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奇秀云蒙山
文/图 刘剑锋
文章字数:4406
相传沉香习武的地方
麻坪镇云蒙山村公共服务中心

云蒙山中峰绝顶碑
麻坪小镇
 
  在洛南,很少有一座山能像矗立于洛河岸边的云蒙山这样引人瞩目,这样富有一座名山的内涵与外延。她拥有好几个名字,比如书堂山、云蒙山;她有着神农雨师赤松子、云蒙书声、沉香习武等众多传说;“云蒙观华”成为传奇,被洛南县令陈尔茀奉为洛南八景之一;许多文人官宦在此留下自己的文字。所有这些成就了洛州名山云蒙山。而云蒙山绿茵披覆下的小镇麻坪,小巧玲珑,韵味悠长。
  云蒙山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写过云蒙山,现在又来写她。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的诱惑你是无法拒绝的,云蒙山就是。
  洛南的大山中,云蒙山似乎是最为独特的那一座。
  她是丰饶的,风姿绰约;她是炫目的,最富有韵致的。
  云蒙山位于洛南县城北15公里处的麻坪镇境内,南濒洛河水,北瞰麻坪河以及河边的麻坪小镇。云蒙山山势奇伟,峰峦叠翠,常常云雾弥漫,缭绕萦回于奇山秀峰间,“云蒙山”之名因之而来。她还有一个洛南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书堂山。传说云蒙山上有两个山洞,有一天雪花飘飞,一猎人追鹿来到洞口,鹿随之销声匿迹,而被烂漫的桃花披覆着的山洞中则仙乐袅袅,书声琅琅。猎人惊奇之余正欲继续追鹿,却见另一洞口的桃花在晶莹的雪花中开得鲜艳无比,芬芳流溢,猎人遂忘记了猎鹿,在树上刀刻为记。然而等他第二天再来寻找的时候,满山树木均有刀刻的痕迹,而传来仙乐和书声的山洞已渺无形迹,血腥的猎戮因为琅琅的书声和灿烂的野桃花戛然而止,“书堂山”之名翩然而至。
  这是一座值得我们无限接近和亲近的大山。
  沿着曲折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这座丰美的山会把你所要的全给你。一路上藤树丛生,荆棘处处,花草相间,绿肥红瘦。继草树之后,是绵延的松林,林间松针相叠,遮天蔽日,而林间地上则松叶厚积,松软如棉。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和朋友登云蒙山的时候,走进漫山遍野的松林如同走进了迷宫,一根根密密匝匝的树干似乎没有尽头;而头顶,密密的松枝松针遮住了辽远的天空。脚下是堆积得厚厚实实的松眉子——洛南人把松针称为“松眉子”,走过去感觉在一张偌大的富有弹性的软床上。然而,几年后,再去云蒙山,这里像遭遇了一场浩天劫难:那些遮天蔽日的松林不见了踪影,几乎所有高耸入云的树木全被砍掉,到处是残留的砍伐过后的树根、树桩和树墩。曾经铺着几尺厚的松眉子的林地,一片荒芜。那时候,站在被洗劫得满目疮痍的云蒙山,风穿过草丛,我恍惚听见了长长的、充满愤怒与无奈的哭泣。
  几十年后,再去云蒙山,看着渐渐长起来的树木、恢复了往日的丰腴和妖娆的山峦,感慨之至。
  沿着山谷弯弯曲曲的小路攀援,在半山腰,豁然出现一片偌大的平平展展空空阔阔的草坪,草坪上甚至不长一棵树,夏天里是绿莹莹葳蕤蕤的草,就像一个平坦开阔的练兵场或者广场。传说李自成即在此屯兵练武,休养生息。
  而更为洛南人津津乐道的则是沉香的故事。与云蒙山有关的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不同的剧种,传唱于大江南北:古代一个叫作三圣母的女神仙动了凡心,与人间书生刘彦昌在华山脚下相爱并成婚生子沉香。因为触犯天律,二郎神把三圣母压在了华山之下。13年后,习武得道的沉香挥斧劈开华山,救出生母,一家团圆。这就是《劈山救母》的故事。
  传说沉香就在这人迹罕至的草坪,听着松涛阵阵,鸟鸣啾啾,挥舞巨斧,跟霹雳大仙冬练严寒,夏练酷暑,成就一身刀劈华山之功夫,最终救出母亲,便有了一个凄婉而美丽的中国故事。
  在习武的同时,沉香会把手中的巨斧拿到山底下去磨,磨得锋利异常。据说即便是现在,云蒙山人在无风无雨、万籁俱寂的夜晚,还能听到与起伏跌宕的松涛声相伴的霍霍磨斧声。据传沉香磨刀斧的那个“磨刀石”就在云蒙山下的头岔河边:一块兀然挺立的巨大山石。当然,斧头磨得是否锋利,是否能够斩断坚石,得拿一块石头做试验,因此,在这块磨斧石上面不远处,就有一块中间开裂、犹如被劈开的巨石,传说是沉香试斧的石头,被称作“试斧石”。
  距云蒙山巅不远处,有一处险峻陡峭的悬崖,俯瞰如万丈深渊,令人心惊胆寒,而崖下则洛水蜿蜒如玉,层峦起伏跌宕。这个山崖叫作“舍身崖”。传说沉香在云蒙山习武间,在此崖看到一具尸体。师傅对惊恐而疑惑的沉香说,尸首便是你,你已舍去肉身,脱离凡胎,定能打败二郎神,救出生母。“舍身崖”之名自此而得。
  洛南剧团创作编排的大型历史神话剧《沉香》,把这一传说搬上了舞台。
  云蒙山的南崖,危岩笔立、奇险心惊处,草树笼罩,水滴翩然而下,极为诱人,即云蒙山一大景观——“水帘洞”。
  往西为云蒙山主峰,海拔1745米。远眺重峦叠嶂,天高地远,葱绿苍茫;洛河东去,梁塬逶迤。如果天气晴好,站在云蒙山巅,可见华山蔚然挺立,诸峰如莲花绽放,“云蒙观华”胜景由此而来,且为洛州著名的八景之一。
  每当初春季节,云蒙山下已是桃花灿灿,暗香浮动,而山上却雪花飞舞,素裹银装,因而“书堂雪花”便成为云蒙山又一个景观。山顶古庙山门外镌刻的“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树堂宛在,洞内犹现雪中花”的文字,便是最好的写照。
  清同治年间洛南县令陈尔茀的洛南八景之《书堂雪花》这样写道:
  书堂山,烟霞满,高插天,云舒缓。
  来脉千里势如龙,水绕峰环山无算。
  暮鼓晨钟鹤唳闻,鹅毛片片天女撒。
  千树万树梨花开,花飞六出朔风伴。
  乾坤一色净无尘,放眼遥看处处新。
  在云蒙山顶往西北下去,穿过密不透风的树丛,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在一个山坳里,有一大片的野山桃林。每到春天雪花飞舞的时候,这里常常桃花灼灼,芬芳四溢。这是那个猎人看到的桃林吗?这片野山桃林传说也与沉香有关:沉香在跟随霹雳大仙习武的时候,经常在这片野桃林里歇息,甚或摘野桃子充饥,沉香也就在这里成了仙,因而这片野山桃林也叫作“仙桃园”。
  和所有的名山一样,云蒙山也是少不了庙宇的,有祖师殿、圣母宫、玉帝殿、三清殿、娘娘庙等。各殿宇依山而建,院落随殿而设,掩映于松柏之中,与山形相得益彰,古朴而幽静。每年农历九月十六至十八三天,是云蒙山庙会的日子,四里八乡的人们会带着香表果蔬来这里朝拜祈福。
  云蒙山曾经有个万寿寺,后迁建于洛南县城西街,现已无迹可寻。
  王之球在一个夏日归家途中,行至云蒙山,受老僧邀约尝试新茶,遂写下《过万寿寺》一诗:
  炎日当天贵路赊,老僧邀我试新茶。
  檐前风动禅林树,向外风飘曲径花。
  坐久不知云在涧,睡醒微听水浸沙。
  有时静悟无生理,何得福袛便是家。
  王之球显然对云蒙山情有独钟,还写有一首《望书堂山忆友人》的诗,其上节文字里,表达了了却凡尘之事而成就志向、求道消忧愁的心绪:
  夕阳垂马首,忽见古名山。
  有士辞尘扰,呼朋更涉攀。
  了凡成壮志,证道出愁关。
  努力追仙山,投闲莫好闲。
  云蒙山当然还有更多的传说:神话人物神农雨师赤松子曾游于此;汉张良灭秦兴汉辅弼刘邦称帝建国,功成思退,隐居于此;明真人孙碧玉曾结庐于此山,等等。
  清代有个洛南人张琛,在山东做官,曾为即墨知县。张琛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官人,写下一首《登书堂山》的诗,将云蒙山几许悠远缥缈、神秘幽邃一一道出,多少个春秋寂然而过,那些丝丝缕缕的美丽传奇在诗中却依然清晰如画。诗云:
  此山多隐者,处处烟岚横。
  但觉书声度,更无人亦行。
  苔眼白鹿伏,雪映绎桃生。
  寻人碧云路,不知秦晋名。
  清末民初,洛南人叶声吕在此也留下了同题诗《登书堂山》,在描绘了云蒙山青岩老松、风声飞鸟和万寿寺的景致后,道出了“会当谢百事,于此返真朴”的心怀:
  昔闻书堂巅,可以观华岳。
  崔嵬出云霄,群峰余四角。
  我涉洛源来,天鸡呜喔喔。
  胜地快登览,牵袂浑不觉。
  青青岩畔松,万古无人断。
  四时作风声,飞鸟亦足乐。
  有寺出其旁,金碧久凋剥。
  老僧一二人,高望无望朔。
  白石足清泉,汩汩随汲濯。
  会当谢百事,于此返真朴。
  主峰海拔1745米的云蒙山显然在高度上无法与海拔2645米的洛河发源地草链岭相比,但是洛南人却喜欢把云蒙山称为洛南的“群山之首”,这或许与“云蒙山”之名有关。云蒙山峰峦高耸入云,一年四季如丝如缕的云雾萦回缠绕,连绵不绝,山上小路隐现于密林云雾之间,仿佛穿行于瑶池仙境,真有“寻人碧云路,不知秦晋名”的遁入世外桃源里、不知人间几春秋的韵味,且传说轶事、人文遗迹众多,“群山之首”也是实至名归。
  肃然挺立于洛河岸边的云蒙山,令人留恋的,或许还有她原始的味道。从我们所不知道的时光里走到现在,云蒙山就这样静立于洛河岸边,轻轻挥舞着缥缈的云雾,风来雨去中,灿灿的桃花盛开于晶莹剔透的雪影之中,幽幽的山路跳跃于山涧密林之间,绿莹莹的松涛声、芬芳的读书声,与山下洛河朗朗的水声遥相呼应……
  和洛河源头一样,这里还是那片上苍留下的净土。
  小镇麻坪
  像是云蒙山挥一挥纤手,舞起那些绿树花簇、雨雪云雾,一个灵灵秀秀、纤纤巧巧的镇子就洒落在苍茫的群山脚下。
  她叫麻坪镇。
  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川道,云蒙山脚下、麻坪河岸边一片开阔的原野,是麻坪小镇。
  跨过山下的一座小桥北去,顺着川道的地形,曾经只有一条窄窄的街巷,亦呈西北——东南走向,曲折而去。老街两边是高高低低的小楼或者街房。而现在,已经有了多条宽宽的街道纵横于小镇,一头连着老街,一头通往麻坪河边。
  据当地人说,麻坪河边田地虽窄,但是丰腴肥沃,流水津津,水田处处,最适宜种麻。过去人们在河滩水田里广为种植,阡陌之间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柔细纤长、犹如绿屏的麻。麻坪之名因之而得。
  麻坪镇距县城20公里,西接保安镇,东连石门镇,南与城关镇接壤,西北则与渭南市华县毗邻。
  发源于华阴市肉架子沟的麻坪河,流经栗峪,穿过山谷,在小镇边轻轻流过,然后经孤山至石门峪口,注入石门河。
  麻坪小镇周遭是山水环绕的山地,因而素有“六山三水一分田”之称。和所有偏居大山深处的小镇一样,她宁静安闲,悠然恬淡,静静地守着清清的麻坪河、风姿绰约的云蒙山。
  但是,麻坪小镇并不一直都是这样。
  因为西北与渭南市华县毗邻,这里自古就有一条北去关中、西去长安的间道。麻坪还设有驿站。因而,小镇麻坪曾经也是有着隐没于岁月中的诗意的日子的。
  有个叫顾在镕的,为唐代诗人,苏州人。僖宗光启二年(即公元886年)进士及第,其余均不详。作为诗人,《全唐诗》仅收录其3首诗。而就在这3首诗里,有一首竟然与麻坪小镇有关。
  这首诗为《宿麻坪驿》:
  及到怡情处,暂忘登陟劳。
  青山看不厌,明月坐来高。
  犬为孤村吠,猿因冷木号。
  微吟还独酌,多兴忆同袍。
  虽短,但是却不失为在洛南留下的一首难得的好诗。看不厌的麻坪青山,坐在驿站望着高悬的明月,听着孤村野地的犬吠和树林里孤冷的猿鸣,于寂寥的驿站独自小酌间,旅途的漫长、荒野的萧索、思念的绵长一时溢满心怀,如何不叫诗人思绪纷飞,惆怅弥襟。
  如果不是这首诗,谁会想到居于深山的麻坪小镇,居然会有个驿站,而荒村野店的驿站曾经让一位诗人思绪纷飞。
  时光流转,昔日孤冷的驿站已渺无踪迹,悄然间小镇似已不再满足于自己的小与巧,花草环绕又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沉香文化园”、新村的徽派楼群等等令人眼前一亮。而几条伸展而去的大街,尤其是云蒙街垂柳披拂,屋舍俨然,静静的休闲亭里,人们恬然地坐着,看着小镇宁静的时光在眼前拂过……
  如果诗人再来,会写出怎样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