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骤雨初霁,风起云涌。在商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贫困群众汪贤涛的老伴给我们讲述她家的脱贫故事:经营1亩多茶园,当年收入2000多元;帮着别人采茶,每公斤工费30元;右手残疾的儿子在河南西峡做清洁员,每月收入2000多元。辛秀奇老人养了4头牛,每年替人代耕300多亩地,仅此一项增收3000多元。今年他还出售了两头小牛,收入2000元。辛秀奇本是社会兜底脱贫对象,加上其他社会扶持,老两口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
商南县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汪裕仓,10年前是任家沟村的党支部书记,通过团结一班人不懈努力,把任家沟变成了全市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谈起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汪裕仓的感悟十分深刻:“通过实施产业扶贫脱贫,资源变成了资本、投资变成了股金、农民变成了股民,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投资资本化、企业市场化,能够实现政府、企业和贫困群众一举多赢。城关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建设商业核心区、工业集中区、三产辐射区、精品农业区,发展产业实体经济,可以直接带动1393户4614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华瑞建材公司以生产建筑石材为主打产品,现有员工57人,其中18人是当地贫困群众。企业建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室,墙上的贫困户帮扶一览表赫然在目:企业老总王家有负责包扶刘成旺、刘承录两户贫困群众,承诺他们每年务工收入不少于2万元。章海涛、曹有良等公司领导层也分别联系几名贫困群众,帮助解决就业、学费、培训等问题。据介绍,县域工业集中区现有5家规模企业和49家小微企业,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可帮助城关356户1246人实现就业脱贫。
商南县城现有3家大型超市、7家星级酒店、4个大型市场、5家建筑公司、3800多家零售门店、500多家餐饮小店,可带动1.8万人就业,帮助城关328户1002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办事处通过提供创业基金、培训技能等劳动办法,激励倡导投资创业。企业主动担当社会扶贫责任,在同等岗位优先聘用贫困家庭劳动力。
十里铺村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规划建设永昶茶产业合作社示范园,目前已建成一期2000亩茶园,年产高山茶叶20吨,产值380万元,广大贫困群众从无序生产走向抱团发展。石垭子村干部群众集资150万元成立金丝薯芋专业开发合作社,年加工鲜薯2500吨,销售收入150万元。合作社目前发展社员325户,其中贫困户53户205人,为贫困户提供28个就业岗位,吸收85名贫困群众参与建设红薯基地,增加劳务收入50万元。同时,按照保护价收购农户红薯,保护群众原始产品利益。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城关街道办事处1.4万人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可望直接带动262户801人实现脱贫。
在歪歪农庄的绿化地带,金福湾社区居民、赵川镇太阳坡村搬迁户黄朝林等人正在除草,他们每天可领到70元报酬。歪歪农庄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仅土地租金就达50多万元。农庄将投产的60多亩瓜果园按每亩每年400元承租给贫困群众经营,贫困户通过管护、务工获得收益。同时,农庄通过贫困户认领菜畦、发放果树等方式,带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解决了金福湾社区移民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农庄老总黄道成等经营管理层还与任家沟村余春娥、施建等贫困群众结对帮扶,确保他们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观光采摘、农家乐,城关街道增加2000多个就业岗位,可望扶持447户1565人如期脱贫。
在任家沟村脱贫攻坚作战室,村域地图上明确标注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脱贫增收产业分布情况,每个贫困户和帮扶干部要能直接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坐标,以及帮扶项目、规划,脱贫思路、任务。脱贫帮扶爱心募捐光荣榜上,详细记载着12个社会团体和40名个人爱心奉献,少到50元,多至1万元,万千涓滴共同汇集成社会扶贫的时代洪流,促进脱贫攻坚行动真正取得预期效果。
城关街道办事处主任党广晋表示:“产业实体经济是最为稳定可靠的脱贫道路,县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三产服务、城郊旅游发挥了重要攻坚阵地作用,各级党政和包扶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使城关街道四种产业扶贫模式效果更为彰显。更为重要的是,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融入产业,增强了信心、学会了技能。同时,街道办事处还将436户1006名自身缺乏就业发展能力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确保他们也能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