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陕西省社科院与西安兰商携手打造“服务质量与小康社会”新引擎
文章字数:2817
    2016年5月25日,国务院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要点》明确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持续简政放权。二是加强监管创新,实施公正监管,推进综合监管,探索审慎监管。三是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双创”服务效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快推动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使政府更高效地为人民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使企业和市场主体更快捷地为客户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遵循“质量发展纲要”中关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的指示精神,省社科院与西安兰商服务质量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就优化现有供给结构,优化政府服务质量,优化公共服务质量,快速提高服务经济主体的服务质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中高速增长、社会中高级发展、服务中高端供给,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进行了充分研讨,并对持续提高我省服务质量整体水平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精神
    服务质量不仅使生产生活生命活动成为可能,而且服务质量的效益也决定了社会的进步。产品和服务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民族形象,关系国家未来。提高产品和产品售后(公众公共)服务质量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效途径,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第三产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中高端的服务质量基础。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建设服务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服务经济理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现代服务营销理论和现代服务质量理论科学体系,对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质量的主流问题及与客户(经济主体)的发展、服务、和谐、共赢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夯实国家服务质量基础,牢固确立国家服务质量发展战略,认真抓好服务质量发展战略宏观整体布局,大力创建服务质量名牌,为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质量管理国际化、专业化、现代化,扎实、有序、循序推进创建服务质量强国贡献力量。
    (二)强化品牌意识,宣传品牌形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每个企业,不管是服务型企业还是生产型企业,要想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就必须在服务质量、服务品牌上下功夫。因为服务质量代表着企业的创新形象、经营理念和品牌效应,而且服务作为市场行为,将使企业进入一个良性的竞争时代,即服务质量竞争时代。服务质量正在成为企业实力的分水岭,事实证明,成功的企业都是重视服务质量的企业。我们可以预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谁重视服务质量,服务品牌,谁就能抢得先机,就有“先发优势”;谁的服务质量好,谁就能拥有更多的客户,也就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企业就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也就能做大做优做强。健全服务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创建品牌培育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制定并实施培育品牌发展的制度措施,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支持企业依托技术标准开拓海外市场,实施品牌经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建立品牌建设国家标准体系和品牌价值评价制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增强品牌价值评价国际话语权。要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及地方名牌产品等工作,夯实服务质量发展基础。
    (三)尽快建立健全完善服务质量法规法律体系及管理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科学质量观是全面的质量观,不仅强调产品质量,还强调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及相关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要充分认识科学服务质量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服务质量主要由消费者、公众来评价,要通过科学的抽样和调查来实现。要建立健全服务质量全程管理体系,完善服务质量宏观监管机制。要继续强化和大力推广,引入更多的“第三方”参与进来,大力提升检测与测评水平、作用与辐射影响力度。
    (四)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步伐
    改革和完善公众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应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期间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部署。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新服务质量已成为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新引擎。
    (五)加大自主创新,分行业分类别完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
    要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服务业服务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质量要全面提升。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重点提升外包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信用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
    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显著改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标准覆盖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形成一批凝聚民族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基本形成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模式,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推进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服务质量科技投入,加强服务质量研究机构和服务质量教育学科建设,形成分层级的服务质量人才培养格局。培育一批服务质量科技领军人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加大服务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质量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优势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建立一批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服务质量创新基地。推动实施重大服务质量改进和技术提升项目,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质量品质新优势。
    (六)积极举办各层各级服务质量科研论坛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应奋起直追,弯道超车,迎头赶上,尽快举办国际国内高水平的服务质量论坛,与北京、上海形成三角鼎立之势。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号召发祥于陕西,传遍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现在为全国服务质量创新发展提升贡献陕西力量也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