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容淡定气静神闲
学者点评——
文章字数:1656
  朴实真诚如本人,简洁奇妙似短信,深刻博识有学问,灵活机智多窍门,是刘少鸿作品的几个特色。他的散文和小说都很短,千把字左右,但意境奇妙,催人解颐。在艺术上,刘少鸿的文章大多比较巧妙。他能由文造势,因势利导。让人感到巧但却不嫌其“做”。读他的文章就等于和他面对面交谈一样。“文如其人”这句话对他来说最恰当不过了,他的实诚、内秀、独立、不事张扬等脾性都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他不善言谈,也不喜欢与生人交流,最爱独自散步、钟情大自然,正好是这种内敛成就了他成为作家的素质,把在人面前说不出来的话编织成文章。而且从内容上来看,他所写的大部分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因此特别亲切、实在。也许是他主攻散文的缘故,体裁本身对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要求就规范了他,或者准确地说,他的性格恰好与散文的传统吻合,因此既突显了他的性格又形成了他的兴趣,所谓相得益彰。从文章中既看到了作家笔下的芸芸众生又看到了作家的影子,特别是一种可以为友的人格,这是令读者无限欣慰的收获。假的东西太多了,戴面具的作家也不少,所以想以文会友也不是容易的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少鸿君的文章是真文章。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邰科祥教授:《刘少鸿论》
  少鸿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对生活表现的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和由表及里程度,读者也从中可以体会出来——
  第一,他从史的高度俯视社会,用人物传记的手法写散文,不满足于生活表象的描写,而是透过生活表象去作深层的挖掘,从而使他的散文写得深入浅出,圆润自如,既反映生活的逻辑又不陷入生活的琐微细事,从而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第二,他追求一种轻松闲适的客观效果,让人在轻松淡雅的气息中体味一种生活中只有久久思索之后才能体味出来的苦涩。他将潜台词渗透在喜剧性的文字之中,让读者在自觉与不自觉的状态中去领受。少鸿是讷于言敏于行的人,不怎么爱说笑话,但做事很细心。这种细心也反映在他作品之中,他从细微处入手,把细腻的人情、人性写出来,让人读着读着就有不经意的微笑,像是小醉了一回。
  第三,他不拘于用某一种体裁的格式去写文章。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他的文体有点随兴而为,可反复体味,竟觉得形式和内容非常融合。
  要准确地概括一个作家的风格是比较难的,要读者认识一个作家的风格更不容易。但我相信,少鸿作品的这种独抒灵性、独秀一枝的风格是能够为更多的读者所体会的。问题在于不断地学习和领会,就像不断地熟悉和了解一个君子,才能真正体会到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的可爱之处一样。
  ——广东省东莞市著名文化学者刘建中教授:《独抒性情独秀一枝》
  能够坐下来拥有一段安然的时间静静地阅读而不被打扰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好在少鸿君的文章都不长且真情充盈。在这个垃圾泛滥的时代,作家能超然于功利之外,写出让读者在阅读的体验中享受真情的温暖、体味哲思的智慧、反省讽喻的责任的文字,这已是很难得的事了。可就这么难得的事少鸿君做到了。
  真诚沉静,务实超然,从容淡定,我以为是少鸿君的写作心境和行文风格,也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心态,更是他作为一个真正文人的人生追求。阅读他的文字,时时处处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他作为文人的魅力。这也正是商洛作家群应该倡导的一种写作心境。我以为,留守于本土的作家队伍如果少点浮躁多点沉静,少点虚妄多点务实,少点给人看的热闹多点真诚的修为,我想,学术界和文学界肯定会给予我们商洛本土作家群更高的厚望和更多的关注,而不是把目光只放在秦岭之外的几个作家身上。如果说贾平凹、方英文、孙见喜是我们追比的参照,那鱼在洋、刘少鸿当是我们留守的作家队伍必须赶超的标杆。
  情,总是不温不火的流泻,但总是真诚灼热。理,总是在从从容容地叙述中,呈现思辨的睿智。讽,总是不留情面地表达,但总是和善婉约。工作,读书,写书,闲暇之余交文友、习书艺、赏顽石、游山林、品茶茗、博棋友,不嗜烟酒,这样的文人古代不缺但现在少有。
  少鸿君的文字,必须静下心来品读,才能体会出其文之妙。
  品读少鸿君的文字,也能让躁动的心,复归于真诚与超然。
  ——商洛学院贾平凹与商洛文化研究中心马英群教授:《气静神闲悠然自得——刘少鸿作品印象》