头,道,商洛有个贾平凹,著作离天有一拃。是坐一片哄笑。
找到了话题,我继续说,自棣花出了贾平凹先生之后,在多少人眼中,这块土地太神奇了,似乎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土坷垃上不是唐诗就是宋词,棣花街上的每一棵树上飘散的不是长篇小说,就是散文诗歌……
首发仪式在一阵阵掌声和笑声中刚刚结束,刘高兴就忙着端上刚蒸的热红薯。浓浓的乡情,像醉人的酒。刚出锅的热锅盔,热气四溢的红豆儿饭,那一刻小院的喜庆给主人又增加了几多高兴。更有残荷雨声,水岸柳影,廊桥游人的笑声,穿过水汽薄雾越过围墙,挤到刘高兴的小院,分享着一份快乐和高兴,直到暮色四合,清风街华灯初上,荷塘碧影披上神秘的面纱,惟一泓秋水映照出万家灯火,刘高兴的小院里依旧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主人再三留宿,我们一行还是几分不舍的离开棣花。
与荷塘咫尺相望,刘高兴的农家小院早已聚满文朋诗友。谈笑风生,刘高兴更是喜上眉梢,忙着又是签名,又是给来客倒茶。原来他叫刘书征的,如今叫高兴,因而自我认识他以来,没有见他有不高兴的时候,他能成为贾平凹《高兴》一书的人物原型,确实因为在他身上有许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得不到高兴而仍高兴着。所以在那天的场合下,他的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就尤为不奇怪。
自贾平凹先生长篇小说《高兴》出版,后被拍成电影,他的名字被人们和作者时常放在一起评说、议论,接受媒体采访。尤其是2008年作客贵州电视台《中国农民工》栏目,面对聚光灯和观众时,仍像平时一样坦然、自如。无怨、无悔,坦荡的人格,使他的人气与名气与日俱增。贾平凹是他的发小,使他有了名气。早在三四年前他来商州说他要写一部与平凹小时候有关的书,要把成名前平凹的一些故事写出来。有人引荐了他和我合写,终因我才疏学浅,加之对贾大师小时候的事知道的确实太少,合伙写的事没敢答应,不料他竟然自己一下子写成了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一部书。贾平凹大师作序,肖云儒作了短评,难能可贵,敬佩之至。
因事先没有准备,主持人邀我作来宾讲话,我觉得十分唐突,拿上话筒嗫嚅着不知从何说起,抬头望天作思索状,突然,刘高兴院墙边上的树梢被风摇得窸窣作响,并在我眼前摇得有些张扬,就这,一下子来了说话的灵感。便把曾经在民间流传的一段故事演绎着引到正题,我说,有一次在外地出差,西安人夸他们有个钟鼓楼,半截戳在云里头,山西人夸他们有个大槐树,把天磨的咯吱吱,轮到我这商洛人,不知说啥好,一挠头,道,商洛有个贾平凹,著作离天有一拃。是坐一片哄笑。
找到了话题,我继续说,自棣花出了贾平凹先生之后,在多少人眼中,这块土地太神奇了,似乎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土坷垃上不是唐诗就是宋词,棣花街上的每一棵树上飘散的不是长篇小说,就是散文诗歌……
首发仪式在一阵阵掌声和笑声中刚刚结束,刘高兴就忙着端上刚蒸的热红薯。浓浓的乡情,像醉人的酒。刚出锅的热锅盔,热气四溢的红豆儿饭,那一刻小院的喜庆给主人又增加了几多高兴。更有残荷雨声,水岸柳影,廊桥游人的笑声,穿过水汽薄雾越过围墙,挤到刘高兴的小院,分享着一份快乐和高兴,直到暮色四合,清风街华灯初上,荷塘碧影披上神秘的面纱,惟一泓秋水映照出万家灯火,刘高兴的小院里依旧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主人再三留宿,我们一行还是几分不舍的离开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