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炉结缘的那些文化人
文章字数:3640
刘西有带领群众修建的基本农田
当年县上在马炉大队修建的招待所
马炉,丹江南岸的一个小山村,因马莲台和炉岔两个村子的合称而得名。解放前,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漫山遍野都是黑黢黢的石头,人们穿的是补丁叠补丁的衣服,住的是茅草房,一年到头吃不到一顿饱饭,连烧柴都要去邻村的坡上去偷。那时流传着“炉岔沟,麻石头,十料庄稼九不收,天一旱,连根烂,天一涝,水冲掉”和“马莲台,马莲台,叫花子也不上来,若是来到马莲台,走时还要把米面留下来”的民谣,就是对马炉的真实写照。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潦倒的穷山沟,解放后,在一个小名叫庆、大名叫刘西有的人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由穷变富”的号召,把村里的八个光棍汉拢到一块,成立了全乡第一个互助组,没有种子去亲戚家借,没有钱买工具用工换,硬是从百十里一个叫赵川的铁矿,换回了87斤生铁,打成了12把镢头。刘西有的互助组就凭着这12把鐝头,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短短几年时间,他们炸山修田解决吃粮问题,植树造林解决烧柴问题,营造经济林解决花钱问题,终于让一贫如洗的穷山沟旧貌换新颜。这一天翻地覆的变化,赢得了上级组织的肯定,马炉被树为西北农业战线的红旗单位,刘西有荣幸地出席了1958年的北京英模群英会,周恩来总理亲自为马炉颁发了奖状。
这一荣誉的获得,让刘西有和马炉一时名声大躁,省地县都派出了工作组常驻马炉,协助刘西有工作,其中就有许多著名的文化人。因为刘西有是我的养父,故这些文化人中大部分都与我有联系。
以报告文学形式介绍马炉的作家、诗人
第一个用文学的形式介绍马炉的是著名诗人魏纲焰。
魏钢焰(1922~1995),曾用名魏开城,祖籍山西繁峙,生于太原。当代诗人、散文家。1952年随军到西安,1956年转业,到西安作家协会任《延河》副主编。1958年离职从事专业创作,到陕南深入生活,创作了许多优秀散文和诗歌。《船夫曲》和《红桃是怎么开的》等作品感情真挚,笔调热烈奔放,强烈地跃动着时代脉搏。
1958年初,魏钢焰从省城西安来到商洛,在商县(今商州)四合村驻队,实际上就是深入和体验生活。当年夏初,商洛地委组织了一次丹北几县的参观检查团,参加者都是地县领导同志,魏钢焰作为著名作家也被邀请参加。所参观的地方,就有丹凤县的马炉大队。在马炉参观时,他深为刘西有的“12把镢头精神”所感动,不久又专程来到马炉,与刘西有及马炉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离开马炉后,魏钢焰写出一组纪实散文《宝地·宝人·宝事》,约3万余字,并附有插图,其中就收录了以刘西有的创业精神为素材的纪实散文《旗手刘西有》。《宝地·宝人·宝事》先在《延河》上发表,随即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魏钢焰先生献给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一份大礼。它的出版发行,让刘西有和他的马炉一下子在三秦大地家喻户晓。
继作家魏钢焰之后,上世纪60年代初,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作家李迢怀着创作的激情,来到秦岭腹地的马炉体验生活,并且一住就是数个月。
李迢(野心),原名李奎才,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心迹——一个报人的自述》及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通俗故事等多篇,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李迢从西安来到马炉时,正是马炉的创业时期,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而李迢本身就患有慢性胃病,刘西有担心这样下去他会吃不消,就劝他少住些时日,要注意休息,那些过重的生产劳动就不要参加了,还在村里住房条件比较好的李心智家给他安排了单独的房子,并嘱咐派饭的村干部,在生活上要特殊照顾。不料这些话被李迢知道了,他不但不去住那间单独的房子,还同社员一起吃住,一起参加劳动,风里雨里、重活脏活抢着干,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威信。
那时的我刚脱离了哺乳期,唯一用来充饥的就是洋芋粉糊糊,即便如此,也吃不饱,整天饿得嗷嗷大哭。李迢伯伯见此,便将自己每月供应的6斤白糖让给我吃。这样一来,我因有白糖搭配能吃饱了,却苦了李迢伯伯,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的胃病说犯就犯,常常疼得在土炕上打滚。时间一长,刘西有担心他有个三长两短负不起责任,就将他送回了县上,让县上重新给他安排体验生活的地方。没想到就是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李迢伯伯不但与马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且与刘西有成为至交、挚友。尽管他的体验地不再是马炉,但他隔段时间就要来马炉走走看看,与刘西有彻夜交谈。刘西有每每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去县上找他,寻求解决办法。即使后来他回到了报社,也时刻不忘马炉的发展,除了派记者常驻马炉外,还时刻关注着刘西有的一举一动;刘西有只要赴西安开会,都要抽空去报社看望和汇报工作。1981年刘西有病逝,他虽然因病不能前来吊唁,却在家里失声痛哭。1985年我因公去西安出差,专门赴报社家属院看望他,那时他已离休在家,再次问到马炉和养父,深为马炉的今天而欣慰,为刘西有的英年早逝而惋惜,我深为他们那种淳朴的情谊而感动。
著名作家京夫是与马炉结缘的第三位作家。京夫(1942-2008),商州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与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作家一起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中国文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京夫创作的高峰时期。为了向更高的层次冲刺,他开始构思长篇小说《八里情仇》。1985年春季的一天,京夫先生突然给时任丹凤县党史办主任的父亲屈超耘打来电话说,他想去马炉走一趟,亲自体会一番刘西有的创业成果,要父亲陪同他前往。接到电话后,父亲一口答应了他的邀请,第二天上午就被县委的小车送到了马炉。那时,养父刘西有虽然早已病逝,但由他组织群众新修的梯田、水库,绿化后的青山,历历在目,特别是被誉为“绿色银行”的山茱萸已进入盛产期,坡底、路边、涧畔那一片片的鹅黄色,仿佛一幅幅水彩画,给早春的乡村带来了生机。父亲领着京夫先生从村部的炉岔出发,沿着当年养父的足迹,先后去了周家垭、康沟、杨贬、幢沟、完树沟,最后来到了养父的故居马莲台。在马莲台我的老家,父亲陪着京夫观看了刘西有用过的三件宝(镢头、米面袋和“毛选”),观看了刘西有用来打草鞋的床子,参观了梯田、果林、各家各户的新房,最后来到刘西有的墓前瞻仰、拜谒。
按照其行程,两人还要再待几天,与刘西有生前的好友、老干部以及部分群众进行座谈、交流,但由于春寒料峭,京夫先生已患重感冒,不得不放弃了早先的安排,提前回到了县上。事后多年,父亲还常常回忆起那次与京夫先生的马炉之行,深深钦佩京夫先生的观察能力,虽然京夫没有为马炉留下多少文字,但他说《八里情仇》之所以写得那样顺手,与那次马炉之行是分不开的。而京夫的马炉之行,父亲在《延河》发表的《我所认识的京夫》中有详细的记载。
以戏剧形式宣传马炉的艺术家
马炉的影响不但吸引了作家诗人、编辑记者,也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纷纷前往,他们或是体验生活,或是慰问演出,不管是哪种形式,都与马炉结下了不解之缘,著名戏剧理论家田涧菁和著名戏剧表演家李瑞芳便是其中的代表。
田涧菁是湖北郧西上津镇人,《当代戏剧》主编。1960年从商洛师范学校毕业后,由于喜欢文学艺术,被分配进商洛剧团,从事专业编剧,与父亲屈超耘合作创作的现代花鼓剧《金泉湾》演出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调进《陕西戏剧》任主编,后调进省文联,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田涧菁先生多次赴马炉体验生活。1973年冬季,刘西有组织的七战康沟农田基建战役如火如荼,田涧菁便萌发了以刘西有为生活原型,创作一台与《朝阳沟》类似的花鼓剧,便邀上父亲再次来到了马炉。他俩到马炉后,先住在马莲台刘西有的家里,白天钻山林下地头体验乡野风情,到了晚上,他俩与刘西有一块挤在土炕上彻夜交谈。一个雪霁后的早上,吃过养母早早做好的饭,刘西有陪同他俩去康沟参观农田基建现场。由于刚下过雪,道路既陡又滑,三人边走边聊,在越过一条小坎时,父亲脚下一滑跌倒在路边的一块石头旁,刘西有把他扶起来后,他没顾得查看自己的胳膊受伤与否,却关心自己腕上的罗马表摔坏了没有(因为那块表用了他4个多月的工资)。事后多年,两人每每相聚在一块谈起马炉之行,仍然说到当初那件趣事。
文革后期,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瑞芳和省戏曲剧院的同志来到了马炉。
李瑞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生于1935年,祖籍甘肃天水,擅长眉户、碗碗腔、秦腔等剧种。她的马炉之行,目的有两个,一是剧本《大江东去》正在修改阶段,她作为剧中的女一号人选,要来熟悉、体验生活,二是当时全国都在普及样板戏,马炉作为全国的先进典型,她要为马炉的群众教唱样板戏。
李瑞芳一到马炉,顾不上休息,就由刘西有陪同去康沟农田基建工地进行慰问演出,当那熟悉的唱腔“手提着竹篮篮,手拿着铁铲铲……”响彻农田基建工地的时候,康沟的沟沟岔岔沸腾了,人们从村村寨寨赶来,为的是目睹“梁秋燕”的风采。演出结束后,村里的戏迷们纷纷邀请李瑞芳到家里做客。这样,李瑞芳就和那些戏迷成了朋友,她一边体验生活,一边为群众教唱样板戏。临走时,村里的戏迷朋友将她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大山的另一头。20年后,瑞芳阿姨又和我的生父屈超耘成为挚友,两人闲谈时,常常提到多年前在马炉那段难忘的经历。
当年县上在马炉大队修建的招待所
马炉,丹江南岸的一个小山村,因马莲台和炉岔两个村子的合称而得名。解放前,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漫山遍野都是黑黢黢的石头,人们穿的是补丁叠补丁的衣服,住的是茅草房,一年到头吃不到一顿饱饭,连烧柴都要去邻村的坡上去偷。那时流传着“炉岔沟,麻石头,十料庄稼九不收,天一旱,连根烂,天一涝,水冲掉”和“马莲台,马莲台,叫花子也不上来,若是来到马莲台,走时还要把米面留下来”的民谣,就是对马炉的真实写照。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潦倒的穷山沟,解放后,在一个小名叫庆、大名叫刘西有的人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由穷变富”的号召,把村里的八个光棍汉拢到一块,成立了全乡第一个互助组,没有种子去亲戚家借,没有钱买工具用工换,硬是从百十里一个叫赵川的铁矿,换回了87斤生铁,打成了12把镢头。刘西有的互助组就凭着这12把鐝头,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短短几年时间,他们炸山修田解决吃粮问题,植树造林解决烧柴问题,营造经济林解决花钱问题,终于让一贫如洗的穷山沟旧貌换新颜。这一天翻地覆的变化,赢得了上级组织的肯定,马炉被树为西北农业战线的红旗单位,刘西有荣幸地出席了1958年的北京英模群英会,周恩来总理亲自为马炉颁发了奖状。
这一荣誉的获得,让刘西有和马炉一时名声大躁,省地县都派出了工作组常驻马炉,协助刘西有工作,其中就有许多著名的文化人。因为刘西有是我的养父,故这些文化人中大部分都与我有联系。
以报告文学形式介绍马炉的作家、诗人
第一个用文学的形式介绍马炉的是著名诗人魏纲焰。
魏钢焰(1922~1995),曾用名魏开城,祖籍山西繁峙,生于太原。当代诗人、散文家。1952年随军到西安,1956年转业,到西安作家协会任《延河》副主编。1958年离职从事专业创作,到陕南深入生活,创作了许多优秀散文和诗歌。《船夫曲》和《红桃是怎么开的》等作品感情真挚,笔调热烈奔放,强烈地跃动着时代脉搏。
1958年初,魏钢焰从省城西安来到商洛,在商县(今商州)四合村驻队,实际上就是深入和体验生活。当年夏初,商洛地委组织了一次丹北几县的参观检查团,参加者都是地县领导同志,魏钢焰作为著名作家也被邀请参加。所参观的地方,就有丹凤县的马炉大队。在马炉参观时,他深为刘西有的“12把镢头精神”所感动,不久又专程来到马炉,与刘西有及马炉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离开马炉后,魏钢焰写出一组纪实散文《宝地·宝人·宝事》,约3万余字,并附有插图,其中就收录了以刘西有的创业精神为素材的纪实散文《旗手刘西有》。《宝地·宝人·宝事》先在《延河》上发表,随即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魏钢焰先生献给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一份大礼。它的出版发行,让刘西有和他的马炉一下子在三秦大地家喻户晓。
继作家魏钢焰之后,上世纪60年代初,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作家李迢怀着创作的激情,来到秦岭腹地的马炉体验生活,并且一住就是数个月。
李迢(野心),原名李奎才,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心迹——一个报人的自述》及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通俗故事等多篇,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李迢从西安来到马炉时,正是马炉的创业时期,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而李迢本身就患有慢性胃病,刘西有担心这样下去他会吃不消,就劝他少住些时日,要注意休息,那些过重的生产劳动就不要参加了,还在村里住房条件比较好的李心智家给他安排了单独的房子,并嘱咐派饭的村干部,在生活上要特殊照顾。不料这些话被李迢知道了,他不但不去住那间单独的房子,还同社员一起吃住,一起参加劳动,风里雨里、重活脏活抢着干,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威信。
那时的我刚脱离了哺乳期,唯一用来充饥的就是洋芋粉糊糊,即便如此,也吃不饱,整天饿得嗷嗷大哭。李迢伯伯见此,便将自己每月供应的6斤白糖让给我吃。这样一来,我因有白糖搭配能吃饱了,却苦了李迢伯伯,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的胃病说犯就犯,常常疼得在土炕上打滚。时间一长,刘西有担心他有个三长两短负不起责任,就将他送回了县上,让县上重新给他安排体验生活的地方。没想到就是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李迢伯伯不但与马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且与刘西有成为至交、挚友。尽管他的体验地不再是马炉,但他隔段时间就要来马炉走走看看,与刘西有彻夜交谈。刘西有每每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去县上找他,寻求解决办法。即使后来他回到了报社,也时刻不忘马炉的发展,除了派记者常驻马炉外,还时刻关注着刘西有的一举一动;刘西有只要赴西安开会,都要抽空去报社看望和汇报工作。1981年刘西有病逝,他虽然因病不能前来吊唁,却在家里失声痛哭。1985年我因公去西安出差,专门赴报社家属院看望他,那时他已离休在家,再次问到马炉和养父,深为马炉的今天而欣慰,为刘西有的英年早逝而惋惜,我深为他们那种淳朴的情谊而感动。
著名作家京夫是与马炉结缘的第三位作家。京夫(1942-2008),商州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与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作家一起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中国文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京夫创作的高峰时期。为了向更高的层次冲刺,他开始构思长篇小说《八里情仇》。1985年春季的一天,京夫先生突然给时任丹凤县党史办主任的父亲屈超耘打来电话说,他想去马炉走一趟,亲自体会一番刘西有的创业成果,要父亲陪同他前往。接到电话后,父亲一口答应了他的邀请,第二天上午就被县委的小车送到了马炉。那时,养父刘西有虽然早已病逝,但由他组织群众新修的梯田、水库,绿化后的青山,历历在目,特别是被誉为“绿色银行”的山茱萸已进入盛产期,坡底、路边、涧畔那一片片的鹅黄色,仿佛一幅幅水彩画,给早春的乡村带来了生机。父亲领着京夫先生从村部的炉岔出发,沿着当年养父的足迹,先后去了周家垭、康沟、杨贬、幢沟、完树沟,最后来到了养父的故居马莲台。在马莲台我的老家,父亲陪着京夫观看了刘西有用过的三件宝(镢头、米面袋和“毛选”),观看了刘西有用来打草鞋的床子,参观了梯田、果林、各家各户的新房,最后来到刘西有的墓前瞻仰、拜谒。
按照其行程,两人还要再待几天,与刘西有生前的好友、老干部以及部分群众进行座谈、交流,但由于春寒料峭,京夫先生已患重感冒,不得不放弃了早先的安排,提前回到了县上。事后多年,父亲还常常回忆起那次与京夫先生的马炉之行,深深钦佩京夫先生的观察能力,虽然京夫没有为马炉留下多少文字,但他说《八里情仇》之所以写得那样顺手,与那次马炉之行是分不开的。而京夫的马炉之行,父亲在《延河》发表的《我所认识的京夫》中有详细的记载。
以戏剧形式宣传马炉的艺术家
马炉的影响不但吸引了作家诗人、编辑记者,也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纷纷前往,他们或是体验生活,或是慰问演出,不管是哪种形式,都与马炉结下了不解之缘,著名戏剧理论家田涧菁和著名戏剧表演家李瑞芳便是其中的代表。
田涧菁是湖北郧西上津镇人,《当代戏剧》主编。1960年从商洛师范学校毕业后,由于喜欢文学艺术,被分配进商洛剧团,从事专业编剧,与父亲屈超耘合作创作的现代花鼓剧《金泉湾》演出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调进《陕西戏剧》任主编,后调进省文联,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田涧菁先生多次赴马炉体验生活。1973年冬季,刘西有组织的七战康沟农田基建战役如火如荼,田涧菁便萌发了以刘西有为生活原型,创作一台与《朝阳沟》类似的花鼓剧,便邀上父亲再次来到了马炉。他俩到马炉后,先住在马莲台刘西有的家里,白天钻山林下地头体验乡野风情,到了晚上,他俩与刘西有一块挤在土炕上彻夜交谈。一个雪霁后的早上,吃过养母早早做好的饭,刘西有陪同他俩去康沟参观农田基建现场。由于刚下过雪,道路既陡又滑,三人边走边聊,在越过一条小坎时,父亲脚下一滑跌倒在路边的一块石头旁,刘西有把他扶起来后,他没顾得查看自己的胳膊受伤与否,却关心自己腕上的罗马表摔坏了没有(因为那块表用了他4个多月的工资)。事后多年,两人每每相聚在一块谈起马炉之行,仍然说到当初那件趣事。
文革后期,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瑞芳和省戏曲剧院的同志来到了马炉。
李瑞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生于1935年,祖籍甘肃天水,擅长眉户、碗碗腔、秦腔等剧种。她的马炉之行,目的有两个,一是剧本《大江东去》正在修改阶段,她作为剧中的女一号人选,要来熟悉、体验生活,二是当时全国都在普及样板戏,马炉作为全国的先进典型,她要为马炉的群众教唱样板戏。
李瑞芳一到马炉,顾不上休息,就由刘西有陪同去康沟农田基建工地进行慰问演出,当那熟悉的唱腔“手提着竹篮篮,手拿着铁铲铲……”响彻农田基建工地的时候,康沟的沟沟岔岔沸腾了,人们从村村寨寨赶来,为的是目睹“梁秋燕”的风采。演出结束后,村里的戏迷们纷纷邀请李瑞芳到家里做客。这样,李瑞芳就和那些戏迷成了朋友,她一边体验生活,一边为群众教唱样板戏。临走时,村里的戏迷朋友将她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大山的另一头。20年后,瑞芳阿姨又和我的生父屈超耘成为挚友,两人闲谈时,常常提到多年前在马炉那段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