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争当全市绿色发展排头兵
文章字数:3655
砥砺奋进小城镇安呈异彩,追赶超越中国栗乡奔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省市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争当全市绿色发展排头兵”目标,坚持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工作全局,以文旅融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三带四联”,加快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县、资源循环强县、高山农产大县,全县干部群众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在栗乡大地上浓墨重彩地谱写着亮丽的华章: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先后深入镇安视察扶贫和农村党建工作;西北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在镇安开工建设;“镇安大板栗”“镇安象园茶”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镇安县运动员张丽、张英在第十五届里约残奥会上摘得四金一银……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9.79亿元,比2011年翻了1番,连续五年经济增速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财政总收入3.61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是2011年的1.7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89元和8370元。五年来,镇安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教育‘双高双普’合格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国综合医改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地灾群测群防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等50余项荣誉称号。
“三带四联”催生新气象。五年来,镇安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创新实施“三带四联”、深入推进“三变”改革,综合采取金融扶贫、“教师+学生”“医生+患者”、爱心超市、“一约四会红十条”等创新措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3.1%下降到21.2%。通过大户带、企业带、“三社”带和联产、联业、联股、联营,把贫困户牢牢捆绑在产业链上,把产业链牢牢捆绑在经济组织上。全县56家企业、159个专业合作社、148家村级产业发展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带联合同,确定联产2594户、联业3343户、联股14867户、联营1257户,发放贷款13.03亿元。全县已累计建成茶园5万亩,年产380吨;建成食用菌基地3000亩,栽培食用菌5000万袋;累计发展中药材8.5万亩、建成油用牡丹观光产业园1.5万亩、发展红豆杉6500亩。高度重视群众住房安全,累计投入30.5亿元,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93个,1.5万户5.3万人搬出深山;累计建成保障房7875套,解决了2.7万名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建成乡村道路3008公里,改造农村电网3148公里,安装户户通37341套,解决了10.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城镇新增就业750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6%,实施城乡低保14431人。
产业转型实现新跨越。五年来,镇安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文旅融合,着力打造“密境金台、仙境塔云、画境木王、佳境云盖、幻境磨石”五大精品景区,唱响“来安去安小城镇安”文化旅游品牌,成功创建塔云山、木王山两个4A级景区,金台山、云盖寺古镇、磨石沟3个3A级景区,加快推进黑龙观景区、合曼般若特色小镇建设,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8%。坚持工业强县,建成县域工业集中区、云镇中小企业孵化园、文家石材产业园,全县规模企业从19户发展到42户,规模工业总产值从18亿元增长到88.7亿元,增长了4倍。坚持农业强基,大力发展高山农产,“镇安大板栗”“镇安象园茶”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重点规划建设35个现代农业园区,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7个。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互联网+”,淘宝、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镇安,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2.3亿元和12.3亿元。
项目带动蓄积新势能。五年来,镇安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投资、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15.1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9倍。实施重大项目262个,国网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风凸岭隧道建成通车,金台山文化旅游区、云盖寺古镇、童话磨石沟等相继建成运营,月河钨钼产业园启动中试生产,G345国道金钟至木王林场段建成通车,第三中学全面启动建设,旬河水电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云镇水库正式动工,妇女儿童医院基本建成,镇云一体化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成功引进国家电网、陕西有色等大企业落户镇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0亿元,争取资金86.2亿元,形成了支撑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城乡一体绘就新画卷。五年来,镇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按照“安隐休闲慢城”的目标定位和“城景融合”的思路,加快县城会客厅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县城,累计投资17亿元,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等城镇提升“十大工程”,新城文化广场、碾子湾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完成教场路、新春路、九寺街等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碾子湾棚改停车场、县中操场及地下停车场等一批民生项目进展顺利。一期民居提升改造全面完工,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县城面积由2011年的4.8平方公里扩大到5.2平方公里。镇云一体化加快推进,镇云大道建成通车,月亮湾、银洞湾和花园等重要地段基本建成,着力打造了云盖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西口民族风情小镇、茅坪边贸物流小镇、木王森林小镇、米粮野山文化小镇等一批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秦岭特色小镇。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突出秦岭原乡记忆,弘扬文明家园新风,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精心打造了云镇、磨石沟、桂林、岩湾等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桂林、岩湾被命名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云镇、丰收被命名为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民生保障铸就新梦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保持在30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8.6%,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被国家确定为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立新农合、商业保险、民政救助综合保障措施,实行医院一站式结算,深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5%以上,“一市十县”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持续推进,镇安被确定为“全国综合医改示范县”。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成功创建全省教育“双高双普”合格县,五年来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4956人,上线率名列全市前茅,15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镇安县运动员张丽、张英在第十五届里约残奥会上摘得四金一银,实现了镇安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成功创建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花鼓剧《聂焘》荣获全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渔鼓剧《杜鹃花开》在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上荣获多项大奖。
改革创新焕发新活力。五年来,镇安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红利,不断蓄积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87项,精减比例达38.3%。全面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19个镇撤并为15个镇办,政府部门由27个减少到20个。全面实施以“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为重点的商事制度改革,各类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挂牌运营,搭建了政府、银行和社会资本高效融合的平台。财税、供销、公车、户籍、养老、公积金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深化“平安镇安”建设,镇安县被命名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民情气象服务站”、矛盾纠纷调处“以奖代补”的实践先后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奖”。深化信访改革,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信访联动机制,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县”。强化安全生产,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镇安县被国土部授予“全国地灾群测群防示范县”、第一批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称号。重视和支持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党建领航迈向新征程。五年来,镇安注重基层、打牢基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党建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绩、最大的工程。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精神激励和文化惠民等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不断深化“树旗创星富栗乡”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等活动,全面开展“四个清零”行动,选优配强了基层党组织班子。深入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实施“两级会诊、三级联学、四级会考”的“234”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不断增强。丰收村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委中心学习组两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镇安先后荣获“全市升级晋档先进县”和“五个五党建工作先进县”。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出台正科级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票决《办法》,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机制,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探索推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坚持县委常委包抓示范点、“三书两报告”“两个责任”台账纪实等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策划:李娉 组稿:王照斌 陈风军 金辉 倪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