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干实事
文章字数:1726
在柞水县瓦房口镇,一提起扶贫产业,“柞水县兴洲土鸡散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显得格外抢眼!这是因为在马家台村党员村主任张兴洲的带领下,该合作社已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更重要的是他引领贫困户摸索出了一条创业、致富的好路子,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解决了横在大家面前无法逾越的思想忧虑和障碍。提起他,村民无不竖大拇指,说他是:“敢闯敢拼的好带头人!”
猪苓合作社带来致富希望
作为村主任,张兴洲一直多方思考全村如何脱贫的问题。他坚信,只要看准市场干实事,利用国家产业的扶持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不仅可以脱贫,还可以解放思想,从小农经济跨向大市场。在山靠山,山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坡坡垴垴、沟沟岔岔都有天然的中药材可供挖掘,家家房前屋后都可以提供养殖所需的场地。如何把小打小闹单打独斗的个体经济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真正发挥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作用?经过苦苦的思索,他决定引进外地成功经验,到相邻村镇多次考察,并到西安等地进行市场调研;结合本地盛产猪苓、天麻、黄姜的现实,做出了内联外引开发中药材种植的决定。将本镇黑沟的药材种植能手张朝安联系到本村组织开发中药材种植。
经过艰难的工作,村民认同了村里的决定,最终,土地流转20余亩土地用于中药材产业之用。2012年村委会以张朝安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组建成立了清岭药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建设和种植药材时,土地使用权人和当地村民纷纷参与劳动,仅此一项,就为每户参与者增加收入4000多元,极大地刺激了村民的种植热情。一些村民利用在合作社学来的种植技术,自发地在自家房前屋后开始了中药材种植。
兴建养鸡场带来实在的收入2014年,张兴洲的眼光瞄向养鸡场。家庭零星养鸡并不难,但要真正让养殖上规模对接大市场,必须从头学起。为了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土鸡饲养技术,他除了购买养鸡专业书籍钻研之外,还拜县畜牧局专业人员为师,到九间房养殖场虚心学习养鸡技术。多次到西安、高陵等地考察研究和学习,于四月份在狮子沟建成了占地6800余平方米、拥有6间厂房5间鸡舍,并且储藏室、饲料室配备齐全。从九间房汤有亮土鸡养殖厂购进第一批5000羽苗鸡后,他就与养鸡场一班人没有离开过鸡舍。苗鸡防疫,他与工人一起上;打扫鸡舍,他与工人一起干;粉碎饲料,他与工人一起做。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关,他从容面对,知难而进,全力以赴。
付出终有回报,2014年饲养的第一批肉鸡成功出栏。算算账,除了苗鸡、防疫、饲料等成本之外,5000羽土鸡和鸡蛋净赚11000元。年底还向参与养殖的贫困户发放了红利。村民收获的不仅仅是钞票,还收获了养鸡的技术与创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致富的信心!实现全村脱贫是他最大的愿望一部分人摆脱贫困,并不意味着全村贫困户都脱贫。面对新的脱贫任务,他带领一班人开始谋划更大的创业项目,向全村脱贫的目标冲刺。他和养殖场法人代表黄传林把赚得的“第一桶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养鸡事业。
他把兴洲土鸡散养养殖场规模扩大到3.2万平方米,年养殖土鸡近2万羽。在镇村领导的支持帮助下,率先组建了“柞水县瓦房口镇马家台村兴洲土鸡养殖产业协会”,吸纳全村50个养鸡户为会员,免费为社员提供土鸡养殖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在土鸡养殖产业协会里,这些养鸡户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和市场共享,解除了养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达到了互利多赢的最佳效果,众多贫困户通过养鸡走上脱贫致富路。
老马奋蹄不停步
张兴洲年过花甲,作为一名老党员,在扶贫路上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今年5月他又与本村贫困户王治良等人兴办起了“马家台村肉牛养殖协会”。吸收贫困户60户210人参加该协会,发展肉牛养殖脱贫致富。目前,以村委会名义与陕西商洛盘龙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中药材种植项目正在实施。
通过中药材种植、土鸡散养、肉牛养殖,他们成功的开拓了农村经济市场、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解放了村民传统的种植模式,截至目前,已经安排贫困户110户330人就近就业,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900元。有10余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并于2016年实现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在“两学一做”中,他不仅在学,更是用行动一步步地在做。用他的话说,就是:“不是哪个人有多大本事,关键是要用真心干实在的事;学好是为了做得更好,我是一名党员就要学会为贫困户做能挣钱的实事!”。
猪苓合作社带来致富希望
作为村主任,张兴洲一直多方思考全村如何脱贫的问题。他坚信,只要看准市场干实事,利用国家产业的扶持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不仅可以脱贫,还可以解放思想,从小农经济跨向大市场。在山靠山,山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坡坡垴垴、沟沟岔岔都有天然的中药材可供挖掘,家家房前屋后都可以提供养殖所需的场地。如何把小打小闹单打独斗的个体经济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真正发挥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作用?经过苦苦的思索,他决定引进外地成功经验,到相邻村镇多次考察,并到西安等地进行市场调研;结合本地盛产猪苓、天麻、黄姜的现实,做出了内联外引开发中药材种植的决定。将本镇黑沟的药材种植能手张朝安联系到本村组织开发中药材种植。
经过艰难的工作,村民认同了村里的决定,最终,土地流转20余亩土地用于中药材产业之用。2012年村委会以张朝安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组建成立了清岭药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建设和种植药材时,土地使用权人和当地村民纷纷参与劳动,仅此一项,就为每户参与者增加收入4000多元,极大地刺激了村民的种植热情。一些村民利用在合作社学来的种植技术,自发地在自家房前屋后开始了中药材种植。
兴建养鸡场带来实在的收入2014年,张兴洲的眼光瞄向养鸡场。家庭零星养鸡并不难,但要真正让养殖上规模对接大市场,必须从头学起。为了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土鸡饲养技术,他除了购买养鸡专业书籍钻研之外,还拜县畜牧局专业人员为师,到九间房养殖场虚心学习养鸡技术。多次到西安、高陵等地考察研究和学习,于四月份在狮子沟建成了占地6800余平方米、拥有6间厂房5间鸡舍,并且储藏室、饲料室配备齐全。从九间房汤有亮土鸡养殖厂购进第一批5000羽苗鸡后,他就与养鸡场一班人没有离开过鸡舍。苗鸡防疫,他与工人一起上;打扫鸡舍,他与工人一起干;粉碎饲料,他与工人一起做。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关,他从容面对,知难而进,全力以赴。
付出终有回报,2014年饲养的第一批肉鸡成功出栏。算算账,除了苗鸡、防疫、饲料等成本之外,5000羽土鸡和鸡蛋净赚11000元。年底还向参与养殖的贫困户发放了红利。村民收获的不仅仅是钞票,还收获了养鸡的技术与创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致富的信心!实现全村脱贫是他最大的愿望一部分人摆脱贫困,并不意味着全村贫困户都脱贫。面对新的脱贫任务,他带领一班人开始谋划更大的创业项目,向全村脱贫的目标冲刺。他和养殖场法人代表黄传林把赚得的“第一桶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养鸡事业。
他把兴洲土鸡散养养殖场规模扩大到3.2万平方米,年养殖土鸡近2万羽。在镇村领导的支持帮助下,率先组建了“柞水县瓦房口镇马家台村兴洲土鸡养殖产业协会”,吸纳全村50个养鸡户为会员,免费为社员提供土鸡养殖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在土鸡养殖产业协会里,这些养鸡户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和市场共享,解除了养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达到了互利多赢的最佳效果,众多贫困户通过养鸡走上脱贫致富路。
老马奋蹄不停步
张兴洲年过花甲,作为一名老党员,在扶贫路上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今年5月他又与本村贫困户王治良等人兴办起了“马家台村肉牛养殖协会”。吸收贫困户60户210人参加该协会,发展肉牛养殖脱贫致富。目前,以村委会名义与陕西商洛盘龙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中药材种植项目正在实施。
通过中药材种植、土鸡散养、肉牛养殖,他们成功的开拓了农村经济市场、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解放了村民传统的种植模式,截至目前,已经安排贫困户110户330人就近就业,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900元。有10余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并于2016年实现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在“两学一做”中,他不仅在学,更是用行动一步步地在做。用他的话说,就是:“不是哪个人有多大本事,关键是要用真心干实在的事;学好是为了做得更好,我是一名党员就要学会为贫困户做能挣钱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