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田野 放飞致富梦
文章字数:2969
本报特约记者 雷超锋 陕西科技报记者 张宏
深秋时节,位于秦岭腹地的商州一片祥和,丰收的景象将村庄农户装扮得格外惹眼,喜悦洋溢在村民的笑脸上。
大赵峪街道办事处桃园村的山头上,机械轰鸣声打破了旷野的寂静:商州区田野新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续建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2017年11月1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广智深入该公司调研食用菌扶贫产业情况,进一步鼓舞了企业创新热情和员工士气。
这是一个有着5年成长经历的公司,从散养土鸡到标准化养殖,从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到“农光互补”经营模式,实现了传统耕作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公司董事长苏卫国告诉记者,把荒山建设成绿色现代农业园区,就是要为父老乡亲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摆摊贫困,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致富梦想。苏卫国的梦想如何变成现实?他的创业经历积累了些什么?园区又是怎样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随着记者的采访与镜头,更加清晰地看到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本质,共同见证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梦想之旅始于足下
桃园村,山高路险,干旱缺水,种地收粮全凭肩挑背扛,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深切感受到立地条件制约而形成贫困代际传递。
苏卫国幼年亲历的一切,令他至今难忘:小时候,出门就上山,雨天挽裤腿,春播发愁农粪到不了地里,收庄稼熬煎拿不回来,在沟底挑一担水,爬坡上坎汗珠子往下滚,到家只剩大半桶……致富的梦想由此而生。
1978年,正读高中的苏卫国弃学从戎,5年的军旅生涯,使他锻炼成意志坚强的革命战士,也使他经过考验后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1983年,苏卫国复原回乡后,他就琢磨着怎样创出一番天地。
创业的道路在苏卫国脚下延伸。年轻的他从搞运输起步,以滚雪球的方式经营了15年。有了积累后,他又开始承揽工程,20年时间拥有了常人难以想象的8位数财富!
“自己富不算富,乡亲富了才叫富。”苏卫国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他每次考察学习,看到外面的变化,回到村子心中很不是滋味。2011年,他回家在山上搭建了一个帐篷,住了15天,天天围着山头转,谋划着未来乡亲致富的宏伟蓝图。
先修路!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山上建农业园区打基础。
动工之初,亲友相劝:有这么多钱足以享受晚年安逸生活,为啥要撂在荒山野岭。况且,征地、拆墙、赔树,到头来村民还阻挠,出力不讨好。面对农村复杂的状况,苏卫国始终没有动摇,坚定带领群众脱贫信心,力排重重阻力,开山劈石,架桥过河。
当年,投资1000余万元修通了6.5公里水泥路,解决了4100名群众出行难问题。制约发展“瓶颈”打破,一期农业园区生态养殖项目随即上马。依托青山建园区
2011年,苏卫国迈出了农业创业旅程第一步,他依托桃园村山坡林地资源,散养土鸡3万只,当年产生效益10多万元。更为重要的是,群众同时拿到了山坡土地流转金。
“山有山的好处,一是远离城区阻断污染,二是减少疾病传播,便于防疫,三是方便群众就近务工。”苏卫国的发展理念就是“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形成融生态畜禽养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业带动扶贫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2012年4月,注册资金1500万元,流转土地2100亩的商州区田野新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规划投资2500万元,建设生态养殖园区1.7万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商品仔猪1万头,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园区与150户贫困户签订了带动协议,免费发放仔猪1100头,由贫困户代养,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户均年收入3000元。
2015年以来,公司先后投资3500余万元建成工厂化食用菌基地1个,年栽培木耳200万袋、杏鲍菇400万袋、香菇200万袋,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
去年,该公司启动建设的二期2.1万平方米生产温室正式启用,已与5个镇办13个村910户贫困户,签订食用菌种植“三方协议”455万袋,每户年均稳定增收3500元。
“借袋还菇”的经营模式实现双赢。为解决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难题,公司先期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菌袋,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出菇后公司按市场价回收,扣除菌袋2.5元到3.5元成本,再进行收益返还,让贫困户不担任何风险实现增收。
另外,贫困户以入股认领方式参与公司食用菌经营,同样也能获得效益。据介绍,目前公司已对210户贫困户分红42万元,每户分红2000元。农光互补开启新思路
过去农民只知道种地收粮,喂猪放羊,绝对想不到入股还能分红。
今天,田野新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顺应区委、区政府“三变”改革发展方向,刷新了历史的一页: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桃园村村民将闲置的山坡流转给企业,有一部分租金收入,将土地流转金作为股金参与企业经营;每个贫困户出资1万元入股光伏发电,连续分红。这样一来,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致富。该村青年寇俊是农业园区的受益者之一,他与父亲在园区务工,从建园以来,父子两人光领工资就达20多万元。
室内养菌,屋顶发电,既节约土地资源,又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目前,该公司正在启动建设农光互补园区108亩,建成的农光互补智能温室可生产食用菌200万袋,发展光伏1兆瓦。
今年3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张盈安带领区直相关部门、部分镇办、金融机构、部分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赴湖北、河南等地专题考察学习食用菌扶贫产业。那次考察学习,苏卫国感触很深。
“我们继续按照‘龙头企业+产业+贫困户’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养殖种植、入股、分红和务工等多种模式带动全区群众致富增收。”苏卫国自信十足。
据了解,今年该公司为响应区委、区政府产业带动脱贫号召,向陕西省农业银行贷款2000万元,发展香菇和地栽木耳带动贫困户810户,年生产香菇菌袋260万袋、地栽木耳300万袋;在杨斜镇西联村带动161户,每户发展地栽木耳1万袋,使每户年收入5000元以上。引进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线2条,年生产杏鲍菇400万袋以上,可让杨斜镇水平村,腰市镇江山村,城关街道办事处付村、西苑村、杏树园村,三岔河镇黄鱼村、三星村,大赵峪街道办事处桃园村、芦河涧村、刘塬村、王巷村、龙山村等13个村907户贫困户年分红3250元以上。圆梦在希望的田野
在公司展览厅,总投资1.1亿元的园区规划鸟瞰图令人心潮澎湃:生产厂房、办公区域、园区绿化……每一处设计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体现了生态与人为元素。
室外,军绿迷彩的厂房外立面庄重严肃,生产道路两旁草绿花艳,屋顶的深蓝色太阳能电板,与商洛山水融为一体,十足的美丽乡村画面。
在自动化生产车间,苏卫国介绍说,这是刚刚从福建省漳州市引进的全国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每台每天可日产3万袋,每天仅需2至3个操作人员,可节约操作人员15人,大大降低了菌袋制作成本……
致富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启航。2015年,该公司实现净收入50万元;2016年实现净收入260万元;2017年实现净收入300万元。
企业领军,群众脱贫。2012年以来,田野新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带动大赵峪街道办事处桃园村及邻村富余劳动力入园务工,年平均解决就业200人次以上,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种植业,户均增加收入1500元以上。目前,公司已带动桃园村60余户贫困户脱贫,其中20余户已达到了小康水平。
有耕耘,就有收获。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园区”;2017年9月,公司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产业带动脱贫十佳龙头企业”。
展望未来,公司董事长苏卫国胸有成竹:园区三期工程将于2018年8月正式投产,建成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促使他们尽快步入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