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生态引领铺底色
— —“奋力追赶超越 打好‘五大攻坚战’”系列连续报道之新型城镇化篇(二)
文章字数:2118
   本报记者 肖云
  生态良好是商洛的最大优势,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特征。近几年,我市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统筹实施治污碧水、降尘护蓝、生态修复、节能减碳等工程,大力开展城周绿化和植树造林,不断巩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优势。
  开展水源地保护 全面提升治污能力
  水源地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用水安全,因此,保护水源地和治理污水是维系城镇“生命体”健康循环的必要环节,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有力保证。
  持续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坚持柔性治水,扎实开展新一轮丹江流域综合治理,丹江沿线的建制镇要全部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主水源水质安全。今年,启动实施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等流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抓好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前期、商丹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和6县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使中心城市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91%,县城分别达到88%、83%。上半年,二龙山水库更换制作大型水源地警示保护牌5块,悬挂宣传横幅16条,印发各种宣传单1000余份,进行库区水面巡查140余次,打捞清运垃圾3500余立方米。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开展库区水环境整治活动160次,禁止在库区进行游泳、垂钓等活动,禁止在库区及上游设置入河排污口、确保水库水质常年达标。各县区水务局也相应在各县城水源地开展了系列水源地保护活动,共同确保全市水源地水质常年达标。
  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支沟综合整治工程。狠抓城区3条支沟黄沙河、柳家沟、马莲峪河道综合治理,彻底解决污水、垃圾等环境污染问题。过去,柳家沟河道边没有污水管道和垃圾台,粪便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生活垃圾到处乱扔,一到夏天,苍蝇乱飞、臭气熏天,沿线居民苦不堪言。如今,经过各方的辛苦努力,昔日的“臭水沟”已取得初步整治成效,受到了周边单位及群众的一致好评。截至今年6月,柳家沟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完成基础砌筑265米,挡墙砌筑265米,护栏安装完成80米,污水管网铺设2处。黄沙河、马莲峪河道综合治理方案完成修编并得到审批,招标实施方案已审批,招标工作基本到位,马莲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面动工建设,10月前完成主体工程。
  不断加大重点水利水源项目建设力度。本着兴水利民的行业精神,着力抓好镇安云镇、山阳磨沟、商南清油河等3座水源性水库建设,全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供水需求。
  修建干流防洪体系 打造丹江百里长廊
  未来五年,我市计划全面建成市区至丹凤县城段丹江干流防洪工程,建立标准化防洪体系,新修加固堤防45公里,建设蓄水拦水工程20座,打造丹江百里生态长廊。
  丹江百里生态长廊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未来五年十件大事之一,也是丹江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规划形成“一轴、两带、七节点,文化和绿色生态融合的特色廊道”,一轴,即丹江干流;两带,即两岸绿化带和交通带;特色廊道,即沿丹江干流轴线,在重要节点城镇或景区融合当地文化和植被景观特色,把丹江打造成独树一帜的绿色长廊、水生态长廊、历史文化长廊。市水务局及时启动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设计单位多次踏勘丹江沿线现场,研究丹江百里长廊建设规划方案,目前,丹江百里生态长廊概念性规划已基本完成。同时,把丹江百里生态长廊项目作为首要项目纳入今年西洽会招商,并进入全市PPP项目计划库,目前,已有20多个投资企业有意向投资该项目,市县政府与中交建等3家投资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各投资企业正在进行各节点的前期规划工作。
  2017年,预计新修加固堤防10公里,建设蓄水拦水工程5座。至6月底,丹江干流防洪工程丹凤棣花段已启动实施,完成生态堤防3公里,固床潜坝2座,完成投资1600万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7.4平方公里。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城周绿化成效显著
  多年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依托国家林业重点项目,一手抓生态修复治理,一手抓资源保护管理,林业生态建设效果显著,全市森林覆盖率66.5%,居全省前列。但市内丹江等主要河流沿岸,高速路、国道、铁路沿线,中心城市、县城、主要集镇和景区周围等“两岸三线四区”缺林少绿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区城周数万亩裸露山体,立地条件极差,被群众称作“洋铁板”,严重影响市区环境和城市形象。
  今年,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造林绿化工作紧紧围绕省上建设“三个陕西”和“陕南山地森林化”总体部署,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达标为抓手,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为突破口,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克难攻坚、强力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和市区城周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面积22.90万亩,市区城周绿化造林1.25万亩,义务植树866万株。完成新建核桃标准园6.12万亩、标准化管理48.5万亩,新建板栗基地2万亩,嫁接改造8.5万亩,中药材种植24.41万亩。
  如今,看到城周山上一片葱绿,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市离休老干部李淑静情不自禁地说:“城周的绿化美化太成功了,过去的光山秃岭,现在已经布满了松柏、果树、药材,看上去一片生机,而且从根子上治理了水灾,给子孙留下了一片青山绿水。”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市丹江水质总体良好,水源涵养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周绿化快速推进,植树造林成效喜人,一个生态引领、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渐成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