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邑、於邑及商於城
文章字数:2261
在商洛地方志文献中,关于商邑是这样记载的:秦孝公十一年(前351)城商塞。卫鞅破魏,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商君。战国时期称之为“商邑”(今丹凤古城村)。1996~1997年,境内的312国道进行改造,在距丹凤县城西北约2.5公里处,位于丹江二级台地之上发现了战国商邑遗址。考古部门对商鞅封邑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局部发掘,发现城墙基址,查明了城址的分布范围和时代;获得许多文物标本,其中有完整的“商”字瓦当和戳印“商”字的陶文筒瓦,为确定商鞅邑城的具体位置及形制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还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战国楚墓群,发掘70余座,出土大批组合陶器和青铜兵器,进而使史书的记载得以印证。
关于“於”,在旧志中有不同记载:《清直隶商州总志》讲,“由商至於六百里,今内乡有七於铺,又有於村镇。”《清咸丰淅川厅志》记载淅川有“商於城”,而河南《淅川地名志》却有三个不同称谓,即於村、商於邑、商於驿。以下分别记述:
“於村(wucun),县城南22公里原下王岗。民国尚称於村王岗、明为於村保、清为於村里,村名於村。本为新石器时代於氏部落聚居的中心,其西有马山根、黄栏树、门伙,其东有马岭朱家山根等新石器遗迹。于战国秦,此处仍名於。秦筑商城于於中之后,始名商於。成为震撼中国历史的名城,演成秦楚春秋,屈原沉江悲剧的核心。”
“商於邑,於国故址。战国后期楚之三户邑属秦,秦筑商城于於中,遂名商於。张仪说楚绝齐许以商於之地六百里十五城即此。赵良说商君‘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亦此。范围约略大于今淅川全境。历75年,至秦昭襄王置丹水县止。”
“商於驿,商於城址。商於至秦、汉、唐,为咸阳、长安东进南阳,南往荆襄驿道上,胜名昭著的驿站。唐李商隐‘商於诗’: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可见其地势之险要。唐罗隐‘商於驿与于韫玉话列别’、喻坦之‘过商於逢故人’皆属名篇。其地南依火焰山,北滨丹江,南有柏灵寺,江山之间,千堞古城,遥见当年铁关雄风。而今丹湖浩波三面,余遗址高岗鹰盘,但听渔樵话夕阳。”
另据《清咸丰淅川厅志》载:“商於城,后汉书郡国志:南乡丹水二县有商城。水经注:丹水过商县南又南径流南乡丹水二县之间所谓商於者也。明一统志:商於城在内乡县,商於城保秦张仪许楚南商於之地即此。按明成化以前在内乡为商於城保,成化八年分入淅川县即今厅城,西南於村保。”
从以上不同记载来看,《清直隶商州总志》记述於在内乡县七於铺或於村镇,《史记》集解为,於在内乡县东七里,而《淅川地名志》中的称谓不尽一致,且位置也有差异。经查有关史料,内乡春秋为邑,秦代设县,隋改名为菊潭县,后几经反复变更。西魏文帝时把盖阳县改为内乡县(故址在今西峡县城附近),“内乡县”从此开始出现,但到西魏废帝时又改内乡县为中乡县,到五代十国显德三年定名为内乡县。金王朝哀宗正大末年把内乡县治从西峡口迁移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所在地)。明成化七年,县治移至丹江北岸。1948年曾短期设立西峡县,后于1949年元月重新并入内乡县。同年12月,又再次分设内乡、西峡二县至今。
淅川在西周时是楚族熊绎的封地,春秋时属于楚国及其附庸鄀国之地,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商、於之地。秦始皇26年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西汉成帝封刘共为顺阳侯,封地位于李官桥镇一带。汉哀帝改顺阳县为博山县,属南阳郡。东汉设立顺阳县。建安十三年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东晋更名为顺阳郡。北魏置析阳郡,治所位于今马蹬镇一带,后改称淅川县。后周并入内乡县。唐初,复置淅川县,治所位于马蹬,唐武德三年(620年)设立淅州。贞观八年(634年)淅州废。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淅川由邓州管辖。金朝和元朝时期,淅川并入内乡县。明成化七年将内乡西部十个保划出,重建了淅川县。淅川县城由马蹬再向老城(已被水淹没)迁移。道光十二年升为淅川厅。光绪三十一年由道辖厅升为省辖淅川直隶厅,1948年5月设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1959年于距老县城40公里处的上集镇建设新县城,1951年,淅川县西坪镇划归西峡县;西庙岗乡、东乡区划归内乡县。
由此来看,内乡和淅川在行政区划上反复变更,变化频仍,但“於”始终未变。加之志书编纂又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因而在“於”的记述上存在很大差异,造成具体方位和实际距离不统一。目前学界一致观点认为,古於邑应位于今河南省淅川县盛湾乡马川村南古城岗,即古丹阳城边缘。古於邑遗址是商於古道的终点。与《史记》中所记载的秦出武关,取十五城至修阳(修阳即今河南内乡地)也一致。於、於村、商於邑、商於驿、商於城这些表述是同一地方。再从史书“商於六百里”记载来看,“商邑”至“於邑”以现在的实际距离也大体符合。“商於”与“於邑”都具有重要的地标意义。
关于於字,在古汉语中多为虚词,以介词结构出现。“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於亦是姓,不同于于姓。“於”字有三种读音,即yú(于)、wū(呜)、yū(迂);虽然简化字一般把“於”略写为“于”,但是“於”字读wū(呜)、yū(迂)两种读音时,仍作“於”,不能略写为“于”,如见于先秦文献的“於戏”“於菟”“樊於期”等。“于”在一般意向上可通“於”,但不乏特殊的独有意向,如“于”作为姓氏和作为动词词头“黄鸟于飞”“凤凰于飞”,不通“於”。
去年我随市文联“商於古道采风团”赴淅川考证时,县志办的明新胜主任告诉我,於邑具体地点就在他们县南22公里的盛湾乡马川村古城岗,今已成为库区,被丹江口水库所淹没。关于“於”字的读音,他们在地名和姓氏上都读wū,是当地老百姓口耳相传了两千多年的古音。
关于“於”,在旧志中有不同记载:《清直隶商州总志》讲,“由商至於六百里,今内乡有七於铺,又有於村镇。”《清咸丰淅川厅志》记载淅川有“商於城”,而河南《淅川地名志》却有三个不同称谓,即於村、商於邑、商於驿。以下分别记述:
“於村(wucun),县城南22公里原下王岗。民国尚称於村王岗、明为於村保、清为於村里,村名於村。本为新石器时代於氏部落聚居的中心,其西有马山根、黄栏树、门伙,其东有马岭朱家山根等新石器遗迹。于战国秦,此处仍名於。秦筑商城于於中之后,始名商於。成为震撼中国历史的名城,演成秦楚春秋,屈原沉江悲剧的核心。”
“商於邑,於国故址。战国后期楚之三户邑属秦,秦筑商城于於中,遂名商於。张仪说楚绝齐许以商於之地六百里十五城即此。赵良说商君‘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亦此。范围约略大于今淅川全境。历75年,至秦昭襄王置丹水县止。”
“商於驿,商於城址。商於至秦、汉、唐,为咸阳、长安东进南阳,南往荆襄驿道上,胜名昭著的驿站。唐李商隐‘商於诗’: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可见其地势之险要。唐罗隐‘商於驿与于韫玉话列别’、喻坦之‘过商於逢故人’皆属名篇。其地南依火焰山,北滨丹江,南有柏灵寺,江山之间,千堞古城,遥见当年铁关雄风。而今丹湖浩波三面,余遗址高岗鹰盘,但听渔樵话夕阳。”
另据《清咸丰淅川厅志》载:“商於城,后汉书郡国志:南乡丹水二县有商城。水经注:丹水过商县南又南径流南乡丹水二县之间所谓商於者也。明一统志:商於城在内乡县,商於城保秦张仪许楚南商於之地即此。按明成化以前在内乡为商於城保,成化八年分入淅川县即今厅城,西南於村保。”
从以上不同记载来看,《清直隶商州总志》记述於在内乡县七於铺或於村镇,《史记》集解为,於在内乡县东七里,而《淅川地名志》中的称谓不尽一致,且位置也有差异。经查有关史料,内乡春秋为邑,秦代设县,隋改名为菊潭县,后几经反复变更。西魏文帝时把盖阳县改为内乡县(故址在今西峡县城附近),“内乡县”从此开始出现,但到西魏废帝时又改内乡县为中乡县,到五代十国显德三年定名为内乡县。金王朝哀宗正大末年把内乡县治从西峡口迁移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所在地)。明成化七年,县治移至丹江北岸。1948年曾短期设立西峡县,后于1949年元月重新并入内乡县。同年12月,又再次分设内乡、西峡二县至今。
淅川在西周时是楚族熊绎的封地,春秋时属于楚国及其附庸鄀国之地,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商、於之地。秦始皇26年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西汉成帝封刘共为顺阳侯,封地位于李官桥镇一带。汉哀帝改顺阳县为博山县,属南阳郡。东汉设立顺阳县。建安十三年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东晋更名为顺阳郡。北魏置析阳郡,治所位于今马蹬镇一带,后改称淅川县。后周并入内乡县。唐初,复置淅川县,治所位于马蹬,唐武德三年(620年)设立淅州。贞观八年(634年)淅州废。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淅川由邓州管辖。金朝和元朝时期,淅川并入内乡县。明成化七年将内乡西部十个保划出,重建了淅川县。淅川县城由马蹬再向老城(已被水淹没)迁移。道光十二年升为淅川厅。光绪三十一年由道辖厅升为省辖淅川直隶厅,1948年5月设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1959年于距老县城40公里处的上集镇建设新县城,1951年,淅川县西坪镇划归西峡县;西庙岗乡、东乡区划归内乡县。
由此来看,内乡和淅川在行政区划上反复变更,变化频仍,但“於”始终未变。加之志书编纂又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因而在“於”的记述上存在很大差异,造成具体方位和实际距离不统一。目前学界一致观点认为,古於邑应位于今河南省淅川县盛湾乡马川村南古城岗,即古丹阳城边缘。古於邑遗址是商於古道的终点。与《史记》中所记载的秦出武关,取十五城至修阳(修阳即今河南内乡地)也一致。於、於村、商於邑、商於驿、商於城这些表述是同一地方。再从史书“商於六百里”记载来看,“商邑”至“於邑”以现在的实际距离也大体符合。“商於”与“於邑”都具有重要的地标意义。
关于於字,在古汉语中多为虚词,以介词结构出现。“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於亦是姓,不同于于姓。“於”字有三种读音,即yú(于)、wū(呜)、yū(迂);虽然简化字一般把“於”略写为“于”,但是“於”字读wū(呜)、yū(迂)两种读音时,仍作“於”,不能略写为“于”,如见于先秦文献的“於戏”“於菟”“樊於期”等。“于”在一般意向上可通“於”,但不乏特殊的独有意向,如“于”作为姓氏和作为动词词头“黄鸟于飞”“凤凰于飞”,不通“於”。
去年我随市文联“商於古道采风团”赴淅川考证时,县志办的明新胜主任告诉我,於邑具体地点就在他们县南22公里的盛湾乡马川村古城岗,今已成为库区,被丹江口水库所淹没。关于“於”字的读音,他们在地名和姓氏上都读wū,是当地老百姓口耳相传了两千多年的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