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关”变迁与楚“长城”防线(四)
文章字数:3499
(接上期)
五、秦汉“武关”位移,但也绝不是“关中”的四塞之一
(一)汉代的商南“武关”
战国时,秦在商於地南缘的“丹江川道”上设立武关,作为进攻的前哨据点、退守的锁钥。据《史记·秦本纪》,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封鞅为列侯,号商君”。只有《商君列传》才明确说:“秦封之于於、商十五邑。”而商鞅在封地的作为,史书并没有记载,我在《楚世家》中只找到“秦封卫鞅于商,南侵楚”的一句话。如果联系苏秦对楚威王说秦军“出武关”“下黔中”的话,就可断言:秦武关为商鞅所建,时间约在公元前340年~前338年,地在当今陕西商南县湘河镇一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武关的守护作用就不是很大了,但这时并没有废除。秦始皇两次南巡(二十八和三十七年)、刘邦入关灭秦、汉初周亚夫平叛都是经过武关的。《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文颖的话:“武关在析(县)西百七十里弘农界。”文颖是东汉末年南阳人,对家乡的掌故是非常熟悉的,其所言的“析西”和“百七十里”同今河南西峡与陕西商南湘河的方向、距离均相吻合。
但是,秦武关到汉代发生了位移。这对唐代注家来说,只知道有变化却弄不清原委,因而往往把方位和里程说得很乱。如在《史记·曹相国世家》和《淮南衡山列传》中引《括地志》说“故武关在商州商洛县东九十里。春秋时少习,商县武关也。”同样是张守节的《正义》,在《史记·苏秦列传》引作“商阪即商山也,在商洛县南一里,亦曰楚山,武关在焉”。商洛县是隋开皇四年(584年)改商县而来,治在今商洛市商州区东南。如果说武关由此东去九十里,显然就落到了蟒岭上去。又一个矛盾的例子是,《史记·高祖本纪·索隐》引《太康地理志》:“武关当冠军县西,峣关在武关西也。”冠军县是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分穰县、宛县而设,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如果说“武关当冠军县西”,正好是秦武关的所在地。但要说“峣关在武关西”,那就不对了。原因是秦峣关在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西北牧护关(又名“牧虎关”“蓝田关”)镇,接近今蓝田县界,武关显然不可能放在秦岭上。
后世文摘记载,说汉代把武关设在商南,这可能由于传抄的原因,因而发生了错位。据《括地志》说,故武关“在商州商洛县东九十里。春秋时少习也。杜预云:少习,商县武关也。”少习有山,有武关,在商县东南九十里,可见“商洛县东”应是“商洛县东南”。《后汉书·郡国志》:“商故属弘农。”注引“杜预曰少习,县东之武关”,说明晋人已经知道“少习”就是“武关”的所在。
“商县武关”一词中的商县,不是隋唐时的商洛县,也绝不是今陕西由商县改成的商洛市商州区,而是在它东南30公里的丹凤县古城村,因为这里有秦商鞅的封邑——“商”故城遗址的发现。由于丹凤县是1949年由商县、山阳、雒南(今洛南)三县析置而成,驻地位于龙驹寨。由此向东南35公里的武关镇的武关河北岸,就有武关遗址。那里北有少习山,南有白岩山、笔架山,关城就坐落在峡谷间武关河畔的一处高地上。
位于丹凤县武关镇的考古发现,为汉武关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册记载武关城遗址:“位于长坪公路之南,东、南、西三面临武关河。关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墙体夯筑,尚存部分东、西墙,残高6.5米,宽2.5米,夯层厚10厘米……城内发现汉代云纹瓦当、文字瓦当、五角形陶水管道、绳纹瓦等。关城内外还多次暴露汉代墓葬、窑址。”特别是,在武关城址发现有“武侯”“千秋万岁”及“武”字瓦当,就很明确地表明丹凤武关古城就是汉代“武关侯”守护武关的驻屯地点。
(二)“关中”释义与峣关的军事地位
丹凤武关,长期来被认为是“关中”的四塞之一。看来,这说法也很难成立。
自战国以来“关中”一词早就流行,《战国策·秦策四》载:黄歇对秦昭王说“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利,韩必为关中之候。”这是“关中”最早的文献记载,时间约当战国晚期。《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集解》引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沿用四关的说法,但作“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唐人所言的关更多,《史记·苏秦列传》中载苏秦对秦惠文王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河,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张守节在《正义》中说成是“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南山及武关、峣关;西有大陇山及陇山关、大震、乌兰等关……”两关之间谓之“关中”的,见有晋潘岳《关中记》,他认为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但也有函谷关和散关之间的说法。对“关中”虽有两关、四关、五关的解释,反映着实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但通常指的还是四关之间的广阔地域,便把秦国笼统地称之为“四塞之国”。从此,“关中”一词流传至今。但随时间的变化,“关中”的所指也不尽相同。
函谷关设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当崤山与潼津之间,深险如函,扼控中原通关中的大道;大散关处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26公里的秦岭岭脊北坡大散岭上,两山夹峙,处秦岭之分水岭上,“陈仓道”(亦称“故道”)从中通过,是扼秦、蜀交通之要隘。在观音堂南2.5公里的南坡平台上,关址犹存;萧关处于泾水上源河谷通往关中腹地的“回中道”上,从六盘山到南段的“陇山”(又名“陇坻”“陇阪”),岭高谷深,向为陕、甘的要冲。其中除陇关(又名“大震关”,位于今陕西陇县西北的陇山老爷岭上)关址较为固定之外,萧关就有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到泾源县瓦亭之间、甘肃环县北二里的长城上两说。至于武关的位置,秦汉并不在一地。
被四面关隘要塞护卫的中间地带,经黄土沉积和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2万平方公里的“渭河盆地”(也称“关中盆地”“关中平原”),就是所谓的“关中”。在进出关中的几条孔道,也都是以四关(或五关)为锁钥的。关中正因为是秦国的本土,是秦人发展的根据地,又是秦王朝的首都所在,所以汉晋以来关外人把关中又称之为“秦中”(《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秦武关地处秦岭之南、丹江中游,固然重要,但不直接扼守关中。即使汉武关迁到了汉江上游的峡口——今丹凤武关镇,但距关中依然偏远。从保卫京师安全而言,武关、萧关只能是远距离上的第一道防线。实际上,沿武关道上溯,遇到的“峣关”,才是关中的南大门。所以,峣关的军事地位之重要性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多次战争都是发生在峣关之外,一旦峣关失守,处于关中心脏地位的京师就岌岌可危。刘邦率军攻破武关之后,直逼关中。“子婴诛灭赵高,遣将将兵距峣关……沛公引兵绕峣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汉书·高祖纪》)。配合攻秦的,还有曹参、周勃等“破武关、峣关,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袭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史记·曹相国世家》《绛侯周勃世家》)汉初,周勃成为“峣关守”(《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王莽末年,邓晔、于匡起兵南阳,攻下析、丹水、武关,自称“辅汉左将军”,只有同李松攻入关中之后,才能降城略地、孤立咸阳。
峣关位于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又名“蓝田关”。过去学者注释峣关时,多指“武关之西”,不确,应为“武关之西北”。前据峣岭,后靠蒉山,地形险要,是秦汉至隋唐时期京师东南防守的第二道门户。因此,要说关中守有四塞的话,商州峣关当是其一,而丹凤武关则不具备此条件。
六、丹凤石墙是汉“武关”的外围防线
张在明先生受邀编辑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对陕西丹凤县四道岭石墙遗址有如下的描述:
位于丹凤与商南交界处的四道岭山脊上,南北走向。现存片石砌筑石墙,残长约200米,宽1.5米。内侧(西侧)残高1.2~1.5米,外侧(东侧)石墙下部堑山,高3~8米。石墙南端有内夯土、外片石包砌的圆台两座。其一底径约30米,残高2米余;其二底径约45米,残高约3米。近旁曾出土秦汉时期的铜镞等。石墙中部的山垭处残留门道遗迹。石墙内侧有小庙1座、明代残碑1通。关于石墙的年代,一说为战国,属秦楚界地武关东侧的外围屏墙;一说建于明、清之际。
当地一些学者都乐于称这段石墙为“秦楚分界墙”。有关部门于1987年7月15日立有“丹凤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标明“秦楚分界墙”,时代属于“战国”。我认为,是大有疑问的:
第一、春秋时期,秦楚以秦岭为南北分界线。战国时期,秦封商鞅于商,已据丹江上游。丹阳大战之后,把两国的边界已向南推进到汉水的中下游,巴山以北基本上为秦所有。那么,这远离楚界又“呈南北走向”的四道岭石墙,怎么能成为“秦楚分界墙”呢?
第二、此石墙“内侧(西侧)残高1.2~1.5米,外侧(东侧)石墙下部堑山,高3~8米”,正是“城堑河滨”形式。地当武关以东2.5公里处,其西侧平缓,东侧峭立,说明它为武关防御而设,应同武关属于一体工程。
正如本文前述,此武关为汉代设立,其东侧的南北石墙只能是“武关”的外围防线。(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