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父亲
文章字数:2014
叔,此时此刻,女儿我多想给您泡杯热热的香茶、给您端盘甜甜的粽子、给您买身舒适的衣服、给您一沓新新的零花钱、向您诉说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切……然而,这个简单的小小的心愿,也成了我难以弥补地缺憾,因为,叔父离开我们已整整12年了。
叔,您知道吗?我最内疚的是对您没有尽到女儿的孝心,最后悔的是担心您的身体而没接您到我新的工作单位看一看,最遗憾的是在您临走的时候,眼巴巴地盼着几个儿女都在身边,然而,我们都迟了一步,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
叔,我几次梦见您的时候,您都被病魔折磨得痛苦地一声接一声地呻吟着,梦醒时仍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牵挂万分。
叔,我曾听妈妈说,在1961年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您以上门女婿和继父的身份,接管了一个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结构复杂的大家庭,当时上有年迈体弱的外公和伯父,下有几个年幼且不够懂事儿的孩子,那时我还不到半岁,家里住的是破旧不堪、漆黑漏雨的房子,吃的是照得见人影的稀糊汤和红薯叶,因家里人多劳力少,是有名的“缺粮户”,那时修路、造田、摊工、积分、分粮的权力都掌控在集体的那些“头目”手里,您作为农村一个弱势家庭和外来人的特殊身份在此“立足”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遭受的委屈歧视和饱尝的酸甜苦辣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在我的记忆里,叔父是最能吃苦的人。修大寨田那阵,天没亮上工的、抬八牛子大石头的、加班熬晌的都有叔父的身影;给公社做瓦、烧窑、修公路从没少过您;方圆几十里的乡党盖房子,都是叔父用几十公斤墙杵一板一板、一圈一圈的打出来,一户一户地建起来的;为了养家糊口,叔父经常从水沟到湘河往返一百多里挑100多斤的百货,来回一趟挣三四块钱的运费,每次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余家山之后,擦汗用的毛巾能拧出汗水来,衣服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背上的衣服被汗渍印成了深浅不匀的硬硬的“地图”,肩膀也磨得又红又肿。为了一家老小,叔父经常到河南荆子关买些发霉便宜的红薯干和包谷维持生计,不小心还会遭到上纲上线的批评和检查,其中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
在我的脑海里,叔父对子女教育是严厉的、积极健康的。在我和弟妹年纪都很小的时候,叔父就经常对我们说:“在任何时候,做人都要赤良忠心、诚实厚道,不怕吃亏,不能奸诈,不能不仁不义”,“人,不怕贫穷,就怕没志气、就怕懒惰、就怕不上进”,“人,不怕本事小,就怕心不齐,一人一条心百事办不成,十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叔父这些简单朴素的道理,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受到的最好的励志教育,也成了我们受益终生的财富。
叔父对儿女的疼爱,更让人为之动容。记得1983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两轮考试选拔,我再次挤过了那座“独木桥”,考上了轮换干部,有了到乡镇工作的机会,经过2个月的岗前培训后分配到梁家坟乡,要求8月10号报到上班,我收拾了铺盖卷、换洗衣服、工具书和日用品,叔父亲自送我到单位,那天从水沟——北坪——太白——耀岭河——许家沟直到梁家坟,翻山越岭13个小时徒步了110多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叔父没有让我减轻一样东西,没有让我挑一分钟行李,到了之后才发现叔父的肩膀磨破了,红红的血渗透了衬衣,火辣辣的疼痛难忍;还记得1987年正月的一天,那是我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临走的那天中午是在大伯家吃的饭,下午5点左右是我该回新家的时候了,大伯、叔父、先才哥同时出门送我,细心的叔父发现我不想走,就叮咛安慰到:“不早了,走吧,想回来随时回来,想说啥就回来说吧,有事需帮忙的也直说,家里人多,总比你一人扛着强”。话音未落,三个大男人的泪水几乎同时滑落,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我转过身子,推着那笨重的自行车吃力向前走,我被眼前的一幕感动着,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疼爱、理解、支持和亲情。
叔父的坚强和包容是超乎寻常的。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地支撑、经营着8口之家,从不抱怨;对外公、三伯关怀备至,养老送终,没有半点怨言;对儿女关爱有加送学供书,帮其成家立业,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叔父和妈妈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恩爱和睦、乐观自信地共同生活了12年,是无情的病魔夺走了妈妈宝贵的生命,夺走了这个大家庭幸福的生活;2003年更是叔父最黑暗的日子,本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但命运再次挑战了叔父的生命极限,被查出食道癌晚期,半年多叔父一直在吃药、打针、摧残、饥饿、疼痛、挣扎中一分一秒的熬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说:“三女儿在上海出差,小儿子在西安比武比赛,小女儿正在监考,不打电话打扰他们了,即使现在往回赶,来不及了跟不上了”,就这样叔父在期盼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叔,您知道吗,您的坚强、理解、体谅、包容是儿女的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是儿女们最大的愧疚和遗憾呀。
叔,“父亲节”来了,女儿借助这个节日,来感恩、叩谢、祭拜您这位可亲可敬、劳苦功高、养育我们成长的好叔父,虔诚地为您祈祷为您祝福。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好好地做人做事,不给您老人家丢脸。敬请您保佑所有的家庭和父亲: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叔,您知道吗?我最内疚的是对您没有尽到女儿的孝心,最后悔的是担心您的身体而没接您到我新的工作单位看一看,最遗憾的是在您临走的时候,眼巴巴地盼着几个儿女都在身边,然而,我们都迟了一步,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
叔,我几次梦见您的时候,您都被病魔折磨得痛苦地一声接一声地呻吟着,梦醒时仍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牵挂万分。
叔,我曾听妈妈说,在1961年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您以上门女婿和继父的身份,接管了一个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结构复杂的大家庭,当时上有年迈体弱的外公和伯父,下有几个年幼且不够懂事儿的孩子,那时我还不到半岁,家里住的是破旧不堪、漆黑漏雨的房子,吃的是照得见人影的稀糊汤和红薯叶,因家里人多劳力少,是有名的“缺粮户”,那时修路、造田、摊工、积分、分粮的权力都掌控在集体的那些“头目”手里,您作为农村一个弱势家庭和外来人的特殊身份在此“立足”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遭受的委屈歧视和饱尝的酸甜苦辣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在我的记忆里,叔父是最能吃苦的人。修大寨田那阵,天没亮上工的、抬八牛子大石头的、加班熬晌的都有叔父的身影;给公社做瓦、烧窑、修公路从没少过您;方圆几十里的乡党盖房子,都是叔父用几十公斤墙杵一板一板、一圈一圈的打出来,一户一户地建起来的;为了养家糊口,叔父经常从水沟到湘河往返一百多里挑100多斤的百货,来回一趟挣三四块钱的运费,每次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余家山之后,擦汗用的毛巾能拧出汗水来,衣服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背上的衣服被汗渍印成了深浅不匀的硬硬的“地图”,肩膀也磨得又红又肿。为了一家老小,叔父经常到河南荆子关买些发霉便宜的红薯干和包谷维持生计,不小心还会遭到上纲上线的批评和检查,其中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
在我的脑海里,叔父对子女教育是严厉的、积极健康的。在我和弟妹年纪都很小的时候,叔父就经常对我们说:“在任何时候,做人都要赤良忠心、诚实厚道,不怕吃亏,不能奸诈,不能不仁不义”,“人,不怕贫穷,就怕没志气、就怕懒惰、就怕不上进”,“人,不怕本事小,就怕心不齐,一人一条心百事办不成,十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叔父这些简单朴素的道理,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受到的最好的励志教育,也成了我们受益终生的财富。
叔父对儿女的疼爱,更让人为之动容。记得1983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两轮考试选拔,我再次挤过了那座“独木桥”,考上了轮换干部,有了到乡镇工作的机会,经过2个月的岗前培训后分配到梁家坟乡,要求8月10号报到上班,我收拾了铺盖卷、换洗衣服、工具书和日用品,叔父亲自送我到单位,那天从水沟——北坪——太白——耀岭河——许家沟直到梁家坟,翻山越岭13个小时徒步了110多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叔父没有让我减轻一样东西,没有让我挑一分钟行李,到了之后才发现叔父的肩膀磨破了,红红的血渗透了衬衣,火辣辣的疼痛难忍;还记得1987年正月的一天,那是我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临走的那天中午是在大伯家吃的饭,下午5点左右是我该回新家的时候了,大伯、叔父、先才哥同时出门送我,细心的叔父发现我不想走,就叮咛安慰到:“不早了,走吧,想回来随时回来,想说啥就回来说吧,有事需帮忙的也直说,家里人多,总比你一人扛着强”。话音未落,三个大男人的泪水几乎同时滑落,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我转过身子,推着那笨重的自行车吃力向前走,我被眼前的一幕感动着,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疼爱、理解、支持和亲情。
叔父的坚强和包容是超乎寻常的。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地支撑、经营着8口之家,从不抱怨;对外公、三伯关怀备至,养老送终,没有半点怨言;对儿女关爱有加送学供书,帮其成家立业,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叔父和妈妈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恩爱和睦、乐观自信地共同生活了12年,是无情的病魔夺走了妈妈宝贵的生命,夺走了这个大家庭幸福的生活;2003年更是叔父最黑暗的日子,本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但命运再次挑战了叔父的生命极限,被查出食道癌晚期,半年多叔父一直在吃药、打针、摧残、饥饿、疼痛、挣扎中一分一秒的熬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说:“三女儿在上海出差,小儿子在西安比武比赛,小女儿正在监考,不打电话打扰他们了,即使现在往回赶,来不及了跟不上了”,就这样叔父在期盼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叔,您知道吗,您的坚强、理解、体谅、包容是儿女的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是儿女们最大的愧疚和遗憾呀。
叔,“父亲节”来了,女儿借助这个节日,来感恩、叩谢、祭拜您这位可亲可敬、劳苦功高、养育我们成长的好叔父,虔诚地为您祈祷为您祝福。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好好地做人做事,不给您老人家丢脸。敬请您保佑所有的家庭和父亲:健康、长寿、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