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巾帼力量
文章字数:5327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激励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响彻祖国上空几十年的口号,激荡着无数女性的心怀。近年来,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女性代表,她们有铭记乡恩、回馈家乡的企业家,有长期驻扎在一线的驻村干部,有甘愿整日守在山沟扎在黄土里的“第一书记”,有时刻惦记群众的镇村干部……她们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巾帼力量”,谱写了一曲巾帼不让须眉的扶贫壮歌。立足责任助脱贫
设立1亿元的扶贫专项资金;与105个贫困村12513户贫困户签订13500多亩菊芋种植收购协议,免费发放菊芋种子1350吨;设立1000万“陕西森弗慈善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子……这是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为脱贫攻坚作出的贡献。
“脱贫攻坚是我们国家实施的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可以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每个有能力的人,都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作为企业来讲,参与脱贫攻坚是回馈社会的一种很具体的表现,同样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淑霞说。
金淑霞不仅是这样说的,她带领的企业也是这样做的。公司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特色农业+示范园+贫困户+大健康产业”的精准扶贫闭环发展模式。通过这个闭环发展模式,将贫困户绑定到公司的产业链条上,把贫困户的土地资源变成公司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产,让贫困户从土地流转中获得股权收入;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园,把贫困户变成园区的工作人员,让贫困户在园区就业中获得劳务收入;推行订单式农业,为贫困户免费发放种苗,进行技术指导,农产品成熟之后,以保底价全部收购,贫困户获得经营性收入。通过三大增收途径,保证了脱贫工作稳步进行,实现了企业与贫困户的互动双赢。
在公司参与的脱贫攻坚工作中,金淑霞主要负责扶贫产业的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等工作。她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和员工在商州区牧护关镇秦岭村收购菊芋,一位60多岁的老人用摩托车拉了三四袋菊芋放在收购点旁边,她发现,其他人都按之前村干部排好的顺序叫号过秤,而老人就一直等着,她过去问了一下,得知老人是邻村秦政村的,前一天公司在秦政村收购时,老人已经交售过一次了,回去后才发现家里还有几袋菊芋落下了。打听到公司当天在秦岭村收购时,老人叫同村的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带着她和菊芋来到秦岭村。老人说,家里就她和老伴两个人,老伴身体不好,经常要吃药,平时主要靠政府的救济补助生活。去年,得知森弗公司跟村里签订协议种植菊芋时,他们也跟着种了两亩多地。这次收购她一共挖了7分多地,前一天卖了1200多元了。
考虑到老人家比较远不容易,在给其他村民说明情况后,金淑霞让负责收购的同事先把这个老人的菊芋收购了。老人卖了近200元钱,看得出来非常高兴,拉着金淑霞的手说:“真是多亏了森弗公司啊,从来没有想过我一个老年人可以挣这么多钱。”
有了此次亲身的经历,金淑霞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她想,她们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事情,就可以解决一些老百姓的收入问题,她们能做的、要做的还有很多。
据了解,截至目前,森弗公司已完成48个贫困村的菊芋收购任务,收购菊芋5300多吨,直接为贫困户带来收益650多万元。预计森弗公司菊芋产业总产量可达2万吨,实现产值2400万元,贫困户年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通过菊芋产业,可直接带动8000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对于家乡老百姓脱贫的期盼,金淑霞信心满满、深情满怀。“以互联网为工具,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商洛的贫困户走向致富道路,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最愿意做到的。”她说。
不是亲人胜亲人
3月5日,记者在黑山镇东川村见到聂玉琴时,她正在和村里的保洁员一起帮助村民鱼福民打扫炮皮垃圾,无论鱼福民怎样劝,她总是不肯放下手中的扫帚。鱼福民感慨地告诉记者:“平日里呀,聂支书为我们做得比亲人做的都多。”
帮助群众清理院内垃圾、清除杂草、宣传环保重要性,动员群众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庭院,在群众家门口张贴宣传单……连日来,黑山镇东川村村支书聂玉琴经常挨家挨户跑,动员群众清理门前的“三堆”(柴堆、粪堆、垃圾堆),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聂玉琴当村支书已经6年了。尽管村民们对她的评价很高,有的还亲切地称她为“亲人”,但在聂玉琴心里,她做得还远远不够。她心里有杆秤:“等有一天,群众都脱贫了,过得舒服了,有钱赚了,说明我的工作才做的可以。”群众致富是她心里最迫切的愿望。
聂玉琴所在的东川村距城区40公里,山大沟深,地理位置十分偏远。几年前,这里的通村路还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一到下雨泥泞不堪,车经过时泥水溅一身,群众苦不堪言。聂玉琴担任村支书以来,带领村里硬化了6公里通村路,安装67盏太阳能路灯,修复河堤3000米,危房改造22户,其中7户拆旧建新已经入住,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变。
杨江民是村上的贫困户,媳妇因病去世,儿子去年初中毕业后放弃了学业,女儿在外面打工。他们的三口之家只有一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屋顶漏雨,墙面也是快要倒的样子。2016年,按照党的好政策,杨江民可以申请危房改造,进行拆旧建新,但因为他老婆生前治病,欠了很多债务,根本无钱动工建设,他的房子迟迟得不到重建。了解到这一情况,聂玉琴自掏腰包并动员村干部为他凑了5000元钱买砖、联系工队和机器,才把房子盖起来,如今,杨江民已经入住新房。“这把你几个害的,以前老想盖房盖不起来,只能住到那个黑屋里,娃以后娶媳妇我都不知道咋办,现在好了,真是不知道咋感谢你。”杨江民感动地对聂玉琴说道。
村民张根娃一家3口人,老婆有神经病,儿子有癫痫,他也没有手艺,是一个低保户。他们的住房也是土木结构,只有30平方米左右,住起来非常紧张。按照政策,他也可以享受拆旧建新补贴,但因为拿不出一点钱,依旧无法开工。聂玉琴知道后,十分着急,担心错过好政策,张根娃一家很难住得起新房,于是,她又从自己家里拿了些钱,动员村干部再借点钱。只有聂玉琴自己知道,再次凑钱的过程是怎样的辛苦,但总算凑够了1.7万元交给了建设工队。那段时间,张根娃一见她就感激地落泪。
“咱做的事情也不叫人感谢,这都是党的好政策,只要把它落实到群众身上,我就感到高兴。”聂玉琴说。如今,村子在聂玉琴的带领下,已建成一个光伏电站,成立了食用菌、天麻种植、优质马铃薯3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天麻种植合作社去年收了3000多斤干天麻,带动贫困户22户。“今年,我想动员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认领光伏的队伍中来,帮助她们增加收入,还打算硬化1500米通组路,新修便民广场,争取65盏路灯。”聂玉琴说,“能够让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房不愁没地方挣钱,能够把村里的山变成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的金山,是我肩上的责任。”
身赴一线情意深
又一年的“三八”妇女节到了,叱鑫想起两年前的今天,她独自一人去西联村时复杂的心情……
那天,刚被选派为杨斜镇西联村第一书记的她,第一次坐班车去西联村,心情无法平静。想起作为商州区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的自己,要兼顾两边的工作,害怕力不从心;想起女儿刚进入小升初的关键时期,爱人工作也非常繁忙,还需外出写生,经常不在家中,如果她下乡驻村,将无暇照顾家庭,也不能陪伴孩子一起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试;再加上她是女同志,身体条件各方面都不好,下乡驻村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这些林林总总的情况都让她十分担忧,在车上来来回回想了很多次。一路上,她看到两边的山越来越窄,面对着眼前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心情更加失落。近三个小时后,她进入了偏僻贫困的西联村。
低矮的土房,稀少的人烟,散落在林间的土地,这是西联村给她的第一印象。村主任热情地接住她手上的行李,把她领进了村服务中心,但一看到凌乱不堪正在建设的服务中心、泥沙满地的院落,她就有了掉头就走的想法。但是,看到热情的群众和村干部,面对他们期盼的眼神和话语,她动摇的内心渐渐安定了下来,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态度开始了第一书记的驻村扶贫生活。
她主动与村干部交流村情,走进农家院落与村民促膝谈心,到田间地头了解农耕生产,抓住一切可以和老党员、老干部、普通群众交流学习的机会,全面了解村史,熟悉村务。为了迅速掌握农村工作情况,她一边恶补式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查阅有关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书籍,扩大自身农村工作业务知识面,一边与村上干部靠拢沟通,学习他们怎样面对和处理基层农村的事务,熟悉、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
在商州区“四位一体”党建观摩准备阶段和脱贫攻坚建档立卡阶段,她和村干部一起整理档案资料、规划布置党建活动室,记不清吃了多少桶方便面,熬过了多少个加班的黑夜,写了多少个汇报材料。她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召开政策宣讲会,解释各类扶贫政策,将扶贫政策宣传不断扩大。她还多次上门动员群众发展产业,看到153户贫困户中已有103户不同程度地发展中药材种植、绿色生态养殖等生产项目,她感到十分欣慰。在号召村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她还积极协调改善基础设施,联系区慈善协会为一、二、五组修建便民桥3座,争取“一事一议”资金33万元,硬化水泥路1500多米。
西联的冬天是寒冷的。西联村海拔2088米,属于高寒山区,一年只有四五个月不用烤火,其余月份群众都会砍柴取暖,冬天一场场大雪接踵而来,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坐班车进村,每一次都是心惊胆战,她和司机、群众一起在路边挖土铺路、给车轮挂防滑链……但不管多冷,条件多么艰苦,都阻挡不了她去贫困户家的脚步。她到贫困户家中和他们围炉交谈,聊今年的收成,谈明年的计划,鼓励他们坚定劳动致富的决心,不厌其烦地叮咛冬季用火、用电安全等注意事项。
她联系西安的客商来村里考察绿色农产品时,车辆被困在进村岭顶,她和村支书带着防滑链赶去救援,一路步行过清冰路段。功夫不负有心人,西联纯净的山水和质朴的村民发展出的农产品也同样大受欢迎。她不断利用微信、手机加大宣传,西安客商一次性拉走了村上合作社养殖的土鸡,当天就销出一万多元的农产品。看着拿到货款的贫困户露出满意的笑容,她的心里也十分温暖。
在西联村一年多来,叱鑫喜欢上了西联的山、西联的水和西联淳朴的民风、质朴的人,她深刻体会到农村基层工作的不易和艰辛,发觉农村工作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大舞台,领悟到只有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身边的每一个群众,忘我地工作和付出,就会收获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她以微笑的工作、自信的服务、倾情的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叱鑫的表现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上级的肯定,被商州区委组织部考核评定为“优秀第一书记”,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商洛市“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1月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
前不久,由于优异的表现,叱鑫被抽调到商州区脱贫攻坚办工作,但她时刻惦记西联村的心永远不变。
竭力帮扶暖人心
林苗是商州区委宣传部一名普通干部,2016年7月份到上河村开始驻村工作。上河村的主导产业以核桃为主,2017年在册贫困户86户212人。
担任驻村干部以来,林苗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惠农政策和扶贫政策,多次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与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致富能手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询问他们对上河村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多次入户调查并认真记录每家每户的信息。
“农村老百姓的朴实和善良,常常让我感动。”以前从未有过农村工作经验的她,与农民真正打过交道后,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她对记者说起一件事,她的包扶户中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叫赵征,去年因得肝腹水做了手术后一直不能下床,儿子60岁,听力三级残疾,没有外出务工能力,也没成家,家里只种了一点地。有一次,她到家里进行政策宣传,听到老人说她想吃挂面,她就留心记下了,第二次来时,给老人专门买了些面条和馒头,老人非常感动,年前她还给老人买了一件棉袄。“每一次给他们送东西,不论多小,他们总会感动地流眼泪。”林苗说。
去年,林苗和同事多次上门动员群众种板蓝根,很多人觉得麻烦不愿意种,她们就一次次到家里劝说:“核桃树底下可以套种板蓝根,种板蓝根国家补贴一亩地500元,种子免费给发,就是费些劳力,最后收成的钱是自己的。”多次动员以后,所有的贫困户或多或少都种了些,这让林苗感到十分欣慰。“一定要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要有耐心和真心,她们总会感受得到。”林苗说。
苏瑜是商州区腰市镇一名组织干部,经常深入包抓村的贫困户家中,询问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周村贫困户周军良有3个孩子,学习都很好,其中两个正在上大学,一个上中学。一次入户调研时,周军良对他说起,有一个孩子打算入党,学校开了一个政审外调函,需要镇政府盖章。为了让周军良少跑路,她就把外调函拿到镇上盖章后,第二次下乡时给他带过去。因为这件事情,周金良以后每次见面都要热情地叫她去家中喝水。
装在苏瑜心中的事情很多,村里某某的房子漏雨呢,需要重修;某某的孩子上大学了,学费不知道够不够;某某的家人生病了,需要钱治疗;某某适合发展产业,需要去动员一下……这些事关群众生活的小事都记在了她的心里。她始终视群众如亲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以帮助群众为最大幸福,以服务群众为最大快乐。
我市还有很多像金淑霞、聂玉琴、叱鑫、林苗、苏瑜这样的优秀女性,她们活跃在全市各条战线上,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三个商洛”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