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大“短板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文章字数:673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王优玲)“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强化地方政府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加大对造成城市内涝、交通拥堵、水体黑臭、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短板型”市政基础设施以及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委在吹风会上说,总体来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旧账未还、又欠新账,一些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距离绿色、低碳和循环理念要求差距很大,由此引发的城市内涝、水体黑臭、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垃圾围城”、地下管线安全事故频发等各类“城市病”呈现出集中爆发、叠加显现的趋势。
规划指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导致“城市病”普遍的根本原因。城市路网密度普遍低于7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达不到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城市排水管网现状水平大大低于新修订的国家设计标准要求;“十三五”时期将有300多座垃圾填埋场面临“封场”,新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
城市人民政府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必要投入。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合力。
规划强调,要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统筹运用税收、费价政策,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
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委在吹风会上说,总体来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旧账未还、又欠新账,一些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距离绿色、低碳和循环理念要求差距很大,由此引发的城市内涝、水体黑臭、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垃圾围城”、地下管线安全事故频发等各类“城市病”呈现出集中爆发、叠加显现的趋势。
规划指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导致“城市病”普遍的根本原因。城市路网密度普遍低于7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达不到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城市排水管网现状水平大大低于新修订的国家设计标准要求;“十三五”时期将有300多座垃圾填埋场面临“封场”,新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
城市人民政府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必要投入。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合力。
规划强调,要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统筹运用税收、费价政策,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
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