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巴山是我“家”
贾学珍
文章字数:1207

  我的父亲叫贾耀才,是第一代巴山铁路人,他从1977年入路到2004年退休。父亲在巴山工作、生活了27年,见证了巴山艰苦创业的全过程。父亲对巴山的深厚感情,还有巴山铁路人的故事,深深地感染到了我。1992年3月,21岁的我通过招工参加铁路工作时,就毅然申请来到巴山,决定与父亲一起坚守巴山。在巴山一呆就是20多年,现在我也是一名快要退休的工人。
  “有困难上、有荣誉让”,这是巴山铁路人多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工长王庭虎,每年底的评先选优,他都想方设法把荣誉往外推,用他的话说:“每个人干得都很好,我只是其中一员而已”。其实,巴山的所有职工都是这样,评先时,总是争着讲自己的不足,而工作中,总是抢最重最苦的活干。
  在巴山铁路人心中,巴山精神无比神圣,就像是我们的生命和尊严,容不得任何人诋毁。”记得有一年冬天下雪,我从工区去车间,因为积雪路滑,自己没留意摔了一跤,我气冲冲地走到书记办公室说到:“路上有积雪,为啥不组织人扫一下,还让我摔了一跤。”说完甩门便走。回到宿舍,换了衣服,我才想起来,今天车间所有干部都到松树坡施工去了,只有书记一个人在值班。我赶紧拿起扫把,朝路上走去,远远就看见,书记一个人在扫雪。我意识到自己刚才态度不好,紧走几步,刚想向书记道歉,可他笑着说:“今早忙忘了,多亏你提醒,是我工作不细,向你道歉。”
  巴山铁路人就是这样,干部心里始终装着职工。去年8月,车间工会魏主席在与麻柳工区职工谈心时了解到,李文勇需要每天去镇上打针控制病情,从工区到麻柳镇,得走50分钟,很不方便。当天,魏主席就向段上打了一份调动报告。没几天,当魏主席亲手把一纸调令交给李文勇,就调到了毛坝关,到镇上看病来回只需要花10分钟。
  巴山铁路人有乐也有苦。这些年,我最大的苦,是对女儿的亏欠。由于长年呆在巴山,十多年来,女儿一直由老公带着,现在在镇巴县上初二。平时,爱人除了干好工作,是既当爹,又当妈,就连女儿从小到大的衣服也大都是爱人给买的。我每月休一次假,除去路上的时间,在家只能呆上五六天。在家的时候,我尽可能多干一点家务,多陪陪爱人和孩子,多给他们做点好吃的,以弥补自己的亏欠和愧疚。每次女儿知道我要回巴山的时候,就把我堵在门口,哭着跟我说:“妈妈你别走,妈妈你别走行吗?我会乖乖的,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你在家多陪陪我,哪怕就多一会儿也行啊!”每当这时,我只能忍着泪水对女儿说:“乖,听话,在家听爸爸的话,好好学习,让妈妈放心去上班!”说完,我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门。这一刻,我不敢回头,我怕看见女儿那挂满泪水的脸,更怕自己因此而迈不开步子。女儿今年14岁,一天天长大的女儿更需要母亲的呵护,而我却不能给她更多的爱,有的只是深深的思念与牵挂。这些年,巴山通了互联网。想女儿的时候,就和她视频聊会天,看着活泼可爱的女儿,我心里总是酸酸的。
  但我坚信,无论我的女儿走到哪里,巴山铁路人执着、坚定、质朴、乐观的精神将会永远陪伴她、激励她,成为她终身受用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