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一地生四金
文章字数:1716
陕西日报记者 段彬
5月27日,清晨。家住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白土寨组的任和斌像往常一样,天刚亮就下地除草去了。40多分钟后,他风尘仆仆地回到了自己的家。“现在种庄稼不挣钱,有时候在外面打些临工挣点钱。”任和斌无奈地说,两年前,他打工时小腿不小心被电锯划伤了,就再没出去打工。在他一筹莫展时,包村干部建议他养鸡,发展养殖业。任和斌养了4000只散养鸡,去年11月卖出去了2000多只,挣了1.9万元。最近市场不景气,鸡价下跌了,包扶干部引导他搞起了香菇栽培,发展食用菌产业。
任和斌向记者介绍,他今年44岁,家里4口人,3.7亩地里种了一些包谷和黄姜。他说,年初,反租了诚惠产业园两个食用菌大棚,产业园提供菌袋、菌棒和设备,统一技术,统一服务,自己进行管理。成菇后,产业园按市场平均价4元回收。“一个菌袋可产1.7斤左右的鲜菇,扣除菌种成本,一斤鲜菇可赚2.8元,一个大棚可产7500袋鲜菇,收入两万多元。”任和斌高兴地说,“我这是借袋还菇,租棚还菌。”
板岩食用菌加工产业园是一家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园区推行“公司+园区+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采取“租棚+借种+回收”的运作方式,县农业局投入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金150万元,贫困户可在企业入股分红,领取原料代养等,为产业扶贫注入了活力。板岩镇安门口村白土寨组的曹远和把自己1.2亩地以每亩600元的价钱,租赁给食用菌加工产业园,一年租金收入720元,他自己在产业园除草、施肥、剪枝打临工,一天还能挣100元。
此外,他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入股产业园,签订协议,产业园每年分红4000元,3年不变,个人不用承担任何风险。曹远和算着账说,“作为贫困户还可以优先在产业园区打工挣钱,我在产业园区打工干一天,能挣100多块钱。”目前,产业园区带动周围100多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订单生产,户均增收2至3万元。
随后,记者来到板岩镇陕西佳泰养殖场,办公室里的一份《2016年度股金分红领取表》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养殖场负责人任志前介绍,去年县扶贫局向10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7000元的扶贫贷款资金作为本金入股佳泰养殖场分红,每年平均领取490元的红利,五年后本金返回,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农民变股民,让资金变股金,既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又给贫困户带来一定的收益,可谓一举两得!”任志前说。
走过一道崎岖的山路,翻过一道岭,记者来到安门口村檀树组万祖林家。47岁的万祖林是贫困户,妻子去世,女儿在湖北上大学,一年学费就要2万多元,现在小儿子和他一起相依为命。两年前,在河南打工时,他看见当地散养猪销路不错,于是,回到家乡后用打工挣的钱,又向亲友借了几万元凑在一起,发展散养猪。刚开始,买了10头猪,年底,7头母猪下了48头猪仔,因没有经验,没有管好,其中的10头猪仔冻死了,他吸取教训,加强与大户、大场的联系,学习饲养技术和防疫等实用知识,10个月后,剩余的38头猪仔,长到190多斤,他留下7头种猪,其余的都卖掉了,挣了好几万块钱。他说:“再过几天,这7头种猪又要下猪仔了,估计能下60多个猪仔,我已经把猪圈扩建好了,准备再建一个猪场,把散养猪发展到100头。”万祖林告诉记者,“现实告诉我,小打小闹不行,必须依托龙头企业‘这棵大树’,形成规模抱团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安门口村向西不远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葡萄园,举目远望,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这是包村干部给我们村争取来的28万元资金,建起的50亩‘户太八号’优质葡萄园,并请来西农大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了周围16户贫困户发展葡萄产业,户均增收1800元。”村支部书记李振和介绍说,我们坚持做大做强产业,采取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种养大户,把更多的贫困户吸纳到产业链上来,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提供保障。目前,村上探索实施“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产业模式,形成养殖、种植、加工循环生态产业链,带动了125户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板岩镇党委书记樊擎天告诉记者,因地制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新“一地生四金”发展模式,以“租棚还菌”“借袋还菇”“劳务就业”“产业资金扶持”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做到土地流转挣租金、基地就业挣薪金、反租倒包挣售金、资金入股挣股金的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5月27日,清晨。家住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白土寨组的任和斌像往常一样,天刚亮就下地除草去了。40多分钟后,他风尘仆仆地回到了自己的家。“现在种庄稼不挣钱,有时候在外面打些临工挣点钱。”任和斌无奈地说,两年前,他打工时小腿不小心被电锯划伤了,就再没出去打工。在他一筹莫展时,包村干部建议他养鸡,发展养殖业。任和斌养了4000只散养鸡,去年11月卖出去了2000多只,挣了1.9万元。最近市场不景气,鸡价下跌了,包扶干部引导他搞起了香菇栽培,发展食用菌产业。
任和斌向记者介绍,他今年44岁,家里4口人,3.7亩地里种了一些包谷和黄姜。他说,年初,反租了诚惠产业园两个食用菌大棚,产业园提供菌袋、菌棒和设备,统一技术,统一服务,自己进行管理。成菇后,产业园按市场平均价4元回收。“一个菌袋可产1.7斤左右的鲜菇,扣除菌种成本,一斤鲜菇可赚2.8元,一个大棚可产7500袋鲜菇,收入两万多元。”任和斌高兴地说,“我这是借袋还菇,租棚还菌。”
板岩食用菌加工产业园是一家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园区推行“公司+园区+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采取“租棚+借种+回收”的运作方式,县农业局投入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金150万元,贫困户可在企业入股分红,领取原料代养等,为产业扶贫注入了活力。板岩镇安门口村白土寨组的曹远和把自己1.2亩地以每亩600元的价钱,租赁给食用菌加工产业园,一年租金收入720元,他自己在产业园除草、施肥、剪枝打临工,一天还能挣100元。
此外,他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入股产业园,签订协议,产业园每年分红4000元,3年不变,个人不用承担任何风险。曹远和算着账说,“作为贫困户还可以优先在产业园区打工挣钱,我在产业园区打工干一天,能挣100多块钱。”目前,产业园区带动周围100多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订单生产,户均增收2至3万元。
随后,记者来到板岩镇陕西佳泰养殖场,办公室里的一份《2016年度股金分红领取表》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养殖场负责人任志前介绍,去年县扶贫局向10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7000元的扶贫贷款资金作为本金入股佳泰养殖场分红,每年平均领取490元的红利,五年后本金返回,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农民变股民,让资金变股金,既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又给贫困户带来一定的收益,可谓一举两得!”任志前说。
走过一道崎岖的山路,翻过一道岭,记者来到安门口村檀树组万祖林家。47岁的万祖林是贫困户,妻子去世,女儿在湖北上大学,一年学费就要2万多元,现在小儿子和他一起相依为命。两年前,在河南打工时,他看见当地散养猪销路不错,于是,回到家乡后用打工挣的钱,又向亲友借了几万元凑在一起,发展散养猪。刚开始,买了10头猪,年底,7头母猪下了48头猪仔,因没有经验,没有管好,其中的10头猪仔冻死了,他吸取教训,加强与大户、大场的联系,学习饲养技术和防疫等实用知识,10个月后,剩余的38头猪仔,长到190多斤,他留下7头种猪,其余的都卖掉了,挣了好几万块钱。他说:“再过几天,这7头种猪又要下猪仔了,估计能下60多个猪仔,我已经把猪圈扩建好了,准备再建一个猪场,把散养猪发展到100头。”万祖林告诉记者,“现实告诉我,小打小闹不行,必须依托龙头企业‘这棵大树’,形成规模抱团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安门口村向西不远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葡萄园,举目远望,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这是包村干部给我们村争取来的28万元资金,建起的50亩‘户太八号’优质葡萄园,并请来西农大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了周围16户贫困户发展葡萄产业,户均增收1800元。”村支部书记李振和介绍说,我们坚持做大做强产业,采取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种养大户,把更多的贫困户吸纳到产业链上来,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提供保障。目前,村上探索实施“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产业模式,形成养殖、种植、加工循环生态产业链,带动了125户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板岩镇党委书记樊擎天告诉记者,因地制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新“一地生四金”发展模式,以“租棚还菌”“借袋还菇”“劳务就业”“产业资金扶持”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做到土地流转挣租金、基地就业挣薪金、反租倒包挣售金、资金入股挣股金的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