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美丽梁塬
文/图 刘剑锋
文章字数:4928



  洛河水滋养的四十里梁塬七十二洼是如此的美丽,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有震惊世界的旧石器遗址群、秦王宫遗址、“三线建设”遗迹、洛惠渠等人文景观,加之良好的农渔条件、便利的交通,使梁塬在未来打造综合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美丽着的还有梁塬人,比如这位3岁失去母亲、9岁失去父亲,以柔弱的双手照料半身不遂的奶奶,把一个破碎的家撑起来的女孩张妮;比如这个曾经的“破烂王”,转身而为“核桃王”,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的能人王中良……
  无限可能的美丽梁塬
  如果把四十里梁塬看成一幅画,细细来品读,来思量,来畅想,那么你一定会觉得,在洛南,这片令世界震惊的厚厚黄土,这片流水潺潺、阡陌如诗的原野,这片群山环绕、洛水相伴的坡塬,在其飞扬婉转的水墨中,竟蕴藏着如此灵动、如此深邃的内涵与意蕴,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假如我们以非专业的思考,缩小我们的目光,仅仅把四十里梁塬看成一个现代旅游开发区域来思量的话,这片美丽的丘陵地带,其实具备着极为丰富的开发元素。
  自然景观。四十里梁塬七十二洼,坡塬交错,沟谷驰骋,起伏跌宕;站在梁塬,远山如黛,逶迤连绵,洛水汤汤东去,好一幅宏阔而浩荡的丘陵地貌的画面。而点缀于梁塬上如诗如画的三座水库与其周围山川田野所形成山光水影、堤岸人家、柳荫飞鸟的“水乡”情调,在洛南极为罕见。遍布梁塬的点点池塘,绿影回环,草树婆娑,与散落于广袤原野上的村舍人家,把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情调尽情呈现在曾经干旱的坡塬。
  人文景观。在四十里梁塬,令世界为之称奇的旧石器遗址群落,是世界考古界趋之若鹜的圣地。陕南罕见的秦行宫遗址,刘秀的传说故事,李世民讨伐叛臣留下的秦王山、秦王庙等历史遗存等等,让这片原野在时间长河里幽远而深邃。而在当代,一条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修建的商洛最大的水利工程、惠及子孙万代的生命线——洛惠渠,东西纵贯梁塬,洛惠渠建设的历史遗存,洛惠渠所蕴含的巨大的人文精神内涵,以及卫东“三线建设”遗存等等,无疑是极为难得的人文资源。在梁塬建造旧石器博物馆、“三线建设”博物馆、洛惠渠历史博物馆等等,意义非凡。
  生态农业。梁塬有着6万亩广袤的土地,梁塬从来都是洛南重要的产粮区。曾经干旱的四十里梁塬因为洛惠渠而变成“水乡”后,这里更是洛南农业发展的一块宝地;永丰川曾经是洛南鲜有的水稻种植地。而且,有着七十二洼的洛源,地坡交错,塬田相间,沟谷纵横,其复杂的地貌,几乎适宜于任何农作物的种植,因而这里无疑具有着极为良好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农业体验观光景区的条件与资源。
  渔业养殖。梁塬上水系丰富,三座水库面积广阔,水源充足,水库与遍布梁塬的池塘水池,已经成为人们休闲观光、垂钓娱乐的重要选择。因此,梁塬上发展生态渔业养殖、发展水乡渔业产业、打造水域旅游体验等等,同样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与资源。
  交通条件。梁塬上有着极为便利的交通。榆商高速、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的北过境路,均贯通梁塬。自梁塬水厂至洛南县城,又有一条沿梁脊蜿蜒而行的新乡村公路。
  周围环境。梁塬北有洛河相伴,洛南名山云蒙山清晰可见;南有洛南北部重镇永丰镇和土地肥沃的永丰川,以及洛南县城;西有仓颉造字传出遗迹、卫东“三线建设”遗址;东有花石浪“洛南猿人”遗址、禹王阁、桃花冢等历史遗存。其周围环境与四十里梁塬相辅相依,相互烘托又互相连接,构成了阔大宏丽的山水人文和生态卷轴……
  因此,四十里梁塬将会是怎样一副模样?她是古老与现代、山水与人文、农耕与时尚共同演绎的时空交响,是集寻觅远古、回望时间、山水游览、农耕体验、健身休闲、怡情养性等等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的大画。
  假如,有一个以现代和未来的目光,对四十里梁塬进行科学而高端的整体规划,那么,可以设想,未来的梁塬将是怎样一幅山水灵动、人文厚积、生态良好、任人畅游的画卷。
  而现实是,在没有一个整体规划和红线控制的梁塬上,建筑房屋、围栏占地散乱而起,土地田园风光因之遭到破坏,梁塬土地资源被销蚀。还有,正在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极尽奢华、占地面积极大的坟茔,尤其是梁塬东部、洛南县城北部的北塬上,坟茔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加之县城东部丰凌塬的坟茔,远远望去,洛南县城几乎成了被坟茔所包围的“鬼城”……
  假若没有一个迫在眉睫的规划来为梁塬划出一条条红线的话,有一天当人们真的要在梁塬下一盘宏丽而壮阔的棋局的话,那么,我们又将为今天这茁壮而起的建筑房屋和密密匝匝的坟茔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巨大成本买单。
  现在,唯一所期待的就是,当笔者这些简单而粗糙的文字被人们遗忘的时候,这些文字所期待和憧憬的那幅画卷,已经在四十里梁塬七十二洼真真切切地铺开。
  梁塬上的美丽女孩张妮3岁,有精神障碍的母亲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
  5岁,患有癫痫病的奶奶又患半身不遂开始卧床。
  9岁,父亲患肺癌去世。
  这是梁塬上一个1994年2月出生的女孩9岁前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她来到这个世界9年的时光,犹如梁塬上曾经铺天盖地的旱情,干涸皴裂,没有血色,鸟语花香天真烂漫的日子站在世界之外。
  这个女孩叫张妮。永丰镇杨村一组人。
  9岁之前,有爸爸,虽然他是病怏怏的;有奶奶,虽然她身体孱弱。但是她是爸爸的女儿,是奶奶的孙女。从9岁起,她只能变成这个家的主人。作为一个主人,她要扛起这个家的全部。
  有些荒凉的院落,有些破旧的三间土房,土房内简陋而陈旧的几件家具,是张妮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家。
  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家里,是年龄相差50多岁的婆孙。
  而且,奶奶不仅患有半身不遂,还患有癫痫,发病的时候会突然倒地,浑身抽搐,不省人事。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因为奶奶的病,婆孙俩曾经连吃饭都成问题。好在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在接济,才让婆孙俩的日子勉强地过下去。
  从爸爸去世起,张妮以主人的身份操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在以后的酷暑寒冬里,张妮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提着水桶到村外的水井里打水。那时候她是多小啊,而水桶又那么大,每次只能提小半桶水,来来回回要跑好多趟,才能把屋里的水缸装满。大冬天,井台上、路上有很多冰,她常常会滑倒。打完水,就是整理屋子,屋子虽然破旧,但是必须要干干净净的,让奶奶住着舒坦。然后烧火给奶奶做饭,做好后再给奶奶喂,饭后再给奶奶喂药;最后,背起书包跑去学校,踩着铃声进教室。
  待放学铃声一响,又急急忙忙跑回家给奶奶做午饭。除了这些,做家务、下地干活,给奶奶擦洗身子,也是张妮日常的必修课。 
  几年后,张妮上了初中,学校离家更远,课程愈来愈重,但是,她所要做的事情一样也没有落下:每天临上学前给奶奶做饭喂药,走的时候把吃的喝的给奶奶准备好放在床边,中午回家给奶奶做饭喂饭,晚上回来给奶奶洗脸、洗脚、擦洗身子、做按摩,当然,她还要想办法让奶奶开心,给奶奶讲自己一天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给奶奶说些笑话。
  考入了高中,要在离家20里外的永丰中学上学。路途远,学习任务又重,张妮常常一周只能回一次家。好在张妮享受到了国家对贫困家庭的扶助政策,日子过得宽裕了一些,但卧病在床的奶奶依然是张妮最大的牵挂,奶奶怎么办?这是很苦恼的事情。要把奶奶照顾好的最好的办法似乎只有辍学。她对奶奶说,我不想上学了。奶奶哭了,说,多苦的日子咱都熬过来了,你都这么大了,奶奶身子骨一天天也好起来了,没事,你就放心地上学,奶奶还要看着你上大学哩。
  张妮最期待就是学校放假。在长长的假期里,她可以一门心思地照顾奶奶,操持家务。
  张妮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则日记是这样写的:
  “虽然我的生活苦了点、穷了点,学习生活条件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优越,但有奶奶的疼爱,我感觉自己很幸福……奶奶是我的主心骨,我更是奶奶的依靠,我们两人犹如一首进行曲,是奶奶把握着生活的主旋律,我则如同跳动的音符,让艰苦的生活奏出美丽的旋律。”
  假期,张妮在奶奶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还会出去打工,挣点钱,给家里弄点补贴,给奶奶买点好吃的,当然,还要给奶奶看病买药。
  坚强的张妮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而她的事迹也被更多人所知晓。她先后被评为商洛市、洛南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并被推荐为央视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
  2013年,张妮如奶奶所愿考入了大学:西安航空学院。
  进入大学,张妮什么也没有变,淳朴善良,待人热诚,而且勤奋刻苦,一点都不敢落下学业。2013-2014学年获得3500元国家助学金。
  2015年2月,陕西省文明网推荐评选的“陕西好,都是张妮来照管的都是张妮来照管的。人榜”结果公布,“好人榜”中有一个名字:张妮。
  2015年4月28日,西安航空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隆重举行“陕西好人”张妮先进事迹报告会。
  张妮在会上回顾了她走过的那段漫长而艰难的日子,与师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她说,永远心存感恩、心存善念、坚持梦想、坚强乐观,这是支撑她一路走来的人生信条,而且这也是她今后人生之路上所要坚守的信条。
  现在,已经毕业的张妮在古城西安找到一份工作。她不想远离,从西安到永丰家里也就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她可以随时回来照看奶奶。
  梁塬下,一个“破烂王”的华丽转身
  梁塬下的永丰川,镇政府所在的地方有个街西村,王忠良就出生在这个村子。
  18岁那年,王中良高考落榜,迫于生计,他开始在梁塬上下贩菜、贩药材,在永丰街摆摊卖调料,还曾经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梁塬上下收破烂,人称“破烂王”。
  但是有一天,这个生于1978年的小伙子动了脑子:洛南是名副其实的核桃之乡,梁塬上下的沟沟峁峁到处都是核桃树,而且他小时候就跟着大人挖坑栽核桃树,给核桃树剪枝、喷药,还了解核桃市场的行情,自己为什么不在核桃上做点事情呢?
  想到就做。20岁那年,王忠良在银行里有一笔用血汗换来的存款:1万元。他用这1万元搞起了核桃园,园子不大,只有2亩,但他已经很满足了。与此同时,他与人合伙走村入户收购核桃,哐啷作响的自行车上捆着一条条化肥袋子、一杆秤,把洛南沟沟岔岔的核桃收上来。起早贪黑、汗流浃背地奔走,也让他一点点积累着创业的资本。起初是上门收购,随后又与人合伙开门市部,再到单独多店经营,在一路艰辛中,把他想做的核桃事业做起来了。
  但是,他知道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成不了气候的,即便是自己赚钱了,周围的人呢?
  2010年,王中良投资60万元,成立了专门从事核桃种植、购销、加工为一体的洛南县中良核桃专业合作社,虽然只有8名社员,但是他的核桃专业合作社却很快吸引了核桃种植户前来交易,市场收益好,赚钱了,搞核桃产业的信心也足了。
  有了资金,他流转了永丰镇刘村、马洼村、赵川村3500亩土地,发展核桃产业。
  2014年,王中良筹资320万元成立长胜贸易公司,建成了集育苗栽培、科管采收、晾晒挑拣、加工分级、装箱运输于一体的产、加、运、销专业化核桃加工企业,使核桃产业逐步走上规模化、规范化经营之路。他先后与河北“六个核桃”饮品公司签订年4000吨长年供货合同,与东北三省干果市场签订长年供货合同,不仅促进了洛南县境内核桃的交易量,还带动了周边丹凤、商州等县区核桃产业的加工销售,公司也由当初的8户发展到现在的368户,覆盖到永丰、四皓等10多个镇50多个村;年销核桃5000吨、核桃仁4000吨,销售额达1.8亿元。
  年销售额1.8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它意味着王中良的合作社已经成为陕西省目前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和许多梁塬上的人一样,王中良没有只想着自己赚钱,村里还有好多贫困户。于是,他以“群众投土地,合作社投树苗、化肥,利润平分”方式来经营合作社,探索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贫困户变社员”的产业合作社带动精准扶贫模式,制定了“入股分红、劳务合同、土地流转、产品包销、技术培训、多种经营”等六种扶贫带动模式,先后在贫困户流转土地上投入15万元栽植核桃3万株,先后有210户贫困户在他的合作社每户入股1万元,按年不低于8%利润分红,大大降低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风险,有效扩大了核桃产业发展的规模,社员们在合作社既可以分红,还可按期领上工资,有了稳定的收入。
  2017年3月,以“青春展风采、创业赢未来”为主题的洛南县创新创业大赛上,王中良给专家们展示了他将要开发的核桃深加工项目:核桃分心木产品。核桃分心木即核桃内的隔膜,这个毫不起眼的、常常被人们与核桃壳一起扔掉的东西,却具有固补肾气、活血补血、健脑安神等功效,对于失眠、腰酸腿疼、气血不足等有着较好疗效。王中良希望这个变废为宝的项目能够推广开来,造福于民。
  “破烂王”的华丽转身,走出的是一片新的天地,成就的是梁塬上另一种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