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活用三项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文章字数:957
本报讯(余偏林)柞水县充分发挥三项机制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指挥棒作用,采取“三项重奖、三大优先、三个从严”措施,让干事者获褒奖、失误者得包容、不为者受惩戒,激发了干部打赢脱贫攻坚的新动力,形成了追赶超越新局面。
创设“三项重奖”,为干事者提供脱贫攻坚“赛马场”。柞水县设立精神上、经济上、政治上“三项重奖”,作为落实鼓励激励机制的突破点,对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前3名的镇办和前20名的县直部门,授予先进单位,作为年终考核优秀等次的重要依据;对脱贫攻坚季度考核排名全市前三位的牵头单位各奖励10万元、8万元、6万元,并在年终考核各加3分、2分、1分;对获得县年度扶贫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的镇办奖励10万元;对扶贫业绩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干部,个人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优先提拔使用。截至目前,共选派72名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优先提拔和平级重用优秀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3名,两名干部被评为全省优秀第一书记,213名帮扶干部进入后备干部信息库。
落实“三大优先”,为帮扶者吃下决胜脱贫“定心丸”。县上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积极落实优先为实干者开绿灯、优先为担当者兜住底、优先为创业者筑防线的“三大优先”办法,为在脱贫攻坚中因大胆履职出现失误的干部购买一份“意外保险”。同时,创新实行容错受理通知书、容错认定意见书和集体研判等方法,对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实行跟踪管理、谈心谈话、建立特别档案等方式,防止容错的“豁免权”成为部分干部犯错免责的“挡箭牌”。今年以来,共约谈提醒25名,容错纠错两名,召回第一书记4名,经组织培训、批评教育后重新安排到脱贫攻坚一线“补课”,增添了担当者干事后劲。
强化“三个从严”,为不为者戴牢精准脱贫“紧箍咒”。柞水县采取从严划定硬标尺、从严设置铁栅栏、从严用好撒手锏“三个从严”措施,下硬茬落实能上能下机制,增加扶贫考核分值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和督查问责。对扶贫绩效考核连续两年为一般等次、当年为较差等次、一年内连续两次被上级通报批评且整改不力、驻村帮扶工作连续两年为不合格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干部,予以免职。两年来,共处罚未完成市考年度指标的干部27名,诫勉谈话科级领导干部两名,工作不力改任非领导职务3名,降职降级处理两名,免职调离原岗位两名,让好制度在助推脱贫攻坚全过程中彰显刚性威力。
创设“三项重奖”,为干事者提供脱贫攻坚“赛马场”。柞水县设立精神上、经济上、政治上“三项重奖”,作为落实鼓励激励机制的突破点,对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前3名的镇办和前20名的县直部门,授予先进单位,作为年终考核优秀等次的重要依据;对脱贫攻坚季度考核排名全市前三位的牵头单位各奖励10万元、8万元、6万元,并在年终考核各加3分、2分、1分;对获得县年度扶贫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的镇办奖励10万元;对扶贫业绩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干部,个人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优先提拔使用。截至目前,共选派72名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优先提拔和平级重用优秀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3名,两名干部被评为全省优秀第一书记,213名帮扶干部进入后备干部信息库。
落实“三大优先”,为帮扶者吃下决胜脱贫“定心丸”。县上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积极落实优先为实干者开绿灯、优先为担当者兜住底、优先为创业者筑防线的“三大优先”办法,为在脱贫攻坚中因大胆履职出现失误的干部购买一份“意外保险”。同时,创新实行容错受理通知书、容错认定意见书和集体研判等方法,对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实行跟踪管理、谈心谈话、建立特别档案等方式,防止容错的“豁免权”成为部分干部犯错免责的“挡箭牌”。今年以来,共约谈提醒25名,容错纠错两名,召回第一书记4名,经组织培训、批评教育后重新安排到脱贫攻坚一线“补课”,增添了担当者干事后劲。
强化“三个从严”,为不为者戴牢精准脱贫“紧箍咒”。柞水县采取从严划定硬标尺、从严设置铁栅栏、从严用好撒手锏“三个从严”措施,下硬茬落实能上能下机制,增加扶贫考核分值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和督查问责。对扶贫绩效考核连续两年为一般等次、当年为较差等次、一年内连续两次被上级通报批评且整改不力、驻村帮扶工作连续两年为不合格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干部,予以免职。两年来,共处罚未完成市考年度指标的干部27名,诫勉谈话科级领导干部两名,工作不力改任非领导职务3名,降职降级处理两名,免职调离原岗位两名,让好制度在助推脱贫攻坚全过程中彰显刚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