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遗忘的地方
文章字数:1801
去年和今年竹林关桃花节期间,我和西安等地的几位退休老干部相约,兴致勃勃地到丹凤县竹林关桃花谷踏青、赏花、旅游。每次去,个个兴高采烈,唯我心情沉重,总是沉默寡言高兴不起来。
我退休前是一位从事地方党史资料征编的专职干部,在丹凤县委党史办一干就是13年。为征集贺龙军长1932年率红三军经过丹凤的史料,我和同事上至中南海,下到丹凤的山山坳坳、沟沟岔岔,经过共同努力,终于查清了红三军在丹凤的活动史实,特别是1932年11月24日在竹林关杨泗庙发生的贺龙和夏曦的一场重大斗争,使杨泗庙成为当年红三军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遗址。
1932年9月,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危害,第四次反“围剿”失败。时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红三军军长贺龙、红三军政委关向应率领红三军约一万五千人,撤离洪湖革命根据地,从大洪山出发,向湘鄂边实行战略转移。历经千难万险,长途跋涉,11月24日转战至竹林关,几位主要领导人夜宿杨泗庙。
转移途中,夏曦在红三军里继续推行王明的“左”倾路线,把贺龙军长排斥在红三军“肃反”委员会之外。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面行军,保卫部一面抓人,许多久经沙场的师团干部被夏曦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杀害。对此,贺龙军长早已怒不可遏。夜宿杨泗庙后,夏曦又突然下了贺龙军长警卫员的枪。贺龙严厉地质问夏曦:“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你的警卫员枪不下呢?”说着,贺龙从腰里拔出一支白朗宁手枪,往桌子上一放,大声怒斥道:“我这里还有一支你要不要?你要也不给,这是我的,我当营长就带着它。”夏曦理屈词穷,无言答对。这时,关向应出来调停,气氛才告缓和。贺老总生前不止一次地回忆到竹林关杨泗庙这场重大斗争,他曾说:“那时,枪都上了顶门火,时刻准备着,一是打自己,一是打人。”
贺龙和夏曦在竹林关杨泗庙这场重大斗争,被著名作家白烨、王蓓写进电影《曙光》里,1979年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上演。杨泗庙载入中国革命史册,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因此,1984年12月的一天,在北京京西宾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宣传部、《贺龙传》编写组负责人刘雁声将军当面给我们指示:“丹凤县竹林关杨泗庙是红三军的重要遗址,像这样完整的遗址,迄今保留下来的很少,所以,要很好地加以保护。”当年,为征集红三军这一重要史料,我记不清去过竹林关杨泗庙多少次,知道它一直是竹林关区委、区政府机关所在地。退休十几年来,我再没去过竹林关,所以,借桃花节之机一到竹林关,我便迫不及待地寻找杨泗庙看看。
去年春上去竹林关镇,发现旅游大开发后,古镇面貌一新,说啥都寻不见我要找的杨泗庙。后巧遇以前和我同在县委工作、家居竹林关的一位退休干部,经他指点,终于看到魂牵梦绕的杨泗庙。眼前的杨泗庙把我一下子惊呆了。它夹在最繁华的竹林关东街鳞次栉比的崭新的楼房中间,只有3间后墙临街,破烂不堪,和周围的楼房相比,一高一矮,一新一旧,一大一小,形成巨大反差。街道两旁各种商业广告牌目不暇接,繁花似锦,使人眼花缭乱;而杨泗庙破破烂烂的,好像它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竹林关镇的市容市貌。回来后心情难以平静,便写了篇文章,借助新闻媒体呼吁应重视杨泗庙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
今年竹林关桃花节,我又专门看了杨泗庙,在杨泗庙临大街的山墙根上总算设立了标志,一块水泥碑上面刻着简介:杨泗庙,供奉传说中能斩除蛟龙、平息水患的“水神”杨泗将军的庙宇。始建于清光绪22年,有正殿、拜殿各3间,厢房12间。由水运发达的船帮集资修建,是船帮祭祀议事的场所。1932年9月贺龙等率领红三军转战竹林关,军部曾驻扎于此。1992年4月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惜,就连这块小小的杨泗庙简介碑,也被街上摆摊设点的盆盆罐罐遮挡得严严实实,几乎啥也看不见。碑文好像是专门介绍杨泗庙的来历,对红三军重要会议遗址的内容,只提了一句,而且时间上还是错误的。会议准确时间是1932年11月24日。1932年9月是红三军撤离洪湖根据地的时间,而不是到竹林关的时间。希望有关方面尽快予以纠正。
以我所见,当地政府应很好地开发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建立“红三军重要会议纪念馆”,恢复杨泗庙正殿、拜殿各3间,厢房12间。在大殿前的大院里塑上贺龙、夏曦、关向应的肖像。殿内展厅里应分别展出贺龙、夏曦、关向应的生平,红三军简介,红三军经丹凤路线图,贺龙等回忆在竹林关杨泗庙与夏曦斗争的文字等,特别是在殿内随时放映《曙光》电影中贺龙斗夏曦那一幕。我认为这一历史人文景点的建设,必将为竹林关的旅游观光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