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准施策强产业
——深度贫困村梁家坟精准脱贫路径探析
文章字数:3619
  本报记者 王尚锋
  满目皆山,道路蜿蜒。当驱车来到扁担山腹地的商南县十里坪镇梁家坟村,听到最多的是梁家坟村的嬗变——
  满山遍野的连翘花次第盛开,金黄色的花朵在山坡上随风摇曳。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似网状伸向大山深处,也伸向田埂和院落。曾经长满枯草的撂荒地、贫瘠的田埂里,纷纷栽种了药材、核桃、洋芋、蔬菜。山坡间、道路旁,不时有忙碌的身影,村里难找闲人。
  “大平地里不长麦,洋芋疙瘩吃不歇;地窖存蓄迎客水,核桃腌菜好待客。”曾被称为穷山寡水的高寒边远深度贫困村——梁家坟,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40%。到2017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立志要在3年内摘“穷帽”、拔“穷根”。
  这么大的变化和干劲,动力源在哪?4月10日,记者来到梁家坟村,探析精准产业脱贫的新路径。
  路子对头劲头足了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开对“药方”,方拔“穷根”。
  梁家坟村地处海拔1100米的山区,沟峪众多,山坡面积大,10个组,425户1680人,其中贫困户216户790人。村民遍布在几十条沟峪的山坡上、小河边、山路旁。
  村里25度以上坡耕地超过一半,砂石化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2014年,全村群众年均纯收入多数集中在2000元左右。
  “海拔高,存不住水;土石山,不长庄稼。群众辛苦干一年,只能挣个油盐钱。山多地瘦缺水,是梁家坟村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村支书刘学虎说。
  为生存,村民种苞谷、套小麦、饲养猪。土越翻越薄,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年复一年,多数群众只能在贫困线挣扎。无奈只有走出大山,靠体力活在煤矿、金矿打工,因病因残致贫增多,撂荒地也越来越多。
  梁家坟人没有靠山吃山。大山犹如屏障,让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怎样才能脱贫?”成了梁家坟村两委班子的一块心病。
  “要脱贫,必须上产业!”刘学虎说,这些年,村里种过药材,搞过养殖,可都是小打小闹,没成气候。“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路子不对,憋多大劲也使不出来。贫困依然是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通过总结经验,梁家坟村一班人认为,产业是脱贫的抓手,是致富的关键,必须咬紧咬实不放松。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怨天尤人,靠天吃饭,作为高寒偏远贫困山区,要想脱贫,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立足村上实际,依托资源条件找路子;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和习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强支撑;必须尊重市场规律,灵通市场信息谋增收。
  “在产业类型选择上,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做优一年生传统产业解决当年增收和温饱问题,做强特色产业解决短期脱贫问题,培植林果游长效产业解决贫困户脱贫后稳定增收问题。为此,村上确定了长抓林果中抓药,兼抓养殖短抓菌(菜)、一户一项目的思路,逐步形成林——菌间套、林——药间套、药——菜间套等多种沟峪、生态、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依靠环境优美和离5A级景区金丝峡近的实际,着眼长远逐步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户户人人有事干。”十里坪镇党委书记王重良说。
  措施实了 事有人干
  砥砺前行,需要清晰的路径,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才是精准扶贫的精髓。
  4月的阳光如瀑布般倾洒在梁家坟村放马坪组丹南菌种厂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田埂里来回穿梭。
  “一天8小时,每天还有一顿免费午餐。一个月能挣2500元!”48岁的贫困户王勇一边忙活着挖菌窝、排菌棒,一边笑着说。
  “目前,组上15个贫困群众全部在丹南菌种厂上班,每人月均工资2500元左右。”丹南菌种厂法人代表、村监委会主任胡本胜说。
  胡本胜是村上脱贫攻坚第六产业基地——食用菌基地的领办人,也是商南县本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领头羊”。他借助高山密林的特殊地理环境,抓住市场供不应求的机遇,在镇、村大力支持下,依托菌种厂发展借袋还菇基地,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目前产业规模超过百万元。今年,他的目标是在已有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带领30名乡亲共同致富。
  “决战贫困,最大的资源是组织、是人才。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强战斗堡垒,吸引能人创业,才能有效带领群众走上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脱贫新路。”市政协副主席张永平说。作为扶贫联系点,张永平在梁家坟村做过不下6次的实地调研指导。
  聚合力、强核心、促脱贫。去年以来,村支部创新推行“两带两增奔小康”党建主题活动,着力强化支部、党员在干事创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创新建立党员创业带富激励机制和支委产业分线包抓机制,通过争取包扶单位西安财经学院以及政府奖补等方式,筹集4万元创业带富激励基金,用于表彰产业大户和脱贫标兵,村上6名干部结合自身优势分线包抓6个产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的“支部+基地+三无户”“支部+合作社+产业户”“支部+能人+务工户”三大脱贫模式,将贫困户都牢牢拴在产业链上。全村已发展高山蔬菜基地300亩,有47户无资金、无项目、无产业的“三无户”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亩产值收入3000元;发展核桃基地560亩,有27户贫困群众参与核桃产业发展;发展食用菌基地20万袋,有28户贫困群众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
  村支部本着“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理念,引导农户将山林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统一科管野生连翘,收益按山林主、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2:3:3:2比例分红。目前,该村已规模化科管野生连翘4000亩,按每亩山林200株计算,预计盛产期毛收入可达70万元。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依托本胜食用菌合作社能人带动,将扶贫产业资金按照村集体和贫困户3:7比例入股,保底8%分红,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多赢”目标。
  产业兴了发展快了
  有了产业作为支撑,脱贫致富不是问题。
  白云,青山,绿草。在梁家坟村贺家沟,曾经的贫困户邢国宏、邢国强兄弟俩,借助村上流转回来的500多亩坡地和联系的贴息贷款,在上沟垴发展养殖业,在去年年底就脱了贫。
  “我养猪、酿酒,我弟养牛、养羊,我们兄弟比着发展养殖,看谁脱贫致富增收快。”生猪养殖户邢国宏兴奋地说。
  邢国宏妻子孙海英患病,加上两个孩子都上学,家庭因病因学致贫。从2015年开始,邢国宏通过借款扩展生猪养殖规模,去年销售了40多头商品猪和200多头仔猪,毛收入超过15万元。而邢国宏的弟弟邢国强,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出不了大力,儿子又患有疾病,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他通过早起晚归放养牛、羊,去年出售了20多只羊和9头牛,也实现了数万元的收入。
  “这里空气好,牲畜都吃草,纯正的牛羊肉,一到年底很抢手,很多人为了买到我的牛羊肉,10月份就来‘标记订货’,年底直接牵走,收益不错。”邢国强微笑着说。
  “农民心里都有本账,不吃亏、有利益,产业才能落地。”刘学虎回忆说,通过跟村民一起算细账:你自己种苞谷、小麦,1亩地也就挣二三百元,还没算人工;发展养殖业,平均一只羊上千、一头牛上万,利润比种植一般的庄稼划算,不靠天吃饭……
  嘴皮子磨破,人心焐热了。通过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文件,村上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扶贫的机制和路径,初步形成支部引领、能人带动、鼓励激励、区域统筹四种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基地入股、资金运营、加工服务、工程劳务四种集体增收途径,充分调动了干群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目前,梁家坟村成立的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社员300多人次,吸纳贫困户股金30多万,村上流转土地2100多亩,建成6个产业基地,村里常年务工的80多名贫困群众全部加入村劳务输出协会,带动贫困119户,户均增收4000元。充分利用产业技能培训、金融扶贫贴息贷款和扶贫产业奖补资金杠杆作用,鼓励激励群众在自有山林土地资源和基本种养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小、简、快”型家庭种养殖,去年为45户贫困户办理贴息贷款、为210户产业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63万元,使全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到去年底,全村撂荒地都种上了药果菜,土地租金也从以前50元一亩涨到200元一亩。村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大关。
  村上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的改善,吸引了众多村民回流。过去每年有500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已降至100多人。在外创业的能人刘涛、刘鹏等回到村里,组建劳务协会、施工队,他们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一个地方劳务输出的多少,就像一张晴雨表,反映着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程度。劳务输出少,说明当地产业发展快。”商南县委书记许水兆说。
  一年来,村上把“三变”改革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点、着力点,通过创办合作社、土地流转、资源开发、集体资金运营、资产入股等有效路径,着力增强村级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梁家坟村在全县首批注册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争取集体经济启动资金50万元,共流转土地2100多亩,资金入股30多万元,梁家坟村去年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全村425户群众全部纳入集体合作组织。
  在壮大产业和集体经济过程中,村上将民居改造、危房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围绕打造高山特色民俗村,去年以来谋划项目16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变美了,梁家坟村的“颜值”提高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梁家坟村产业的发展,并不止步于脱贫。要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要让打工的人从城里回到家乡,让留守老人和儿童得到照顾,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40多岁已花白头发的刘学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