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商县吃食——十三花
文章字数:1865
“十三花”是许久以来丹江河岸沿,东到棣花,西到秦岭,南北延展到洛南、山阳毗邻地方人们婚宴喜丧,架梁垒桩基等理由而待客的菜品,不能冠以佳肴,而却十分“老百姓”的盛宴。经历史打磨,岁月历练,就成了一种品牌。
“十三花”是在筵席上不包括下酒的凉菜和扫席汤。以黑龙口一带为例,上菜的先后是有规矩和程序的。凡“十三花”开席半个小时左右,东家会放一串挂鞭,这是一种对客人的提示,说明马上就要开吃了。第一道是“顶头盘子”,即用酱制或现卤的猪心、肝、耳朵几样切片调好,摆出整齐的样儿,盖上香菜、菠菜、几根红萝卜丝,食欲满满,随之而来的红条子肉,也叫“红肉开席”寓意为红红火火之意……
按习俗,不论东家备酒或不备酒,大厨都会一道热菜一道凉菜的往上端,“热凉交替,四季分明”。热天,这种规矩倒实用,烫嘴的肉刚吃过,就有一道爽滑的凉粉上来了。到冬天滴水成冰、天寒地冻,也是如此。
我吃了无数次的席,荤素都有,唯黑龙口的“十三花”是最爱。黑龙口一带的“十三花”注重汤的味道,凡汤必醋。醋是调味品中唯一的“酸”性材料。古代人“嚼蚁而酸”。现代人生活中的“酸”类繁多,黑龙口人做菜就选用传统的柿子醋。诸如“条子肉”从蒸锅端出,翻碗,浇汤,也叫“勾汁”,这汁或汤就少不了醋,肉肥而不腻。也有“红烧肘”带汤的做法,其汤亦如此,回味无穷。“酸辣肚丝汤”是传统“十三花”中的重要菜品,以酸见长,其次才是辣。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一代在外闯世界、学手艺,或是在外吃的,见的多了。回到秦岭脚下,抄勺炒菜,把先进、科学适口的厨艺带了回来,但万变不离其宗,醋仍是提味的特点。我吃过他们做的“烩三样”,“烩”必有汤,有汤必醋,保留了特点,记住了乡愁。
自古出州城往西方,直到巍巍峻秀的秦岭脚下,习惯称之为西乡。“西乡”与长安城较近,在过去马车时代不足三天时间就到了,慢节奏的贫穷生活三天到省城,算是“近便”了。出了秦岭峪,遥望白鹿原,过蓝田不久,多姿的灞柳摇曳,翩翩起舞,迎接“州娃”的到来。长安的文明和时尚随“州娃”传来,过半坡,经始初文明感染,到公王岭歇脚时,早居“蓝田”的先人又少不了几句叮咛。“州娃”们归程的脚步虽然更加轻盈、矫健,而悠儿悠儿的扁担稍头,增加了使命。“十三花”听起来不过如此,但它却是厚重的历史印记,是贫穷中演译而来的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苦难中与苦难抗争一种方式。没有肉,用豆腐代替,没有豆腐用萝卜代替。人穷志不穷,也体现在“十三花”里边。凑数也要做出十三样菜来,也要用大碗盛出来端到桌子上,没有太多的料,多加汤,把汤做好、做用心,也显得主家一片诚意。
“十三花”随时代往前走。而在州城靠南一带,多以油炸类面食为主了,亦称“十三花”,凉菜不计。靠南多漆树,老人们常说的“漆油圪挞”就是用添油炸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有棱角、豆角、月牙,旗花、麻花,多为甜食。这些菜吃过,少不了嘴唇嘴角有冷渍的添油。继而满满一钵酸菜凉粉汤随之上来,漂着淡淡的油花、葱沫,只抿一小勺,清口鲜美,再咂巴一下嘴,其味无穷。今天日子过好了,大凡待客做宴,鸡、鸭、鱼、海鲜,早就超过了十三样。但“十三花”的称谓亘古不变。“十三花”是一种文化、文明,是一种传承,是“民以食为天”的证明。更是一种乡情,是对曾经文明的眷恋。
商州的“十三花”是丹江河千百年孕育滋养的饮食文化,其渊源深厚,就有了生命的顽强,对承载商州昨天,开启商州未来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诚然,“十三花”不能与“满汉全席”相比,但其中的文明、讲究和“百姓”草根中的高贵、尊贵是一致的。“十三花”要上桌,其座次比较严格。大多是左为上,对门为上,或有中心标志的方位为上。待大客,以老外家和老者桌席是上席,上席宾客不动筷子,就不能开席。但凡“十三花”上席必须有礼有节,菜不上完,一般上席宾客不带头离座位。如果东家准备的少,坐的客人多,上席宾客主动离席,这时,其他席上的客人也就明白该起席了,给东家免去难堪和尴尬。
凡“十三花”待客,必有东家致谢宾客乡邻的一个礼节过程,称之为“酒话”“生手”,大致可理解为答谢词,多是比较“专业”的老者、司仪在桌间说。这既活跃了气氛,又表达了东家的礼节礼义,最后少不了客气话“……主家待客,害的乡邻花钱跑路,一盘凉菜还没吃够,起了席,近处的不送,远处的不留,时间还早,路上慢走……”诙谐幽默,又有礼节,“十三花”在一片喜庆气氛中结束。
年复一年,“十三花”从贫穷的昨天走来,跨进富裕小康的今天,不断融入了时代元素,传承着一方文明,继续着百姓的幸福生活,朝着明天,朝着未来,无穷期的走进历史更深的地方。
“十三花”是在筵席上不包括下酒的凉菜和扫席汤。以黑龙口一带为例,上菜的先后是有规矩和程序的。凡“十三花”开席半个小时左右,东家会放一串挂鞭,这是一种对客人的提示,说明马上就要开吃了。第一道是“顶头盘子”,即用酱制或现卤的猪心、肝、耳朵几样切片调好,摆出整齐的样儿,盖上香菜、菠菜、几根红萝卜丝,食欲满满,随之而来的红条子肉,也叫“红肉开席”寓意为红红火火之意……
按习俗,不论东家备酒或不备酒,大厨都会一道热菜一道凉菜的往上端,“热凉交替,四季分明”。热天,这种规矩倒实用,烫嘴的肉刚吃过,就有一道爽滑的凉粉上来了。到冬天滴水成冰、天寒地冻,也是如此。
我吃了无数次的席,荤素都有,唯黑龙口的“十三花”是最爱。黑龙口一带的“十三花”注重汤的味道,凡汤必醋。醋是调味品中唯一的“酸”性材料。古代人“嚼蚁而酸”。现代人生活中的“酸”类繁多,黑龙口人做菜就选用传统的柿子醋。诸如“条子肉”从蒸锅端出,翻碗,浇汤,也叫“勾汁”,这汁或汤就少不了醋,肉肥而不腻。也有“红烧肘”带汤的做法,其汤亦如此,回味无穷。“酸辣肚丝汤”是传统“十三花”中的重要菜品,以酸见长,其次才是辣。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一代在外闯世界、学手艺,或是在外吃的,见的多了。回到秦岭脚下,抄勺炒菜,把先进、科学适口的厨艺带了回来,但万变不离其宗,醋仍是提味的特点。我吃过他们做的“烩三样”,“烩”必有汤,有汤必醋,保留了特点,记住了乡愁。
自古出州城往西方,直到巍巍峻秀的秦岭脚下,习惯称之为西乡。“西乡”与长安城较近,在过去马车时代不足三天时间就到了,慢节奏的贫穷生活三天到省城,算是“近便”了。出了秦岭峪,遥望白鹿原,过蓝田不久,多姿的灞柳摇曳,翩翩起舞,迎接“州娃”的到来。长安的文明和时尚随“州娃”传来,过半坡,经始初文明感染,到公王岭歇脚时,早居“蓝田”的先人又少不了几句叮咛。“州娃”们归程的脚步虽然更加轻盈、矫健,而悠儿悠儿的扁担稍头,增加了使命。“十三花”听起来不过如此,但它却是厚重的历史印记,是贫穷中演译而来的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苦难中与苦难抗争一种方式。没有肉,用豆腐代替,没有豆腐用萝卜代替。人穷志不穷,也体现在“十三花”里边。凑数也要做出十三样菜来,也要用大碗盛出来端到桌子上,没有太多的料,多加汤,把汤做好、做用心,也显得主家一片诚意。
“十三花”随时代往前走。而在州城靠南一带,多以油炸类面食为主了,亦称“十三花”,凉菜不计。靠南多漆树,老人们常说的“漆油圪挞”就是用添油炸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有棱角、豆角、月牙,旗花、麻花,多为甜食。这些菜吃过,少不了嘴唇嘴角有冷渍的添油。继而满满一钵酸菜凉粉汤随之上来,漂着淡淡的油花、葱沫,只抿一小勺,清口鲜美,再咂巴一下嘴,其味无穷。今天日子过好了,大凡待客做宴,鸡、鸭、鱼、海鲜,早就超过了十三样。但“十三花”的称谓亘古不变。“十三花”是一种文化、文明,是一种传承,是“民以食为天”的证明。更是一种乡情,是对曾经文明的眷恋。
商州的“十三花”是丹江河千百年孕育滋养的饮食文化,其渊源深厚,就有了生命的顽强,对承载商州昨天,开启商州未来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诚然,“十三花”不能与“满汉全席”相比,但其中的文明、讲究和“百姓”草根中的高贵、尊贵是一致的。“十三花”要上桌,其座次比较严格。大多是左为上,对门为上,或有中心标志的方位为上。待大客,以老外家和老者桌席是上席,上席宾客不动筷子,就不能开席。但凡“十三花”上席必须有礼有节,菜不上完,一般上席宾客不带头离座位。如果东家准备的少,坐的客人多,上席宾客主动离席,这时,其他席上的客人也就明白该起席了,给东家免去难堪和尴尬。
凡“十三花”待客,必有东家致谢宾客乡邻的一个礼节过程,称之为“酒话”“生手”,大致可理解为答谢词,多是比较“专业”的老者、司仪在桌间说。这既活跃了气氛,又表达了东家的礼节礼义,最后少不了客气话“……主家待客,害的乡邻花钱跑路,一盘凉菜还没吃够,起了席,近处的不送,远处的不留,时间还早,路上慢走……”诙谐幽默,又有礼节,“十三花”在一片喜庆气氛中结束。
年复一年,“十三花”从贫穷的昨天走来,跨进富裕小康的今天,不断融入了时代元素,传承着一方文明,继续着百姓的幸福生活,朝着明天,朝着未来,无穷期的走进历史更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