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一年黄菊开
文章字数:1042
吃过早饭,我同镇上几位干部一起下乡去慰问一位九十岁老人并为其送去高龄补贴。
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徐徐的微风带着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我们一路欢歌向前走去。天,蔚蓝蔚蓝的,没有一丝儿云朵。路旁的树木也没有了夏日的翠绿,黄色逐渐变成了它的主色调,树叶在风儿的轻抚下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不变的是那座山,没变的是那条河,变换着的确是山的颜色和河边作物的更迭,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百年老屋。在房檐下,横挂着六七排足有一尺有余、穗大颗圆的玉米棒子,除过堂屋大门外,两边似有竞争之势,互不示弱。门前坐着一位老妪,面带笑容,手中正拣着一株黄豆蔓,她身后还有一座刚刚收获不久的“豆蔓”山。老妪起身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我轻轻拿起“小山”上的豆蔓,只见豆荚繁密,粒粒饱满。经交谈才知,她已是年近八十岁的人了,那红润的面色,丰腴的脸庞,浅浅的皱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了许多。我们聊了一会儿后,又继续向前走去。
山越来越近,山上的颜色也越来越清晰,路边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背的,有架子车拉的,有三轮车装的,都是一拢拢,一捆捆金黄色的豆蔓。蓦地我发现在一株豆蔓的叶子上有一滴硕大的露珠,那露珠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既象人们辛勤劳作的汗珠,又象收获后人们喜笑颜开的泪水,煞是耀眼!
我们找到了那位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她家门前也堆了不少小山似的豆蔓,有黄豆、红小豆、白小豆,老人还高兴地领着我们看她已收拾好的绿豆、玉米、小麦等,袋袋儿圆鼓鼓,柜柜儿满溜溜。再看看屋里的家什,液晶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灶一应俱全,家里的白炽灯也换成了节能灯,自来水也接进了灶房。正说话间,她身上的手机响了,她笑着说可能是孙子从远方打来的电话。接毕,她笑着对我们说她孙子在外地打工,为了方便联系也给她买了一部手机,现在的老年人也赶上时髦了。她说近几年,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做得好,看病能报销,种地有补贴,吃穿不用愁,年年有节余,自己除耳背视力差外,其他方面还不曾有什么大碍,她还得好好劳动,多享几年党的恩泽呢!
我们说明来意,她再三道谢并推让应领的补贴。我们给她学习了相关政策后,她喃喃地说:“领就领吧,随后我把它捐给一些困难家庭吧!”我们都沉默了,无言以对。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几位都很少说话,默默地向前走着。这时,我看见路边一簇一簇的野黄菊在微风中正昂着头,迎着太阳在点头微笑。
我再抬头看看四周的山坡上,只见千万朵野黄菊正在枝头绽放,一片连着一片。
人们常说“黄菊开丰收来”,我正赶上了这个季节,又见到一年黄菊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