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甘做群众文化的铺路石
文/图 郭夏季 樊菊荣
文章字数:4404



   
  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洛南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者。
  他连任九届县政协文史专员,坚持30多年收集整理文史资料,55篇文史资料被《洛南文史》《商洛文史》和《陕西文化遗产》等刊物采用,曾荣获“陕西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叫吕三运,生于1961年11月,洛南县石门镇下铺村二组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石门镇文化站站长,现任石门镇公用事业服务站干部。
  为建设乡文化站,他跑遍全乡沟沟岔岔
  1984年9月,吕三运被组织推荐担任了下铺乡的文化站干部。初上任,他拿不准、吃不透这项工作的“气眼和门道”,怎么办呢?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加强业务学习,赶紧迎头赶上,尽快适应工作。
  他到石门区留题乡文化站干部黄明那里借来了《文化站工作十六讲》,如饥似渴地学习,并且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了两大本读书笔记。经过一番刻苦钻研,他初步掌握了文化站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工作方法,为搞好文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面对文化站3间墙皮完全脱落的旧房子,仅有的两本杂志和3份报刊,他心不甘,他要发愤图强,改变这种现状。
  在乡财政无法解决资金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捐书捐款的办法,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下铺乡4个村19个组所有的沟沟岔岔、梁梁峁峁,向群众宣传文化站的作用,解释捐书捐款对办文化站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给文化站筹集到了500多册图书和400多元现金。
  于是,他着手购置书架、篮球、乒乓球、象棋、跳棋等设施器材,并订阅了9份报刊。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亲自泥墙,用各学校捐回的旧报纸裱糊了阅览室,用家里做立柜的木板制作了站牌,建立了各类规章制度。就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基层文化站建立起来了。
  他结合本乡的实际,不但积极开展日常的图书借阅、报刊阅览、棋类球类活动,还利用元旦、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较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被推选为洛南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为建设区文化站,他殚精竭虑不辞劳苦
  1985年5月,吕三运被正式录用为文化站的合同制干部,更加坚定了他从事文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从1985年12月到1989年12月,在石门区文化站工作的4年中,他和站上的同志们一起,始终坚持“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大抓狠抓文化站的建设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财政投资到位,单位、学校和群众积极捐书捐款,文化站的设施设备由少到多,服务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内容由简到丰,社会宣传效果大大提高。
  当他1989年12月调离石门区文化站时,全站已拥有房舍32间,大小活动院落2个,共1500多平方米。设施设备达到了“六有”:有各种图书5000多册,有报纸杂志31种,有篮球、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等各种文化娱乐用品,有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喇叭、扩大机、收录机等宣传工具,有一定数量的办公用具,有一套摄影摄像器材。
  设施设备的改善和增加,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达到了平时活动经常化、节日活动制度化、方法内容多样化。
  为打印文稿,他骑自行车连夜奔波20多公里
  吕三运对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而且还要干出个名堂来。
  1986年3月,为了参加商洛地区法制故事调演,完成县文化局布置的创作任务,他四处奔波,忙得不可开交。这时,恰逢妻子坐月子,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把照顾妻子的事交给了60多岁的母亲。
  他多次到花庙乡、麻坪乡、石门镇寻访民间艺人李秀珍、陈根俊和黄玉娥等人,鼓励他们积极创作,并给他们送去参考书籍和稿纸,尽量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经过多次奔走催促,最终感动了他们。李秀珍的《自食其果》和黄玉娥的《特殊姻缘》两个故事终于创作完成了,但与县上要求的最后时限只剩3天,他与当地几个单位联系打印文稿事宜,却都因“材料多得打不完”而遭到婉拒。
  于是,他立即骑上自行车,连夜赶到工农中学,求该校的打字员帮忙,于当晚把文稿打印出来。第二天,他又买纸将两个故事油印了100多份,保质保量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最终,李秀珍的《自食其果》和黄玉娥的《特殊姻缘》分别荣获商洛地区故事调演三等奖和洛南县故事调演三等奖。
  1987年上半年,县文化局决定抓站容站貌建设。这时,恰遇吕三运家修房,他谢绝了领导劝他请假的好意,一直留在站里坚持工作,和其他同志一起修建了一个花园,修理了办公用具、活动器材,还刷新了站牌,并对站上的5000多册图书按“中图法”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编号、登记、造册、上架。7月份,县文化局对站容站貌建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石门区文化站成了全县先进站之一。
  为收几分钱图书折旧费,他得罪了不少人在石门区文化站工作时,吕三运一直负责站内事务。他对站上的图书十分爱惜,无论熟人生人,一律实行押金借阅。按站上规定,借阅连环画不能超过3天,借阅小说不能超过7天,如果借阅者超期不还,他就上门催要,并收清图书折旧费。有的人对收几分钱的折旧费不理解,认为他小气、抠门,还说他在石门又干不了一辈子。他不管别人怎样说,一直坚持按制度办事,使站上的借阅书刊一册都没有受到损失。对活动器材的管理,不管是谁来借,他都坚持让借者打借条,保证及时归还。如若损坏了,非让其赔偿不可,保证了活动器材不受损失。
  1986年至1987年,县文管会要求各文化站严格加强文物管护工作。他及时对玉虚洞、石门松、王辨墓、卢岭吕岭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认真的摸底排查、造册登记,并召开群众会七次,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做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使文物“四有”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他也因此受到了县文管会的表彰奖励。
  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了节省邮寄费用,吕三运很少买信封。他把各地给站上邮寄来的信封小心拆启后,反过来用糨糊糊好,以备下次再用。据不完全统计,他几年间共拆翻信封600多个。
  几年来,他一直坚持骑自行车去县上汇报工作,送公文、材料。站上领导多次劝他坐班车,但他总这样说,来回一次得花两元多车费,站上经费这么紧张,报销起来又相当困难,还不如骑自行车快捷方便,权当舒活筋骨,锻炼身体。
  1986年冬,文化站买了80斤公用木炭办展览用,展览结束后还剩20多斤。他把其封存起来,即使天气再冷,也一点儿都舍不得用。后来,站长问他:“天气这么冷,你咋不生火呢?”他这样回答:“站上经费这么困难,留下它以备下一次搞活动再用。”
  他总是这样,想尽一切办法给单位节省开支。同时,他还和其他同志积极开展补文收入,以增加站上的经费来源。1989年,他和其他同志一起从事照相、台球、录像放映、舞台演出、办培训班等活动,年底补文收入达2000多元,超额完成了县文化局下达的任务。
  为当好文史专员,他倾力搜集文史资料
  除了坚持学习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外,吕三运先后学习了《群众文化手册》《文化站工作二十讲》《农村文化站图书室分类简表》等业务书籍。县文化局举办的文化站干部培训班,他全都积极参加,坚持学习。
  他还坚持刊授和函授学习。1986年,他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的培训学习,结业后,他创作的诗歌《碗》获得了洛南县首届农民赛诗会三等奖。1988年,他参加了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的培训学习,结业后为乡镇企业开展技术咨询50多次。1988年5月至1990年10月,他还参加了北京人文函大群文系大专班的培训学习。这一系列专业、系统、扎实的培训学习,大大提升了他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为进一步搞好群众文化工作奠定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1986年,他被县政协聘为文史通讯员,不久又被聘为文史专员。从此,他不仅积极阅读文史书刊,而且踊跃撰写稿件,先后在《洛南文史》上刊发了《民国时期石门镇的四所义学》《洛南的跑竹马》《丁兰寺》《知县丁禧翰轶事》《洛南的珠算文化》《红军路过石坡街》等数十篇文史资料。
  2002年,市政协聘请他为文史征集特邀通讯员,他又本着“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陆续撰写了《仓颉造字阳虚山》《洛南民间布老虎》《抗日英雄郝世英》《郝兆先与洛南抗日》《解放初洛南公安局的禁毒工作》等18篇文史资料,刊登在《商洛文史》上。
  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搜集、撰写文史资料是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抢救文史活资料,他走到哪里就采访到哪里,常常是白天采访、收集,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撰写文稿。三十多年来,他总共撰写文史资料60余万字。每日闲暇,看着书架上整整齐齐依次排列的载有他的作品的文史书刊,一股幸福、欣慰、甜蜜感便涌上心头。
  为家乡的繁荣、兴旺与富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要写出一篇比较满意的文史资料,须不怕山高、不怕沟深、不怕路远,还可能要跑好多冤枉路、说好多好听的话、看好多难看的脸。比如,吕三运撰写的《影响深远的洛南梁塬之战》《火烧寨的溯源》《铁锁关》《巡检镇》《洛南民间布老虎》等文史资料,都是他亲历、亲见、亲闻,三番五次地到现场采访、搜集,才最终成文的。如果闭门造车,凭空想象,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他还有记者一样敏锐的眼光和敏捷的思维。无论是到基层下乡,还是外出探亲访友,途中如果看到一块古碑、一座古桥、一座古庙,或是一幅旧书画、一个古院落、一座古楼门,都会成为他拟定一篇好史料的素材。比如,刊登在《商洛文史》上的《黄龙铺奇异录》,就是他5年前去黄龙铺下乡时,在老戏楼门前看到一块古石碑受到启发而整理写成的;另一篇《长工谣》,则是他前些年在石坡李河征收农业税时,无意中从几个老年人谝闲传中得到素材而整理写成的。
  他平时喜欢翻阅一些介绍洛南各个方面情况的史志资料和书籍,如《洛南县志》《洛南县地名志》《洛南县组织史》《洛南县党史》等。他认为,只有多看才能多写,这样才能搞明白洛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才能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他认为,要写好文史资料,除了勤跑勤思多看多问之外,还需要甘当“小学生”,拜老一辈人为师。广大的乡村,到处都是藏龙卧虎之地,有许多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都是鲜活生动的历史素材,但大多数都年事已高,需要有识之士前来把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珍贵的记忆记录下来,留给后世的人们。这就需要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需要放下架子和他们交朋友,需要多次拜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他刊登在《洛南文史》上的《洛南婚姻的变迁》《洛南人写对联用纸的讲究》等多篇文史资料,都是在和老年人交谈中得到的,听他们讲亲历的事情,与他们讲到的事件和人物同喜同悲,他也因此和许多老年人成了忘年交。
  再有三年,吕三运就要退休了。临退休之前,他要把自己苦熬三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结集成册,印刷出版,为广大读者和外地游客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洛南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提供一些较为翔实的史料,也为地方志作一些有益的补充和扩展。所以他从去年1月开始,推敲斟酌,整理加工,数易书稿,屡改书名,录入电脑,排版校对,历时近半年,终于出版了他个人的文史资料专辑——《洛南拾遗》。
  “出版这个专辑,对社会或多或少是作了一点贡献,尤其是对洛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我别无他求,只是给家乡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家乡的繁荣、兴旺与富强,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已。”在采访结束之际,吕三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