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建领航强引擎
——“奋力追赶超越打好‘五大攻坚战’”系列连续报道之精准脱贫篇(一)
文章字数:2414
  本报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 余篇军 特约记者 程刚
  编前语 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打好精准脱贫、现代工业、特色农业、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五大攻坚战’,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市上下把打好“五大攻坚战”作为加快追赶超越、落实“五新”战略的总抓手,各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克难攻坚、锐意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成绩。为充分展示我市打好“五大攻坚战”的生动实践、进展成效、亮点经验,为打赢“五大攻坚战”、奋力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三个商洛”和喜迎党的十九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奋力追赶超越打好‘五大攻坚战’”大型系列连续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党支部依托食用菌优势产业,成立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和资金入股形式,将全村178户贫困户全部吸纳在产业链上,通过入社承包经营或参与务工和分红,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这是我市探索“三变”改革新模式、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一个典型。
  面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实际,市委大力实施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程,坚持工作向脱贫一线聚焦,资源向脱贫一线聚集,力量向脱贫一线聚拢,把夯实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源泉动力,促进了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全市实现“追赶超越”注入了新活力。
  筑牢堡垒
  增强脱贫攻坚“凝聚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是关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市委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最前沿阵地,把党建和精准脱贫拧成一股绳。
  镇办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围绕脱贫攻坚配强班子,在保持贫困地区党政正职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县镇换届,注重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调整到镇办党政正职岗位,选拔基层经验丰富、对人民群众有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本乡本土“老乡镇”进入领导班子,加强脱贫领导力量,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村党组织是农村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民事代办、工作纪实等制度,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贫困村党组织“两力两率”排查提升行动,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方式,每季度进行一次全覆盖排查,调整撤换村支书12名,156个一般及较差类村通过整顿全部转化提升,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基础。整合各类项目,投入资金近亿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3个、规范达标125个,使大部分贫困村脱贫攻坚有了硬“堡垒”。同时,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建设,使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凸显。
  建强队伍
  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市委高度重视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最精干的力量放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创先争优。
  立足于让干部下到脱贫一线、干在脱贫一线、用在脱贫一线,大力实施抓党建促脱贫“十百千”工程,选派市直10名副县级干部到县区党政班子挂职,100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和优秀科级干部到镇办党政班子挂职,1280名有农村经验或涉农特长的优秀党员担任村第一书记,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将“三项机制”运用于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提名叫响“拿着帽子摘帽子”,使脱贫攻坚成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今年以来,运用“三项机制”对工作不力的3个县扶贫局长及时进行了撤换调整。  
   扎实开展“人才服务商洛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工作团+贫困村+产业”“人才+贫困户+培训”等帮带模式,深入一线解决技术难题130多项,开发新产品32个,培养实用人才5600多名,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切实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考核管理,对作风漂浮的进行问责调整,使之成为攻坚拔寨的生力军。今年省委表彰我市“第一书记”13名,市委表彰“第一书记”50人,同时召回调整39人。常态化开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专项整治,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跟踪整改问题560个、诫勉谈话45人、党政纪处分38人。 
  真心帮扶
  激发脱贫攻坚“推动力”
  农村经济“列车”跑得好、跑得快,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火车头”牵引作用。
  市委组织部出台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20条措施,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层层夯实市、县、镇、村四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责任,同时建立领导包抓贫困村党建责任制,市县领导带头包抓贫困村,强化示范引领,着力使“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
  全市坚持党建领航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以“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园区、移民安置点,把党小组建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以党建带脱贫,以党员带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两建两带”活动,全市农村初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党组织为支撑、专业党小组为基础、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为骨干的新型组织体系,让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挑大梁”、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唱主角”。目前,全市在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建立党组织560个,在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建立党小组1850个,16153名党员结对帮扶4.3万贫困户,累计帮扶贫困村实施包扶项目1.63万个。
  大力实施“双培双育”工程,采取“党员1+X”帮扶模式,通过农村党员结对子、党员承诺、党员积分、党员中心户、党员爱心岗等形式帮扶带动,实现党员群众“手拉手”共同脱贫致富。目前,全市通过“领导包点、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第一书记驻村”的方式,累计帮扶贫困村实施包扶项目1.63万个,为贫困户办实事13.23万件,带动5.06万贫困户持续增收。
  扎实开展“凝聚非公力量、助推精准扶贫”活动,发挥非公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优势,引导有实力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采取“一对一”“一对N”模式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子,开展共建帮扶活动,全市1809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有466家参与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贫困村和非贫困村381个,帮扶贫困户3000余户,发放爱心款和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促进了1800余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